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高一化学专题
元素同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 王智军
2006年4月考点一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
(1)定义: 。
(2)内容:
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除第一周期外)从1→8的周期性变化。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正价:+1 → +7
负价:- 4 → -1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强(3)实质: 。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
素
周
期
表七个周期
(七个横行)16个族
(18纵行)三短:1、2、3周期三长:4、5、6周期七主族(A):ⅠA~ⅦA七副族(B):ⅠB~ⅦBⅧ族(8、9、10三纵行)零族:稀有气体元素一不完:7周期排列顺序: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归纳为:
三长三短一不完
七主七副0与Ⅷ【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推断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练习:
1、(97)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答案:A.C练习:2、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
A.Al3+ B.Mg2+
C.Be2+ D.H+B3.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 )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C2、特殊知识点找元素之最最活泼金属 、最活泼非金属
最轻的金属 、最轻的非金属
最高熔沸点是 、最低熔沸点是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含H%最大的是
最强酸 、最强碱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找半导体:
找农药:
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CsFLiHCHeHFCH4HClO4CsOHAl O在“折线”附近 Si Ge Ga在磷附近 F Cl S P As 过渡元素 Fe Ni Pt Pd Rh练习:
4、(99)关于IA和II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周期中,IA族单质的熔点比IIA族的高 B.浓度都是0.01mol/L时,KOH溶液的PH值比Ba(OH)2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答案:B【3】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各周期元素的种类及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 18183232?1018365486118?练习 5、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6号元素: 6-2=4 第二周期第ⅣA 族。 第13号元素: 13-10=3 第三周期第ⅢA 族。 第34号元素: 34-18=16 第四周期第ⅥA 族。 第53号元素: 53-36=17 第五周期第ⅦA 族。 第88号元素: 88-86 =2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第82号元素: 82-54 =28 第六周期第ⅣA 族。28-14=14指镧系元素【4】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 );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
IA和IIA为( ),其它族为( );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 );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 ),镧系之前( ),镧系之后( )。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 )【说明】该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寻找一些基本规律予以解题。88或188 181818或32 18 32 32考点二 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1、递变性质大→小小→大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增多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金属性减、非金属性增金属性增、非金属性减最高正价+1→+7最高正价=族序数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形成:难→易
稳定性:弱→强 形成:易→难
稳定性:强→弱电子层增多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相似规律(1)同族相似:单质、化合物(同类型)结构,化学性质
(2)同位相似:镧系、锕系性质,同位素
(3)对角相似:(如 Li与Mg,Be与Al,B与Si等)
(4)相邻相似:如 Mg与Al。【说明】考查较多的是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另外对于对角线规律在信息题中也会予以考查。考点三 粒子半径的比较规律1、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极少数例外,如:r(Li) >r(Al)]。此规律包含了以下两种情形
(1)同主族元素,由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离子半径也逐渐增大,
如: r(K) >r(Na); r(K+) >r(Na+)。
(2)原子半径比相应的阳离子半径大,如:r(K) >r(K+); r(Na) >r(Na+)。
2、若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1)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零族例外)如:r(Na) > r(Mg) > r(Al)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如:r(O2-) > r(F-) > r(Na+) > r(Mg2+)
3、若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均相同,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阴离子,原子的半径比阴离子的半径小,如:r(Cl) > r(Cl-)
(2)同一元素价态不同的阳离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Fe2+) > r(Fe3+)
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中,通常考查的是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以及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半径的比较。
练习:
6、(2003年,广东辽宁)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D考点四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发生置换反应难易
(4)按金属活动顺序金属性依次减弱
(5)对应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F除外)
(3)非金属间的发生置换反应的难易
(4)与同种金属反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价态的高低
(5)对应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通常与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相联系,但注意他们之间有时存在差异。
练习:7、(2004年,江苏)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考点五 “位、构、性”的关系1、 “位、构、性”的关系
2、周期表中位置具有特殊性的元素
(1)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
(2)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
(3)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3倍的元素:
(4)周期序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
(5)周期序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H、Be、AlC、SO
Li
Na(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
(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9)短周期元素中,其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10)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C、SiSFSO、F3、元素推断 (1)推断依据 【4】再见!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