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雀》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6《灰雀》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30 17:44:20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6课《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灰雀》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3、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难点
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灰雀》,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灰雀 郊外 养病 散步 胸脯
粉红 婉转 仰望 谷粒 男孩
或者 冻死 严寒 可惜 肯定
面包渣 惹人喜爱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
板书:26、灰雀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2、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出示灰雀图片
惹人喜爱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表现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二)学习第2-10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思考:
(1)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2)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列宁的话: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3、这些话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4、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表现了列宁的急切心情。
5、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表现了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
6、指导朗读:读出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
7、出示小男孩说的话:
(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8、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
喜欢这只灰雀
9、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列宁在树林中仰望灰雀
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圈养起来
10、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
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11、分角色朗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
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又在枝头歌唱了
2、自由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思考: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他是诚实的?
5、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
6、指导朗读:读出爱。
7、想象训练: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胸脯深红 的灰雀,不再婉转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羞愧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一定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二、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洛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忧虑,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的回答说: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他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明白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1)下面哪句话是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在括号里打“√”。
A屠格涅夫小时候敢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B屠格涅夫的妈妈教育孩子要诚实。( )
(2)屠格涅夫的妈妈在客人走了以后,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很高兴了?
妈妈起初为了面子怕得罪客人。但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诚实的孩子后,很开心。
三、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语。
郊(郊外) 渣(渣子) 诚(诚实)
效(效果) 查(检查) 城(城市)
胸(胸脯) 低(很低) 惜(可惜)
淘(淘气) 底(河底) 蜡(蜡烛)
(二)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仍然
1、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仍然)活着。”
自由读课文
思考
指名读
齐读
欣赏图片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思考
指名读
齐读
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
齐读
指名回答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
欣赏图片
自由读课文
思考
指名读
齐读
指名回答
集体交流
有感情朗读
想象说话
指名读
自由读
读后交流
自主完成练习
小组互评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放回了灰雀。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分享。
课堂小结
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爱!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爱的世界!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26.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爱!
第26课《灰雀》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字组词语。
( )格 ( )定
yán jiān
( )热 ( )苦
二、比一比,组词语。
养( ) 惜( ) 冷( ) 粒( ) 份( )
卷( ) 猎( ) 铃( ) 拉( ) 粉( )
三、将词语与它的意思连起来。
自言自语   自己对自己讲话。
惹人喜爱 指歌声、鸟鸣声悠扬动听。
婉转 抬着头向上看。
仰望 引起人的喜爱之情。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那只灰雀在枝头歌唱。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1、妈妈在公园里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跟着老师去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人物对话,猜猜他们当时心里会想什么。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这时,男孩在想(   )。
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时,列宁在想(   )。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时,男孩在想(   )。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这时,列宁在想(   )。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六、课外阅读。
一只小鸟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羽毛 ( )的阳光 ( )的树木
( )的血 ( )的叫声 ( )的孩子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最高( )丰满( )快乐( )赞美( )
3、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啁啾”一词是什么意思?

4、面对美丽的“自然”,羽翼未丰的小鸟欢乐地歌唱,可面对同样美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射出了“弹子。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

5、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想对那几个孩子说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2分)

第26课《灰雀》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三、将词语与它的意思连起来。
自言自语   自己对自己讲话。
惹人喜爱 指歌声、鸟鸣声悠扬动听。
婉转 抬着头向上看。
仰望 引起人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情况。
四、照样子,写一写。
1、妈妈在美丽的公园里悠闲地散步。 
2、我们跟着敬爱的老师快乐地去春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的句子练习。
五、读一读人物对话,猜猜他们当时心里会想什么。
1、B  2、D  3、A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内阅读的理解能力,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课外阅读。
1、丰满 灿烂 葱绿
鲜红 动听 顽皮
2、最低 稀少 悲伤 咒骂
3、啁啾指鸟的鸣叫。
4、人们由于爱而产生的占有欲望往往导致伤害和破坏,结果是自己更为失望。
5、我的叫声是为自由而感叹,为生活的美好而歌唱,如果把我占为己有,我就会不快乐,也不会再歌唱了,所以要学会知足,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课件23张PPT。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第二课时26、灰雀复习导入灰雀 郊外 养病 散步 胸脯
粉红 婉转 仰望 谷粒 男孩
或者 冻死 严寒 可惜 肯定
面包渣 惹人喜爱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新知讲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惹人喜爱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表现了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新知讲解学习第2-10自然段自由读第2-10自然段,思考:
1、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2、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新知讲解学习第2-10自然段 这些话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爱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2-10自然段表现了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表现了列宁的急切心情。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2-10自然段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喜欢这只灰雀新知讲解学习第2-10自然段列宁在树林中仰望灰雀 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圈养起来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11-13自然段自由读第11-13自然段,思考:

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他是诚实的?新知讲解学习第11-13自然段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21教育网新知讲解学习第11-13自然段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他是诚实的?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21教育网想象训练学习第11-13自然段想象训练: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 的灰雀,不再 ,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 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 把它送回树林里去。”胸脯深红婉转地唱歌羞愧一定21教育网拓展阅读?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洛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忧虑,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的回答说: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21教育网拓展阅读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他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明白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拓展阅读 1、下面哪句话是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在括号里打“√”。
A屠格涅夫小时候敢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 )
B屠格涅夫的妈妈教育孩子要诚实。 ( )
2、屠格涅夫的妈妈在客人走了以后,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很高兴了? 妈妈起初为了面子怕得罪客人。但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诚实的孩子后,很开心。√课堂练习一、比一比,组词语。
郊( ) 渣( ) 诚( ) 胸( ) 低( ) 惜( )
效( ) 查( ) 城( ) 淘( ) 底( ) 蜡( )
二、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仍然
1、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爬上来了!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 )活着。”郊外效果渣子检查诚实城市胸脯淘气很低河底可惜蜡烛居然果然仍然21教育网课堂总结 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爱!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板书设计26.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爱!21教育网作业布置 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放回了灰雀。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分享。21教育网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