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六年级上册习作五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六年级上册习作五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6 20: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写人记事作文要求 题目一: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注意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题目二: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只讲了故事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题目一:
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注意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写作指导 1.通过阅读题目要求,可知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对象是自己的小伙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陪伴自己成长的小伙伴,可能是自己的邻居,也可能是自己的同学,他们样貌不同,性格各异,爱好更是丰富多彩;有的学习拔尖,有的品德优良,有的艺术天分惊人,有的动手能力超强……他们之中一定有让你喜欢、佩服并想向他学习的,那就选取一两件典型的事例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或精神风貌吧。 2.写作时,首先要确定文章反映的主题,比如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赞扬人物的什么品格等;其次,根据主题处理材料,选择最能突出主题的素材入文,叙述中不仅要把事情写清楚,还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有多个事例,应当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衔接,力求自然流畅。作为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对人物的刻画必不可少。可以借鉴本单元课文中的各种人物描写方法,通过外貌、神态、语言、行为、心理等多方面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典型而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可以根据表达的效果,恰当、灵活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范文点评 我的好朋友——张大胖
张洋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肚子比篮球还要大,简直可以和弥勒佛比大小了,因此大家都叫他“大肚娃”“弥勒佛”。我们科学老师看不过他那个大肚子,就叫他“大胖”。① ①文章开头简单介绍了“我”的好朋友是张洋,交代了“大胖”这个外号的由来。。 张大胖性格开朗,脸上常常堆满笑容,所以大家都喜欢跟他交朋友。他唯一让人受不了的是:讲话声音很大。大家都劝他讲话小声一点儿,但他却说:“我从来没有秘密,讲大声一点儿,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也没有关系。”②其实,他看起来并不算太胖,可竟有58公斤!有一次称体重,护士还开玩笑地跟大家说:“其实,张洋只有38公斤,剩下的20公斤都是他肚子的重量。若是张洋想减肥,我可以免费为他删除他的肚子。”③ ②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把“张大胖”写活了。
③巧妙引用护士的一句玩笑话,进一步表现张洋“胖”的特点。
张大胖只喜欢一项运动,就是郊游。因为每次郊游时,他的妈妈都会破例给他买许多饮料、零食,他就可以借此打打牙祭。他很喜欢穿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非常清爽。顺便告诉你一个秘密:他最讨厌把衣服塞进裤子里,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他的大肚子就会更加“突出”了。④
别看张洋身体胖,可他的心思却很细腻:做值日的时候,他不放过一点儿尘土;做作业的时候,他认认真真;考试的时候,他从不马虎……⑤ ④介绍张洋喜欢郊游的爱好和平常的穿着习惯,表现出小胖墩儿其实也有烦恼,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
⑤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张洋“粗中有细”的特点。
有一次数学考试,平时成绩拔尖儿的我竟然只得了80分,一看卷子,光计算题就扣了近10分,可是平时成绩普普通通的张洋却考了90分,比我高出了10分!那套试题的计算量极大,稍微浮躁、粗心一点儿就会算错。可见张洋的稳重、踏实,这是我最不及他的地方。⑥
⑥举出具体的事例,表现了张洋稳重、踏实的特点。
我觉得张洋不仅学习认真,也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他不像有些同学,或者不认真学习,或者喜欢欺负别人。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同学,是一个不错的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胖子。⑦
⑦正确评价,绝不以貌取人。末句用排比句式表达了“我”对好朋友的喜欢、佩服之情。
总评:
