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6 06: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2分) (?????)?
A、 痴(chī)想?一瞬(shùn)间? 蕴(yùn)含??耸(sǒng)立
B、 训诫(jiè)?啜(chu?)泣?? 嶙峋(línxún) 颤(chàn)抖?
C、 收敛(jiǎn)?? 卑(bēi)微???一丝不苟(gǒu)?沉淀(diàn)?
D、 酿(niàng)造??虬(qiú)枝???鹤唳(lì)?? 幼稚(zhì)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繁花嫩叶?
星汉灿烂?? 春花秋实??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错别字:?? ???
改正:? ? ? ? ?
3、对下列词语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B、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形容对事的执着)?
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D、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收拢,合拢)?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2分) (?????)??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5、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骆驼祥子《绿》等。?
B、老舍,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C、刘湛秋,当代诗人,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D、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6、填空题。(15分)?? ???
(1)请写出描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2)《观沧海》作者是东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朝著名的?????????。其中? ???????????????????????????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3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3分)??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给这段话写一个标题。(2分)? ????????????????????????????????
9、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4分)? ????????????????????????????????????????????????????????????????????????????????????????????????????????????????????????????????????????????????????
10、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3分)? ???????????????????????????????????????????????????
??????????????????????? ??????????????????????????????????
11、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6题。(19分)??
寻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2.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品读下面句子,联系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
14.第12 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分)? ??????????????????????????????
???
15 .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4分)???????????????????????????????????????????????????????????????????????????????????????????????? ????
16.本文题为? “寻春”,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




(三)古诗文阅读(10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17、“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3分)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9、杨花落尽子规啼”仅仅是在交代时令、描写景物吗?(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包含哪些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要“我寄愁心与明月”?(3分)?



三、作文。(50分)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请以“我渴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
③要求真情实感。?
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
⑤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1、C 2、略 3、B 4、D 5、A 6、 (1)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马致远 元朝 大戏剧家、散曲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略 二、阅读理解 (一)、8、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9、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0、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娇媚的情态。?11、“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的怜惜和喜爱之情。(二) 12、后悔寻春(责怪自己)(1分)?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1分,意近即可)? 13、①“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1分)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1分)??14、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等。?15、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16、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2分) (三)17、(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 18、?B、C 19、.不是,此句寓情于景,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20、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之情。因思念之情往往在夜间最浓郁, 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同时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寓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四、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