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基础训练厅
一、仔细拼读,正确书写。
那只喜鹊站在枝头yì( )扬顿cuò( )地鸣叫,奶奶说它是jí( )祥鸟,是来报喜的。 我把bǐng( )干压成碎屑,用一张sù( )料纸垫着,放在树下,希望它飞下来, xiē xie(
)脚,来吃好吃的。
二、词语综合运用。
1.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1)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 惋惜 珍惜)我去不了。
(2)我们要(可惜 惋惜 珍惜)每一寸土地,爱惜每一寸光阴。
(3)他因为生病没有参加这次竞赛,我真替他(可惜 惋惜 珍惜)。
2.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1)“应声而来”的“应”读作__________,“声”指___________的声音。
(2)“应声而来”说明了老人与海鸥之间配合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句子中“扫”这一词语可以看出在描写海鸥时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扫”字说明( )。
A.海鸥吃食很讲卫生,要把放食物的地方打扫干净 B.海鸥吃食速度快,横掠而过
(4)“干千净净”就是“干净”的意思,但比“干净”表达的( )
A.程度更深 B.语言更形象 C.心情更愉快
三、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分别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
(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
2.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生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句子中指老人的眼睛顿时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由“生动”一词我感悟到( )。
A.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和深深的情意 B.老人的眼睛因为海鸥变得生动
(2)这个句子是写老人的( )(选填:动作、神态、语言)。
文本回放屋
四、重点突破。
1.课文中的老人名叫______________,他被昆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学习了本课后,我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鸥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喜欢海鸥有两个原因,即( )。
A.海鸥最重情义 B.海鸥喜欢老人的食物 C.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3.“我们”为什么要“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呢?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道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以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每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听到这个消息”中,“这个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3.画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海鸥飞起来的样子说成“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海鸥是多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在它们看来,老人就是它们的亲人,可见海鸥对老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4.第3自然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快乐小笔头
六、《老人与海鸥》中,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们无不为人与动物间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你看,大家正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快把你的感受也写下来吧。
嘟嘟:和人一样,动物也是充满灵性的,你用爱滋润了它们,它们也会以浓浓的情义回报你。
泡泡:我联想到前段时间看的《动物世界》中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画面,动物的灵性和真情真令人感动。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
七、为了纪念“海鸥老人”吴庆恒,人们在翠湖公园里为他建造一个雕塑。如果要在雕塑旁边立一块石牌,上面刻上几句对老人的简要评价,你认为这几句话应该怎样写?(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抑 挫 吉 饼 塑 歇歇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根据给出生字的拼音,读句子和拼音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先读准拼音,再读通句子,然后根据音节写出正确的汉字。而在写笔顺的时候,务必要仔细想想老师是怎么示范写的,课文中又是如何写清笔顺的。这都是课文要求的会写字,必须掌握。“抑”的右边不要多撇写成“卯”;“挫”左窄右宽,上下平齐;“吉”由士”和“口”上下结构组成,注意上面的“士”不要写成“土”下面的“口”书写不要过大;“饼”由“饣”和“并”左右结构组成,左窄右宽;“塑”的下部要与“望”的下部区分开;“歇”的笔画较多,要书写紧凑。
二、1.(1)可惜 (2)珍惜 (3)惋惜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理解和积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读句子,理解辨析备选近义词的异同点,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1)去不了滇池,自己内心应该是一种“可惜”的感受,而“惋惜”是别人对事情的感受,“珍惜”的对象是机会、时间等。(2)对土地应该是“珍惜”。(3)他因病没能参加比赛,“我”是旁人,只能对他的情况表示“惋惜”。
2.(1)yìng 老人呼唤海鸥( 2)很默契、很和谐 (3)拟人 B (4)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先读句子,再根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1)“应”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表示随声附和,读ying,结合语言环境,很容易知道“声”指老人呼唤海鸥的声音。(2)“应声而来”说明了老人与海鸥之间配合得很默契、很和谐(3)“扫”是人的动作,用来描写海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联系生活中“扫”的动作事件,知道“扫”说明海鸥吃食速度快。(4)比较“干干净净”与“干净”表义的不同点,反复在生活情境中说说这两个词语,就不难发现“干干净净”比“干净”表达的程度更深。
三、1.(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动作描写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判断描写方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明确什么是描写,描写分为哪几类。题目中给出了四种描写方式,要求逐句进行选择填空。(1)中驼”“布衣”是人物外貌。(2)“望着”“眼睛里带着企盼”是人物神态。(3)“抑扬顿挫地唱”是人物动作。(4)“放”“退”“撮”是人物动作。由此就可以作出判断,选择填空。
2.(1)动情 光彩的活力 A (2)神态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读句子,根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1)结合语境,“生动”就是显得很动情的样子,也就是老人的眼睛里有了光彩的活力,从中我们感悟到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和深深的情意,到这里,答案自然就有了。(2)因为这句话描写的是老人的眼神,所以是神态描写。
四、1.吴庆恒 海鸥老人 无私的爱 无限的留恋 2.AC 3.因为老人已经去世了,“我们”想让海鸥与老人多相处会儿,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题,然后回顾课文内容,作出相应的解答。1,前两个空是填与课文有关的常识,后两个空是填自己的阅读感悟,一方面是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热爱,另一方面是海鸥对老人无限的留恋。 2.多选题,运用排除法,确定B不是老人喜欢海鸥的原因,剩下A和C就是答案。3.简答题,作者等人从老人的照片旁离开,为的就是给海鸥让开地方,让它们多待一会儿,表达对老人的感激。
五、1.老人去世的消息 2.海鸥突然飞来了。它们以为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来了所以,没等老人呼唤,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 3.比喻 炸了营 群鸟飞起 多么深厚 4.“飞”没有方向性,“扑”是有目标有方向的,有拟人的色彩,这个字最能体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意。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选文,在读问题的同时回顾课文内容,作出相应的解答。1.联系课文就可以知道,“这个消息”指老人去世的消息。2.“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海鸥突然飞来了。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原因是海鸥以为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来了,没等老人呼唤,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3.由比喻词“像”判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鸥飞起来的样子比作炸了营”,使得群鸟飞起的场面很形象,从中看出海鸥对老人的感情很深厚。4.抬头望天空中的鸟儿,“飞”没有方向性,“扑”是有目标有方向的,有拟人的色彩,这个字最能体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意。
六、示例:我用沈石溪先生说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其目的是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题,弄清楚要求练笔的切入点是什么—参与表达自己对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的感受,有两个例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不要拘泥于形式。
七、示例:吴庆恒,一位普通的老人,但他却有不一样的品质他,是昆明人的榜样;他,是动物的好友;他,是海鸥们的父亲,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题,弄清楚要求练笔的切入点是什么—对海鸥老人的简要评价,如同生平简介一样,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富有文学色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