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元素周期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08-20 22: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上节课主要内容1、电子云并不表示电子的实际运动轨迹,而是 表示电子出现在各点的几率高低。
小黑点, 并不表示一个电子,而是表示电子在某一时刻曾在此处出现一次。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KLMNOPQ)。(2)不同电子层上电子能量不同,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3)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4)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5)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6)最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为稳定结构。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归纳
1、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2、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四倍的元素:
7、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8、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的元素:
9、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
10、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H、 Li、Na、KBe、Mg、He、CaBe、ArCONeH、Be、Al BeSi、LiLi、P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4、结合课本第95页表,分析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主要化合价有没有规律性的变化?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原子序数。1、什么是原子序数?思考:2、结合课本第95页表,分析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异同,有没有规律性的变化?3、结合课本第95页表,分析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有没有规律性的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突然增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一、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8)(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突然增大(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练习:比较下列微粒间的半径大小
1、Li Na K Rb Cs
2、Na Mg Al Si P S Cl
3、Na 与 Na+ Cl 与 Cl-
4、 Na+ 与 F- K+ 与 Cl- 分析一下,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 < < <> > > > > >Na >Na+
Cl < Cl-Na+ < F- K+ < Cl- 3、微粒半径的变化规律(1)电子层数不同时,一般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微粒半径越大(3)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 阴离子半径4、元素化合价的有关知识(1)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F无正化合价)(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时则出现负价
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3)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上节课主要内容:1、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原子序数。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
(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3、微粒半径的变化规律
4、元素化合价的有关知识
(1)电子层数不同时,一般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微粒半径越大(3)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 阴离子半径(1)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F无正化合价)(2)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3)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理论推导(同周期从左→右):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
得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2、实验事实:判据:{金属性: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
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1)金属元素(课本P100表5—9)▲Al2O3: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Al(OH)3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OH)3+3H+=A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结论: 金属性: Na > Mg > Al结论: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非金属元素结论:
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实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