写人,最重要的是写活这个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抓住这个人的特征、细节来加以描写。小作者用诙谐的语言,把一个性格开朗,偶尔为胖发愁的张大胖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同时,也真实地表现了张大胖细腻、稳重、踏实的一面。本文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衔接自然,读来一气呵成。题目二: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只讲了故事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写作指导 1.本题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需要我们沿着开头的情境,依据人物的特点,合理地展开想象,设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矛盾产生了,两个人会怎样化解这场冲突呢?也许“我”会非常生气,不顾陈明的道歉,也想摔坏他的木船,另一位同学看见后,连忙制止并劝解“我”,“我”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可能会伤害同学间的友谊,于是先向陈明道歉,最后两人和好如初;也许当“我”正想摔船的时候,擅长做手工的陈明主动提出由他为“我”重新设计制作一只更好的木船,“我”半信半疑,后来两人合作,完成了一只崭新的小木船,也挽救了险些触礁的友谊。 2.故事发生在“我”和同学陈明之间,因一只手工小木船而起,题目可以根据内容、情感或主旨,确定为“木船风波”“一只小木船”“友谊之船”“友谊的见证”“真正的友谊”“那次,我真的错了”等等。写作时,要围绕“友谊深厚→友情破裂→和好如初”的线索,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比如“友情破裂”后,人物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又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等细节进行细致的刻画,从中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展现同学之间真正的友谊。范文点评 真正的朋友
我和陈明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六年来,我们俩相处地十分融洽,从没闹过矛盾。可是那一天,我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①
那天放学后,我们把手工课上做的小木船拿出来交换欣赏,互相评比。陈明见我的小木船做得特别精致,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啊,摸啊,那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十分好笑。我不禁一拍他的肩膀,打趣道:“是不是特想拜我为师呀?”谁知,他被我的“突然袭击”吓了一跳,我的“突然袭击”吓了一跳,一不小心把①开篇语言简洁,既交代了“我”和陈明的关系——“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点明文题。用“可是”一转,自然引出下面的叙述。“十分融洽”和“不愉快”形成鲜明对比:这对好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吸引读者继续往下探究。船摔到了地上。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船变得肢体残落,我顿时气冲冲地嚷道:“你怎么这么不当心!赔我的船!”陈明红着脸,有些不知所措。他低下头,小声而诚恳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不依不饶地大声回道:“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嫉妒!”说着,举起拳头就要向陈明打去。陈明本能地往后一躲,正好踩在船上,只听“咔嚓”一声,船身彻底粉碎了。我气愤极了,一把夺过他的那只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也用脚把船踩得“粉身碎骨”。发泄完后,我背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们的友谊就这样破裂了。②②本段具体描写了两个好朋友因为一只小木船而友谊破裂的经过。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进行刻画,表现了“我”的活泼、冲动和陈明的老实、诚恳。描写生动形象,想象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真实可信。
后来,每当我俩碰面时,我总会拉下脸,把头扭到一边,不理陈明,还常常和别的同学说笑打闹,故意冷落陈明。而陈明似乎想接近我,却又不敢。我知道他有话要对我说,就是开不了口。那又怎样?我才不在乎呢!时间就这样冷冷淡淡地过了很久。③
后来有一次上体育课时,我因为跑得太猛而跌倒,膝盖擦破了皮,流了好多血,疼得我直咧嘴。正当我坐在地上六神无主之际,陈明大步跑来,他蹲下看看我的伤口后,掏出消毒湿巾,帮我把伤口周围清 ③过渡段,承上启下,衔接自然。简单描写友谊破裂后,“我”和陈明的不同表现——一个存心赌气,满不在乎;一个试图挽回,却欲言又止。矛盾又该怎样解决呢?再次吸引读者的眼光。理干净,然后使劲扶起我,小心翼翼地陪着我走到校医室。一路上,他都在不断安慰我,不停询问我的感觉。望着陈明满头的汗水,我心里既感动,又内疚,我忘记了和他的不愉快,心里默念着:“对不起,对不起,其实是我错了!”虽然我没能把这话说出口,但我的眼泪却汹涌而出,吓得陈明直担心:“是不是很疼?”“哈哈,你摔一跤试试!”“算了,我情愿当你的护工。”“真够意思!我谢谢你啊!”……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又重归于好了。④ ④本段设置了“受伤救助”的情节,具体描写了两个人和好如初的经过。熟练运用细腻的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以及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两个少年单纯的内心与真挚的友情。 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又看到我和陈明一起上学、一起打闹的身影。因为我们约定:要做一对宽容、和睦、永不分离的好朋友!⑤ ⑤用“宽容、和睦、永不分离”三个词语概括了“真正的友谊”的内涵,突出了文章主题。前句照应首段,后句再点文题。结尾简洁有力,含义丰富,充满启发性。总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续写之作。全文叙事清楚,情节跌宕,想象合理,描写细腻,详略有致,结构完整。虽然是一篇虚构的叙事作文,但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却十分真挚动人。小作者用自己对“友谊”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能陪你开心、陪你难过的人;是在你急需帮助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是你纵有再多的缺点,也依然包容你、支持你,帮助你改变的人。也许读完这篇文章,我们能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会珍惜身边真正的朋友。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