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专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元素周期表专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3-01 22:30:00

文档简介

元素之最

最轻的元素是氢。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它的原子量是1.008。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一升氢气只有 0.09克重,还不到同体积空气重量的7%。
最轻的金属是锂。锂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号元素。它的原子量是6.9。锂比水轻一半,能够浮在水面上,甚至能浮在煤油上。
最重的气体是氡。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氡是放射性元素,其密度是氢的111倍。
最重的金属是锇,它的比重是22.48,而水的比重是1。
地壳中含量最少的元素是砹,在地壳里只有0.28克。
地壳里最多的元素是氧,占地壳总重量的 48%。硅是第二位,占 26%。
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是氟。氟是卤族元素的第一个。在常温下,氟几乎和所有的金属及绝大多数的非金属进行化学反应。
最硬的金属是铬。它的硬度是9,而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硬度是10。含铬的不锈钢,强度好,不怕腐蚀。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有2400多万种,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加起来才有100万多种。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l克金子能拉成2400米长的金丝。还可以把金子轧成特别薄的金箔,厚度只有1厘米的五十万分之一。
熔点最高的元素是碳,要到3727℃的高温下才能熔化为液体。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钨在3410℃的高温下熔化成液体。灯泡里的灯丝就是用钨来做的。
沸点最高的元素也是钨。在59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沸腾。
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氮占空气总体积的78.16%。
导电性最好的元素是银,一些精密的仪器、仪表,常常用银做导线。
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汞,只有—39.3℃,所以汞在正常温度下是液态的,用来做温度汁。
最昂贵的元素是锎,这是一种人造元素,一克锎价值10亿美元。
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共发现22种元素。
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科学家是美国的杰奥索,他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共发现12种元素。
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年份是1898年,在这一年里共发现5种元素。
海洋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海水重量的 85. 79%。
人体里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氧,约占人体总重量的65%。
目前提得最纯的元素是半导体材料硅。其纯度已达到12个“9”。即: 99. 9999999999%。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千万亿分之一。
最易燃的非金属是磷,白磷的着火点仅有40℃。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一、同位素
[学习问题]1、什么叫核素?什么叫同位素?核素和同位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理解记忆同位素的两同两不同)
2、同位素的性质?
[知识应用]1、根据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原子有关数据
35Cl
34.969
75.77%
35Cl
35
75.77%
37Cl
36.996
24.23%
37Cl
37
24.33%
平均
35.453
平均
35.48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34.969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35.453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3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5)24.23%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aX和bY分别是元素X和Y的一种原子,已知a>b,元素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3、晶体硼由 10 5B和11 5B两种同位素组成,已知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 5B和11 5B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氯化钠中含有23Na+、35Cl-、37Cl-三种离子,已知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ag这种氯化钠中含37Cl-的质量为( )
A.37a/117g B.74a/117g C.37a/234g D.105a/234g
二、元素周期表的重大意义
[学习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发现的?你了解门捷列夫多少?
为何元素周期表能够指导预言未知元素,未发现新元素提供线索?
制造农药的元素有哪些?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那些位置?
半导体材料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那些位置?
[研究性学习](查阅课外资料,课后作业)
人体组成的元素有哪些?
我国储量较大的矿产元素?
地壳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前16种元素?
口诀
周期表分行列,7行18列,
行为周期列为族。
周期有七,
三短(1,2,3)三长(4,5,6)一不全(7),
2 8 8 18 18 32 32满
6、7镧锕各15。
族分7主7副1Ⅷ零,
长短为主,长为副。
1到8重复现,
2、3分主副,先主后副。
Ⅷ特8、9、10,
Ⅷ、副全金为过渡。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
Ⅰ 学习重点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掌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学会运用周期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位置三者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概念.
5.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史,理解周期表的意义.
Ⅱ 学习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结构、性质、位置的相互关系.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一、选择题
1.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ⅤA族
2.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原子序数为86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 D.最外层有4个电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4.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X、Y同主族,Y和Z同周期,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这三种元素可能是( )?
