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5 19:36:20

文档简介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课题
最后一讲演
解读理念
★阅读准备,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提供并鼓励学生检索相关资讯;
★针对不同作品重视的特点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设计;
★尽量保持阅读过程的新鲜感和完整性;
★将阅读教学适当转化为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调动和推动学生进行有兴趣的自主阅读,建立他们的阅读自信;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
★配合运用包括绘画、音乐、戏剧表演在内的艺术手段欣赏文学;
★避免过多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断、干扰学生的阅读欣赏过程;
★注意到教材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细节;
★根据学生年龄、阅读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独立评价;
★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表达教师个人对作品的阅读体验;
★关注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
★运用有实际效果的教学手段;
★设计不同深度的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讲演知识不不多,但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欣赏体悟演讲词,在逐步的情感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样教学才符合新教学纲要的要求。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首先,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 读书就是力量,因为读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 (拿破仑)文学作品富含所有语文知识。学习文学作品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文学作品教学的本真意图就是从形象到精神的关照,从精神到人生的体察,从人生到自我的回归。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 发展思维能力 ,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锻炼审美情趣。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了解历史文化。
再就是提升阅读能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在这里,我认为它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阅读鉴赏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阅读鉴赏的主体。二是学生必须激活原有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和文学知识以及相关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三是要求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策略并且具有适应阅读鉴赏条件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学生是鉴赏的“主角”。
阅读能力的界定我们也同样可以排列出几十条,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解释是把初中阅读能力归纳为五大方面:即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而这些都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实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读语句,来品味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情感。2、学习闻一多先生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能力目标
能力上以语言品味为立足点,注重语言感悟力培养:①加强朗读,注重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演讲的语言特色和作者感情;②感悟文章充满激情,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③理解感叹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情感的作用。
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观点内容。知识上了解演讲词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诱导学生关注、思考、欣赏、热爱生活。
教学资源
1.部编八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重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重点)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重难点)
教学难点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重难点)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新课程的“大语文”观念,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读为主倡导快乐学习,尊重阅读个性。诵读法、分析法、鉴赏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练习法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朗读法,它是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在朗读中体味作者慷慨淋漓、义愤填膺的情感。品读法,它是指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体会它的深层内涵、表达作用和作者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审美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生活中对演讲词的接触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对演讲词的感兴趣程度。
2.提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本文写作背景和作者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演讲词的准备。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人家说了再做,他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他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他就是? 对就是 闻一多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位大勇的民主战士的《最后一次讲演》!
多媒体展示:什么是演讲词?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共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当时面对特务多次恐吓,闻一多先生还是“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有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学生大声朗读学习目标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重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重点)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重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鉴赏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练习法
教师用臧克家《闻一多先生说和做》中的句子变式导入
多媒体展示:什么是演讲词?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共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有删节。当时面对特务多次恐吓,闻一多先生还是“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有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
多媒体展示:有关闻一多的介绍
学生
大声朗读展示内容
大声朗读学习目标
一、独学:(提醒学生关注课下注释,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合学:
三、展学:重点展示:
四、思学:
一、独学:(提醒学生关注课下注释,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1.全体起立、大声朗读课文,随手圈画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
2.思考: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怎样讲的?
二、合学:
1.全体起立、小组交流随手圈画的字音、字形。
2.小组交流: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讲的?
注意同学们要用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
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
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
年2月,重庆发生“较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
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
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
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
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
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
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
三、展学:(15分钟)
重点展示:
1.展示: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讲的?
(注意要用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预设 :语气的揣摩 重读
句式: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
褒贬色彩
修辞:反复对比
人称的转换:“你””你们“”他们
揣摩对方心理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感彩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
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2.每组推选2名学生,1名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1名学生解说演讲时先生的语气和饱含的情感!
四、思学:
看视频《最后一次讲演》
师生进行总结即兴演讲的特点:1.演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清晰条理2要关注听众的各方面情况3.要预先考虑演讲现场的氛围4.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
齐读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片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独学:(提醒学生关注课下注释,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展示:教师出示课
二、合学:
教师在合学:时注意提醒同学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并巡视小组交流情况
教师多媒体展示: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
教师多媒体展示:语气揣摩:重读技巧
三、展学:
教师在展学:
中注意积极表扬学生,并且注意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展示多媒体课件:反问句和设问句及其区别
展示多媒体课件: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褒贬词揣摩对方心理等等
展示多媒体课件:反复修辞、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展示多媒体课件人称变化及其作用
看视频《最后一次讲演》
师生进行总结即兴演讲的特点:1、
看视频《最后一次讲演》
师生进行总结即兴演讲的特点:
演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清晰条理
2要关注听众的各方面情况
3.要预先考虑演讲现场的氛围4.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

齐读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片段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边读边随手勾画语句,走进作者的演讲情景,触景生情,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内容,读完思考交流,。
大声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你觉得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并交流课后
学生体味演讲特点及其本文语言风格
在文中随手勾画批注
学生进行合学:你还有其他疑问吗?可以写出来
学生合作交流,朗读。
同学们用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并互相小组交流学习内容
2.每组推选2名学生,1名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1名学生解说演讲时先生的语气和饱含的情感!
四、思学:
看视频《最后一次讲演》
师生进行总结即兴演讲的特点:1、
请同学自由地大声朗读片段
边读边随手勾画语句,走进作者的演讲情景,触景生情,把片段中的内容和本文内容交织理解,读完思考交流。
再师生合读片段
作业: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为题写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
作业: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表达自豪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激发写作热情
学生迸发发写作热情,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讲演 反问句、设问句、反复、对比、
衬托、词的褒贬色彩、
心理揣摩

慷慨淋漓 勇于献身
言的巨人 行的高标


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能密切围演讲词设计问题,课前让学生搜集写作背景,课上在独学、合学、展学、思学的多个环节中的,多重朗读中,多种学习方法的交织使用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自由朗读揣摩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情感,体味作者勇于献身的精神,最后,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演讲稿的作业,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讨论、交流、写作中增强了自己的能力。
课件19张PPT。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共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有删节。当时面对特务多次恐吓,闻一多先生还是“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有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重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重点)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重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鉴赏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练习法 一、独学: 1.全体起立、大声朗读课文,随手圈画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
2.思考: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怎样讲的?
?
二、合学 1.全体起立、小组交流随手圈画的字音、字形。
2.小组交流: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讲的?
注意同学们要用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你还有其他疑问吗?可以写出来
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
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
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
年2月,重庆发生“较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
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
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
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
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
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
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三、展学1.展示:闻一多先生讲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讲的?
(注意要用红笔标记补充知识点)
2.每组推选2名学生,1名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1名学生解说演讲时先生的语气和饱含的情感!语气的揣摩 重读句式: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
褒贬色彩修辞:反复对比人称的转换:“你””你们“”他们“揣摩对方心理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感彩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
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无耻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光荣对比
反衬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向听众揭露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四、思学:
看视频《最后一次讲演》
师生进行总结即兴演讲的特点:1.演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清晰条理2要关注听众的各方面情况3.要预先考虑演讲现场的氛围4.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作业: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为题写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齐读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片段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
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