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备课时间
12.11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2.18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数与形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 1 课时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过 程
方 法
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复习(课件出示分数加法题)
?
教
学
环
节
二、课件出示例1、1=( 1 )2
1+3=( 2 )2
1+3+5=( 3 )2
三、(一)沟通分数加减法的联系。
1.谈话:
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算算看。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引出1-。
2.借助图形感受加法与减法的联系。
师:这个算式在图中表示什什么?(要求的结果就是涂色部分的面积)
“1”和“”在图中表示什么?
要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就是:1-=。
(二)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课件呈现:
1.猜一猜“和”是多少?(预设1—;1—;)。
2.请用“形”来解释这个结果。
学生操作。展示。
3.反馈:(看大屏幕)
减去的是什么呢?(剩下的空白部分。)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空白部分会怎么样?(理解无穷小。)
那的结果怎
样?( 无限接近1。)
四、完成课后做一做
利用以上规律学生写出:
1+3+5+7=( )2
1+3+5+7+9+11+13=( )2
…… ……
板
书
设
计
数与形
1+3+5+7=( )2
1+3+5+7+9+11+13=( )
课
后
反
思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结果为1,但是接近1,但这个无限接近于1的数是多少呢?电子白板呈现出圆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使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和为“1”,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近,什么叫直观形象,同时,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