A.Na、K、Ca B.N、P、S C.F、Cl、S D.O、S、Cl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6.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S2-? B.NH4+ C.Al3+?D.K+
7.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3,若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 是( )
A.m+5 B.m-13 C.m+6 D.m-3?
8.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 合物RO,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ⅤA族 D.ⅡA族
9.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0.除一、二、三周期外,主族元素的次外层上( )
A.都是8个电子 B.都是18个电子
C.有的是8个电子,有的是18个电子 D.可以有8至18个电子
11.ⅠA、ⅡA、ⅢA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 )
A.与它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B.与它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与它下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全面
12.短周期中有X、Y、Z三种元素,Z可分别与X、Y组成化合物XZ2、ZY2,这三种元素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0,每个XZ2分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38,由此可推知X、Y、Z依次为( )
A.C、O、S B.N、Na、Mg C.C、F、P D.N、O、P
13.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的元素
B.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另两层电子数之差的元素
C.第三周期ⅦA族的元素
D.其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着火点很低、能自燃的元素
14.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一定能生成强碱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
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D.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15.下列关于气态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非金属元素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
B.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酸
C.HF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都可由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16.下列四种元素中,单质的氧化性最强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B.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
C.第17号元素
D.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K、M层电子数之和
17.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离子半径:Na+<Mg2+<Al3+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18.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如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如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形成的阳离子强.
C.如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D.如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19.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这种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 之比为1∶2.35,下列对元素R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元素R能与氧组成RO2化合物
B.化合物RO2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其化合物不稳定
C.化合物H2R不能燃烧,也不分解
D.元素R是一种两性元素
20.A、B两元素位于短周期,A原子半径小于B原子半径,两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化合物,下列有关A、B两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可能属同一周期 B.A位于B的前一周期
C.A只能是金属元素 D.A可能是第二周期的ⅡA族或ⅣA族元素
2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R的阴离子具有强还原性
22.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对它的正确叙述是下列组合中的( )
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含有6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氧 族元素;⑥属于卤素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23.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②其原子与同周期 第ⅠA族、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有些稀有气体能跟某些物质反应;④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A.只有① B.①和③ C.①和② D.②和④
24.在新研制的超导材料中,铊(Tl)是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已知铊为ⅢA族原子序数最大的金 属元素,则下列关于铊元素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
B.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C.可以形成氧化物Tl2O3
D.与酸反应比铝剧烈
25.X、Y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均大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都是金属元素 B.X、Y都是非金属元素
C.X、Y都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价
D.X、Y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26.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 及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16、17列都是非金属元素
B.第1列元素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在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二、填空题
27.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0
1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28.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 ,Y是 ,Z 是 .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9.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K、H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三个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和 反应条件已一概略去)
①X+K=H+Y ②X+Z→H ③Y+Z→K
(1)若X和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并配平)符合①式的三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三个式子中的3种X和3种Y分别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 , , ;
(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K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符合该条件(题设中的三个“ 通式”)的单质X是 ,单质Y是 ,单质Z是 ,化合W是 (均写化学式).
30.现有前四周期中的A、B、C、D、E五种主族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含A40%,A原子中质子 数等于中子数;B是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和D能形成BD型离子化合 物 ,且B、D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和D能形成CD3的化合物;C原子比E原子多1个电子; 1.8gC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C原子中质子 数比中子数少1;D原子比A原子多1个质子.则:
(1)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D ,E
(2)五种元素中,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 ,简单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 .
(3)依次写出A—E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 、 、 、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
(4)D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B、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参考答案
一、1.AC 2.D 3.A 4.B 5.D 6.B 7.CD 8.D 9.A 10.D 11.C 12.D 13.C 14.D 15.AC 16.C 17.A 18.B 19.AB 20.BD 21.B 22.A 23.C 24.B 25.D 26. AC
二、27.(1)Ne、F、F2、Na
(2)NaOH、HClO4、Al(OH)3
(3)HF
(4)Na
28.Mg、N、Br
溶液的红橙色褪去,并有少量气泡产生
Mg+Br2 MgBr2
Br2+H2O HBr+HBrO
Mg+2HBr MgBr2+H2↑
29.(1)2Al+6HCl 2AlCl3+3H2↑?
