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学设计
课题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世界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重点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社会问题
难点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北京雾霾和英国伦敦雾都的图片
师: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生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人口增长
1、展示人口增长的图片
师: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那么思考一下,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点拨:
①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③政局稳定。
2、劳动力变化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说说都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分析)
所以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慢慢在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大众教育
1、推广大众教育:
师: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哪些国家先建立教育系统?
2、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欧洲教育的推广状况,从中等学校——免费义务教育——系统教育体系
3、教育普及的作用
师: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理解
师点拨: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2、形成
师:城市化是如何出现的?
点拨: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3、知识点拨
展示英国城市人口增长比例图和英国、美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数值
4、城市规划变化过程
用递增图形展示城市的规划变化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卫生、居住条件差——卫生条件改善、供排水设施建设、街头照明完善等等
5、知识拓展——关于英国、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40年代城市污水和垃圾管理的相关史料
四、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
师:(展示一幅漫画)思考这幅漫画作品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
现象:贫富分化
原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
2、环境污染
师: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知识拓展——关于“伦敦烟雾事件”
五、合作探究
展示一段关于《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的文章材料,让学生结合实际思考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学生思考理解
学生阅读课本: 很多人弃农经商,妇女也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
学生:法国和德国
学生: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自学,讨论分析
学生思考,自学讨论
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进行相互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察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人类的文明步伐急剧加快。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看到的机器设备,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它也使工人遭受更大的剥削,工人们更紧张地工作,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还造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等等。
总结提升
板书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方面变化
1、人口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变化
3、妇女工作
二、大众教育推广
三、城市化
四、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
2、环境污染
课件26张PPT。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历史部编版 九年级上导入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北京雾霾伦敦雾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自学指导人口方面变化:教育方面的变化:推广大众化教育社会问题: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社会矛盾激化:①资本家日益富裕②广大工人生活环境恶劣,收入低环境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和污水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城市化:①人口增长
②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弃农从商
③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增长速度课堂思考⒈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⒉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⒊政局稳定。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增长劳动力变化: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人口增长劳动力变化: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妇女参与工作大众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法国和德国是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70年起,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免费义务教育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中等学校中等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系统教育体系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大众教育推广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城市化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100%80%60%40%20% 农村相关史实:
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知识拓展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城市缺乏统一规划,卫生和居住等状况很差开始阶段城市卫生条件开始改善19世纪中期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9世纪中期01020304城市规划变化过程19世纪中期相关史实:
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桶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美国大城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到城外。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知识拓展英国城市街头社会问题思考:这幅漫画作品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现象:贫富分化
原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社会问题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后,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史实: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知识拓展英国伦敦雾霾视频: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材料延伸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合作探究 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课堂小结: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劳动力结构变化妇女参加工作欧洲国家普及教育城市化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统一规划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问题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