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
录
1
2
南朝更迭
旧时王谢
3
江南新颜
旧时王谢
材料一:及(司马睿)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琊王(司马睿)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匡济者。”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
——司马睿与王导
旧时王谢
材料二:这年三月初三,按照当地风俗是禊节(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
这一天,在建康江边看热闹的人本来很多,大家看到这种从来没见到过的大排场,都轰动了。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看到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对司马睿这样尊敬,大吃一惊,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排在路旁,拜见司马睿。这样一来,提高了司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此后江南士族与百姓皆归附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站稳了脚跟。
——司马睿与王导
旧时王谢
材料三: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有何仰照!”帝乃止。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与王导
旧时王谢
阅读并思考
1、你知道其中的成语典故吗?
2、祖逖北伐遇到了哪些困难?
3、祖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中流击楫:击:敲打;楫:桨。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祖逖北伐
旧时王谢
材料: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
——祖逖北伐
旧时王谢
——谢安与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383年
前秦——东晋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东晋以少胜多
消除了来自北方的战争威胁,使江南地区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旧时王谢
南朝更迭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原因
阅
读
并
思
考
仔细阅读读课本“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一段内容,找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原因
1、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材料: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西晋境内内迁各族分布图
北方民族南迁
中原人民南迁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原因
2、江南地区社会较为安定,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材料一:东晋政府大力鼓励实行屯田,规定“其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
——(唐)房玄龄等:《晋书·食货志》
材料二:南朝宋文帝大力劝课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蚕桑麻紵,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若须田种,隨宜给之”。
——(南朝·梁)沈约:《宋书·文帝纪》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原因
3、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国税再熟之稻。
——西晋 左思《吴都赋》
材料二:稻已割而复抽(萌发)曰稻孙。
——东晋 张湛《养生要集》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1、农业——修建水利工程
东晋南朝江南水利分布图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1、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河姆渡文明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藏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育秧移栽的好处:
1、秧苗集中培育(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省时省力。
2、通过移栽可以控制秧苗的疏密程度,不会导致密度过大而无法正常生长。
3、通过移栽能促进水稻根系更发达,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
4通过育苗还可以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便于种植下半年的作物。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1、农业——农耕工具的进步
龙骨水车、手摇风车等农具
无锡博物院馆藏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1、农业——农作物品种的增加以及农业产量的提高
北方传入的粟
原产南方的稻
北方传入的麦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2、手工业——陶瓷业
陶都——宜兴
魏晋时期,宜兴已经能够生产高质量的青瓷,在宜兴张渚和丁蜀一带都曾发现过比较集中的窑群。
南朝时期江南窑址分布图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2、手工业——陶瓷业
宜兴地区的烧窑制砖业也特别发达,到明清时仍然很兴盛,大江南北都以无锡制砖为贵。这块城砖上,我们可以看见有“宜兴”二字,相当于我们现在商标的作用。当时南京明城墙上的城砖大部分是由宜兴的砖窑烧制的。
宜兴城砖
无锡博物院馆藏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2、手工业——丝织业
南京云锦: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锦纹绚丽、格调高雅,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
云锦织造技术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灌钢法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玉石部”引梁陶弘景云:“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这是我国明确记载用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即灌钢)的文献资料。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2、手工业——冶铸业
江南新颜
江南开发的表现
3、商业——繁荣的商业都市、发达的海外贸易
江南新颜
江南旧貌换新颜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穷。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落后期
开发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的经济地位
历史时期
中国经济重心
江南新颜
江南旧貌换新颜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江南新颜吧!
王导与司马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祖逖北伐
原因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宋
齐
梁
陈
谢安与淝水之战
旧时王谢
南朝更迭
江南新颜
【1】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B
【2】西晋灭亡以后,家住洛阳的王老汉携家带口南迁建康。到了建康城,他发现和他一样南迁的人真不少。出现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B.为了躲避战乱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经济重心在南方,生活水平较高
D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