点燃
2Mg+CO2 2MgO+C
2F2+2H2O4HF+O? 2↑
(2)F2、O2、H2、Na2O2
30.(1)S、K、Al、Cl、Mg?
(2)K、S2-
(3)H2SO4、KOH、Al(OH)3、HClO4、Mg(OH)2、HClO4、KOH
(4)Cl2+2OH →cl-+ClO+HCO?
(5)H3AlO3+KOH→KAlO2+2HCO
周期表的应用
  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在中学化学的具体应用小结如下:
  1.半导体元素在两性线附近,如:Si、Ge、Ga等。
  2.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3.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4.根据元素的结构、位置、性质关系,比较或推断某些性质。
  (1)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如:碱性:Ra(OH)2>Ba(OH)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2)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酸性:HClO4>H2SO4;稳定性:HCl>H2S
  (3)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例如: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钾的碱性,可以把氢氧化钠作为参照物得出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4)推断一些未学过的元素的某些性质。如:根据ⅡA族的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以推知Be(OH)2更难溶。
  5.常见某些元素的特性
  (1)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非金属元素是氟;
  (2)与水反应的最激烈的金属元素是铯;
  (3)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是碳;
  (4)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氟气和氯气;
  (5)稀有气体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氡;
  (6)原子半径最小(大)的元素是氢(铯)(稀有气体除外);
  (7)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氟;
  (8)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且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百分率最高的元素是碳;
  (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氯;
  (10)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碳;
  (11)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未成对电子数三者均相等的是氢
  (12)只有负价并无正价的是氟;
  (13)最轻的金属是锂;
  (14)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15)同位素之一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的元素是氢;
  (16)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具有两性的元素是铝;
  (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氮;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是氧;
  (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0)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氧酸(气态氢化物)可以腐蚀玻璃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或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是氟;
  (21)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元素是磷;
  (22)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溴,金属元素是汞;
  (2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起化合反应的元素是氮;
  (24)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是锂、钠、氟;
  (25)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碳、磷、氧、硫。
  6.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
  (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
  (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9)短周期中其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S;
  (10)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O、F。

如何快速求算出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1、记住每个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的个数
周期数







种 类
2
8
8
18
18
32
32
2、掌握元素周期表各列族的分布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3、记住短周期元素的族及原子序数
4、方法:
(1) 列出每个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的个数
(2) 判断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的位置关系。如ⅡA位于副族的左端,ⅢA位于副族的右端
(3) 计算 计算时, 根据短周期中熟悉的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推算其他周期此族的原子序数。位于副族左端的元素,平齐求和;位于副族右端的元素,斜上求和,得下一周期原子序数。以ⅡA和ⅢA为例
过程演示: ⅡA ⅢA
2
4 8 5
12 8 13
20 18 31
38 18 49
56 32 81
88 32 113
例题:
A 、B分别是同一周期的ⅡA和ⅢA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于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n=m+1 (B)、n=m+18 (C)、n=m+25 D、n=m+11
物质热稳定性的比较规律
1.单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的相关规律
  一般说来,单质的热稳定性与构成单质的化学键牢固程度正相关;而化学键牢固程度又与键能正相关。
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
3.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金属性越强,碱的热稳定性越强(碱性越强,热稳定性越强)。
例如:稳定性
4.含氧酸的热稳定性:绝大多数含氧酸的热稳定性差,受热脱水生成对应的酸酐。一般地
  ①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气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往往极不稳定,常温下可发生分解;
  ②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固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较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
  例如, 例外,不易分解。
  ③某些含氧酸易受热分解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对应的酸酐。
  例如:
  
5.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①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酸较稳定,其对应的盐也较稳定,例如硝酸盐。
