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11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11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4 16:51:1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
能力目标:1、能够当堂成诵;
2、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德育目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朗读与背诵;
2、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
2、熟读课文,并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作者导入,教师出示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并解题。
二:检查预习:(一)朗读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由学生朗读。
2、读出文章的音韵之美。
学生了解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学生说。)韵脚读的时候要响亮、停顿稍长。
学生练读,齐读。
(二)疏通文意
1、学生提出预习时遇到的疏通文意方面的疑难。全班交流,由学生释疑解难,教师补充。
2、教师补充“之”的用法(结合课后练习五)。强调“宾语前置”的用法。
三:分析文章内容:
第一组提问:
陋室铭,作者认为它是陋室吗?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教师预设: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这句话什么意思?它在全文的作用?前面四句话的作用?比喻起兴,引出主旨句,并强调“德馨”两字的重要性。
b、面对知县的一再为难,作者写下这句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请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读前六句。)
第二组提问
什么是“德馨”之人呢?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到文中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学生齐读下文八句: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是什么描写?你读出了什么?(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引导)(“上”“入”运用拟人,流露出作者的愉悦之情,虽被贬、被为难,却心中时时有美景,保持乐观心态。)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a、“鸿儒”、“白丁”各做何解释?(博学之人和无学问的人)b、为什么要写自己交往的人?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a、有这几句你可以读出作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由此可以知道作者怎样的品行?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
教师总结:身陷困境,仍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就叫安贫乐道。作者虽虽被贬、遭为难,并没向知县屈服,反而坚守自己良好的品性,这就是德馨之人。
4、学生再次齐读这八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组提问
你能品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的言外之意吗?
(教师看学生情况,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并在最后出示课件统一认识。)
第四组提问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用意?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简陋的还是不简陋的呢?我们来看看原文。
(课件展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师解释此段话。)
孔子认为陋还是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该是疑问的语气,而是带有肯定语气的反问。(学生自由读)
教师总结:最后一句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出示课件)
四、明确主旨、明确写法、总结全文。
教师结合板书,明确本文主旨及写法:、作者借陋室不陋,表达自己的志趣: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向。教师板书)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五、背诵全文。
附板书
陋室铭

陋室不陋 人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课件11张PPT。 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且有“诗豪”之称,曾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而被贬为地方官。刘禹锡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写作背景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 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读出音韵之美“之”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何陋之有?文中哪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 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杨雄有何作用?明确:1、类比,证明“陋室”不陋。
2、向古代名贤看齐、学习,表
明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抱负。
孔子想要到九夷山(少数民族居住的偏远之地)居住,
有人说:“那里很简陋,你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孔子云:何陋之有?结构上:呼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并总结全文。
内容上:证明“陋室不陋”,并再一次表明自己要做
一名君子(德馨之 人)的志向,深化了
文章的中心。【测评练习】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 (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家、 家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9、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10、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11、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2、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