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6 16: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由贫穷变富裕了。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东晋建立于什么时间?建立者是谁?东晋灭亡于何时?
2.南朝包括哪些王朝?
3.宋、梁两朝的统治如何?有什么影响?
4.哪些因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一讲授新课东晋的兴亡讲授新课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讲授新课王导讲授新课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的原因是什么?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主张收复失地。朝廷虽同意他北伐,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军士要他自己招募。但祖逖没有灰心。成语: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祖逖北伐讲授新课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荆州扬州安乐、安定;人民富裕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二讲授新课南朝的政治西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420年
刘裕讲授新课两晋、南朝简表洛阳建康东晋南
朝司马炎司马睿刘裕266年—316年317年—420年420年南朝宋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的原因有哪些?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武帝和宋文帝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讲授新课南朝牛车画像砖讲授新课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讲授新课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健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从梁朝开始)三讲授新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使用。 讲授新课(1)原因: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史海探究讲授新课农 业 发 展讲授新课施 肥 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和制盐方面发展显著。
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百万,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2)表现:讲授新课(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东晋十六国南朝东晋的建立前秦统一北方南朝政权的更迭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随堂训练1.“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
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八王之乱 B.祖逖北伐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BCDD随堂训练5.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6.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
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CD随堂训练7.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8.下列关于东晋统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依靠王导建政权 B.不思进取收中原
C.北人南迁促发展 D.篡夺皇位是萧衍
9.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BDA随堂训练10.(海南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C11.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