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高频考点解读】:第4章 代谢与平衡(4.4-4.5)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高频考点解读】:第4章 代谢与平衡(4.4-4.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6 13:18:56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高频考点解读】
(考试范围:4.4-4.5)
考点1:能量的获得
考点解读: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根据是否需要氧气,把细胞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糖类+氧→水+二氧化碳+能量;无氧呼吸:(动物)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植物)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例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________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________(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考点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考点解读: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尿液排出: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例2: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①中液体相比,②中液体葡萄糖浓度降低
B.与①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②中液体相比,④中液体尿素浓度增加
D.与③中液体相比,⑤中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考点3:水盐平衡
考点解读: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如果喝很多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就会形成盐含量较低的尿,除了肾脏对水盐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外,皮肤、呼吸系统也承担部分功能。
例3: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的生理活动
考点4: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考点解读: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同化作用按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和异养。
例4: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正确叙述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原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C.人体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极少,因此,人体不摄人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影响健康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此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2. 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 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
4. 某患者肾脏受损,长期检测发现尿液中蛋白质超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  )
A.肾小管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B.肾小球和肾小囊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C.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D.肾小球和肾小囊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5. 如图所示是表示人体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A、B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完成A、B过程后,血液中氧的含量将减少
B.进行C过程的主要场所是胃
C.D过程主要是在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肾动脉中完成的
D.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和氧运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并带走废物
6. 如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 ℃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
C.60 ℃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7﹒ 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如图曲线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8. 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9. 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医院的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  )
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都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D.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0.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②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D.④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入①
11.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
B.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末端和肾小管末端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和尿液
C.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D.喝进的部分水随④排出需要经过肾静脉
12.接力赛上,部分运动员因某些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感到腰酸腿疼,关于这一过程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无氧呼吸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此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组织细胞有毒害作用
C.此时无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D.此时肌肉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由乳酸直接供给
13.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实例,错误的是(  )
A.夏天天气热,出了很多汗,应该喝些淡盐开水
B.海岛干旱缺水时可饮用海水,因为肾脏会排出多余的盐分
C.腹泻患者需要及时输液以补充水分
D.冬天夜晚为了少产生尿液,睡前应少喝水
14.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15.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二、非选择题
16.(1)马拉松是一项剧烈运动,比赛沿途常设有饮水站,可便于运动员及时补充因 所散失的水分。
(2)马拉松是一场比意志、比耐力的运动,运动员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来获取能量。在跑步途中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请你解释原因。 。
17﹒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图所示。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 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 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18﹒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或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则图中C代表________。
(2)在B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是________。
(3)通过②进入血液中的物质,最终到达组织细胞中,其作用是________。
(4)王大爷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9.如图流经泌尿系统的某些结构时,血浆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________器官。
(2)血液流经该器官时,通过________形成原尿;通过________形成终尿。
(3)甲物质是________。
20.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________。经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①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_______等基本被清除。
(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________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处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__________ ________。
(4)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________运输。
21.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某种单细胞真菌(M)时,测得不同氧含量下CO2的释放量与酒精的生成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1)本实验说明M菌在氧含量低时,主要进行____________;随着氧浓度的升高,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受到抑制。
(2)M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M菌密度较小时怎样才能获得较多的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 m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______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_____________;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线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肾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如图是肾透析仪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
(1)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_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A、B、C共同组成的结构是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______作用,除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吸收回血液。
(4)肾透析仪中与图示A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_____,它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4.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鼠中,选出数量、质量、年龄相同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渗透调节功能,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喂给等量食物,但不喂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物种A
物种B
代谢得到的水分
81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1)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的是_____,理由是 A鼠和B鼠得到的水分相同,A鼠通过蒸发和粪便失水均少于B鼠, 保水能力强 。
(2)说出两种由于蒸发而失水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向实验动物供水,一段时间后,首先死亡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长期的进化,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由以上实验可以推测,A鼠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比较_____(填“强”或“弱”)。
(5)本实验中,在鼠的选择上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根据图分析:
(1)该过程表明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________。
(3)如果丙装置产生酒精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与该过程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_,该菌种与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物质,其余1.5%则用于_________。
(5)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_________。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26﹒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21cnkxtj2008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7 (1)肾小球 (2)尿素 (3)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