   稳定,例外。
  ②同一种酸的盐,热稳定性 正盐>酸式盐>酸。
  例如:热稳定性
  ③同一酸根的盐的热稳定性顺序是碱金属盐>过渡金属盐>铵盐。
  ④同一成酸元素,其高价含氧酸比低价含氧酸稳定,其相应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顺序也是如此。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下列各组气体,所用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氢气和二氧化碳 B.氢气和氧气
C.氯气和氧气 D.氯气和氢气
2.钠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过程为( )
A.Na→Na2O2→NaOH→Na2CO3·10H2O→Na2CO3
B.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C.Na→Na2O2→NaOH→Na2CO3·10H2O→HaHCO3
D.Na→Na2O→NaOH→Na2CO3·10H2O→NaHCO3
3. 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一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沉淀的是( )
A.NH4Cl B.MgSO4 C.FeCl3 D.BaCl2
4.若碳酸锂与碳酸钡的混合物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且跟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量也相等时,碳酸锂与碳酸钡的质量比是( )
A.5:7 B.7:5 C.2:1 D.1:2
5.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Cu2+2Na++Cu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SO42-+Ba2+BaSO4↓
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
6.将100mL 0.6mol/L的盐酸和等体积0.4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后,所得混合液的体积为二者之和,则混合液中OH-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4mol/L B.0.2mol/L
C.0.1mol/L D.0.05mol/L
7.标准状况下有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500mL,通入H2,使其恰好完全燃烧,用水吸收,得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 NaOH 20mL恰好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的H2的体积为( )
A.280mL B.440mL C.500mL D.720mL
8.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
A.NaCl B.AlCl3 C.KCl D.CaCl2
9.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又褪色的是( )
①Cl2 ②盐酸 ③氯水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⑤木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0.下列物质见光易分解的是( )
①溴化银 ②氟化钙 ③氯水 ④漂白粉 ⑤碘化钾 ⑥碘化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11.使用淀粉—KI试纸可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
A.碘水和溴水 B.溴水和氯水
C.KBr溶液和KCl溶液 D.氯水和KCl溶液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氯气漂白的物质不稳定,受热见光可恢复原色
B.游泳池中加漂白精主要起漂白作用
C.市售的含碘食用盐中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
D.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是蒸馏法
13.同温同压下某烧瓶充满氧气时,质量为116g,充满二氧化碳时质量为122g,充满某气体时质量为114g,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8 B.60 C.32 D.44
1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盐酸后产生气体最多的是( )
A.K2CO3 B.NaHCO3
C.MgCO3 D.Ba(HCO3)2
1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内,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至25℃,容器内除得一种晶体外,还余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 )
A.1:2 B.1:3 C.1:4 D.1:6
二、填空题
16.呼吸面具中Na2O2可吸收CO2放出O2,若用超氧化钾(KO2)代替Na2O2,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1)写出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kg Na2O2与1kg KO2分别和CO2反应,生成的O2质量比为
(3)等质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的O2质量比为
(4)你认为选用 作补氧剂更为合适,理由是
17.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
2NaNO2+6Na4Na2O+N2↑
方程式中NaNO2是亚硝酸钠,试说明不采用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18.取2g干铝粉和3g干碘小心混匀,往混合物上加0.5g水,发生剧烈反应。
(1)铝和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和碘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3)铝和碘反应中,水起到的作用是
19.用同浓度的AgNO3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如用同浓度等体积的AgNO3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20.根据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淀;③_________;④____ __;
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 ___
(选择A.B.C.D填空)。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__ ______。
(5)所得产物中,主要钾盐有:___________等。
21.有A.B.C.d四瓶未知溶液,它们是KCl、HCl、KOH和酚酞,有人不用任何
试剂就能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少许溶液两两混合,据此把四种溶液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溶液,不断滴入另一组中的一种未知溶液,据此鉴别出a和b。
③再取2mL已鉴别出的a溶液,滴入3滴未知溶液c,再加入4mL未知溶液d,在这个
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综上实验可以确认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22.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为什么要保存在密闭容器里?
(2)钠和钾的外观很相似,怎样来鉴别它们?
2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的反应:
(1)CO2(HCl):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Na2CO3)(均是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向1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求固体盐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