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课件:微专题3太阳高度和方位(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课件:微专题3太阳高度和方位(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26 11: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微专题3 太阳高度和方位专题一 地球运动知识整合内容索引考向把握针对训练知识整合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
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④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⑤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季节变化规律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α±β|
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同在北(南)半球,取减号;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取加号。例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HC=90°- =90°-(10°+23.5°)=56.5°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HA=90°- =90°-(40°-10°)=60°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加试级规律点拨】 有关太阳高度的几个规律
(1)太阳高度一般具有日变化,最高点暗示地方时为12时;有极昼的最低点暗示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2)日出日落的太阳高度为零,但并不表示其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只有赤道上或春、秋分时为6时和18时)。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
(3)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具有年变化。太阳直射点离当地所在纬线最近时最大,最远时最小;靠近时变大,远离时变小。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日影长短: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②日影方向: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
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
最短(等于0)。(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同一半球,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如下图:(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5.太阳周日视运动与日出日落考向把握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答案 1 332km。①地(110°E,7°S),位于图示区域;②地(110°E,5°N),不在图示区域。解析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Φ(该地纬度),结合图中①地影子在其南方,②地影子在其北方,可知①地位于7°S,②地位于5°N。由此可以通过经线长度公式L=111×两地经度差求得①②两地间的经线长度。当北京时间12:40时,①②两地正值正午,可计算出两地的经度为110°E。结合图可知①在图示区域内,②不在图示区域内。答案解析例2 (2017·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材料二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答案解析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答案 如下图。 西北。解析 首先,根据图2“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推导出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纬度数值,计算出当地的纬度值是北纬45°。然后根据“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出当地的经度值是东经116°,求算出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5°。根据求算出的观察地经纬度(45°N,116°E),判断出当地位于赤峰的西北方向。针对训练1.下图为采用东一区区时的某城市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234567(1)该城市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度。该城市的经度约为_______。
(2)该市当日昼长约___小时。602.5°E162.下图示意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234567(1)苏州(31°N)夏至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β是____度。
(2)要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在全年都有较好的集热效果,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β应保持在几度之间?7.5答案 7.5°~54.5°。3.位于北纬36.5°的某疗养院,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回答下列问题。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答案1234567答案 34.7 m。(2)若黄赤交角变为24.5°,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答案 间隔应增大。4.下图是赤道及其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答案1234567(1)A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___。
(3)C地昼夜长短年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90°N2h全年昼夜平分北纬(90°-h)及其以北的区域0°~23.5°5.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答案解析1234567(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____。③1234567解析 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
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最好的设计是③。(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___。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 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5°)=26.5°,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④最符合题意。④6.你观察过太阳的运动吗?注意到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了吗?在太阳轨迹图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相关信息。读“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O点为观测者位置,平面ABCD为地平面,回答下列问题。(1)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代表南方的是___,该地夏至日日出方向为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F时刻的太阳高度为____。答案1234567A东北23.5°N43°解析解析 图示为我国某地,则观测者所在位置O点在北半球,且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E点所在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F点所在运动轨迹为冬至日的轨迹,夏至日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可推断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四个基本方位C为正北,A为正南。1234567(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在某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日出时手表显示为6:20,据此推算观察者所在的经度为_______,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234567115°E18:20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1234567解析 已知O点纬度为23.5°N,测得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N,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我国各地地方时6时日出,O点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0,所以O点位于120°E西边,根据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知O点经度为115°E,当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8:2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1234567(3)在图中画出二分日的太阳轨迹,并用箭头标出15:00时O点观测者影子的大致朝向。答案解析答案 画图略。(注意日出日落方位为正东正西,正午位于EF中间;日影位于∠BOC的平分线上。)解析 二分日15:00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影子应朝向东北方向,O点观察者的影子大致向东北延伸,也就是B、C间的方向。7.我国A市某中学(右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答案1234567(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_____方。西北解析1234567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时间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E-(14:08-12:00)×1°/4分=88°E,由材料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迟,根据北京时间10:00时该地日出,且其经度为88°E,则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7:52,根据日出时间=12:00-昼长的一半,可以判断该地昼长为8个小时左右,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8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综上所述,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方。答案1234567(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说出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可能时间。答案 冬至到次年夏至之间。解析1234567解析 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因此大致在冬至—春分—夏至(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之间)。微专题3 太阳高度和方位专题一 地球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