课件27张PPT。一、化学反应速率考点:
用不同生成物或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主要题型: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3)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除此以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
电磁波,颗粒的大小等。1、定量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表达式: υ =△C/t
单 位:mol/L·min 或 mol/L·s等b、速率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如:N2+3H2 ≒ 2NH3
V(N2):V(H2):V(NH3)=1:3:2注意事项:a、一个反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既可以用反应物浓度表示,亦可以用生成物表示。单位相同时,速率数值往往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例题:已知:4NH3+5O2=4NO+6H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O)、V(NH3)、V(O2)、V(H2O)(mol/L·min)表示,其正确的关系的是:
A、4/5V(NH3)=V(O2)
B、5/6V(O2)=V(H2O)
C、2/3V(NH3)=V(H2O)
D、4/5V(O2) =V(NO)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性因素。a、浓度:增大浓度,速率加快。(固态、液态物质的浓度看成不变)b、温度:升温,反应速率加快c、压强:若有气体物质参加,增大压强会使其反应速率加快d、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内因:外因:例1、在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种充入1molA和1molB按2A(气)+B(气)=3C(气)进行反应,4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是 。2A(气) + B(气) = 3C(气)(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开始:0.5mol/L 0.5mol/L 0变化:0.4mol/L 0.2mol/L 0.6mol/L变化后: 0.6mol/L 关键:变化的比等于系数比(二)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1、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其比值等于系数比。
2、不同条件下的同一反应,其速率大小的比较只能用同一物质变化来比较,且单位一致。例2、在2A+B = 3C+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s
B、V(B)=0.3mol/L·s
C、V(C)=0.8mol/L·s
D、V(D)=1.0mol/L·s (三)关于反应速率的图象题某温度时,在2升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开始2分钟。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二、化学平衡可逆反应的概念:
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向进行的反应。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而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针对任意化学反应)可逆反应的特征:
不能向一个方向完全进行到底
(即: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可逆反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达到平衡状态一、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
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1、平衡特征:动—— 动态平衡, (V正=V逆≠0)
等——V正 =V逆
定——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
同——不同途径可建立同一个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标志:直接:
①V正=V逆 →化学键断裂=化学键生成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间接:
①压强恒定
②体系颜色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④密度能够说明 N2 + 3H2 = 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比恰为1:3:2
② t min内生成1molNH3同时消耗0.5molN2
③ t min内,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H2
④某时间内断裂3molH-H键,同时断裂6molN-H键
⑤容器内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⑦容器内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⑧容器内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练习: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A(气)+B(气) C(气) +D(气)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练习:二、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根据平衡移动发生的过程分析平衡移动发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什么?
?哪些因素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平衡移动?条件改变,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等
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 V正、V逆的大小
温度、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朝逆反应方向移动。应用:A、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怎样?
B、久置氯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C、反应中增加HCl的浓度怎么反应?
D、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E、加入NaHCO3 固体,HClO浓度怎样?? Cl2+H2O HCl+HClO达平衡后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对于体积可变的反应,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压,平衡朝着气体体积缩小(分子数减小)
的方向进行
减压,平衡朝着气体体积增大(分子数增大)
的方向进行
(2)对于体积不变的反应,
改变压强,平很不移动H2+I2(g) 2HI反应中达平衡时,加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不移动
B、H2的物质的量增大
C、[H2]增大
D、加压后平衡的速率比原来要大
E、 H2%增大 已知N2 + 3H2 2NH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稀有气体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平衡是否移动?(恒压、恒容)关键:
压强的改变,是否引起体积的变化。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温,使平衡朝着吸热的方向移动;
降温,使平衡朝着放热方向移动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同等程度的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速率
(V正=V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如图所示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Y(g) 2Z(g)+Q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成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体系的压强
E、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对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
①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只有一个条件改变,才能应用
③勒沙特列原理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未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下列现象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CO2难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实验室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加压可使CO2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在醋酸中加入足量NaOH,可使醋酸几乎完全电离
在氨水中加入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在氨水和NH4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无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