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_
13.1_分子热运动_同步测试题
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1.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进行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大的引力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水往低处流 D.鸟在空中飞
?4.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干了
C.腌咸鸭蛋时间久了,鸭蛋变咸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5.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不久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因为( )
A.水的对流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距离较大
?6.以下说法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 )
A.海棉能吸水 B.物体热胀冷缩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D.粉笔能吸水
?7.“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解释正确的是( )
A.用髙压锅煮饭–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 B.破镜难圆–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飞机靠机翼获得升力–流体流速大的位置流体压强小
?8.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最后清水变红,这个现象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9.下列物理量中,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有关的是( )
A.热量 B.温度 C.比热容 D.密度
?10.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太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
?11.关于分子运动理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B.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和液体中发生
C.铁块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等一段时间发现杯中的水全变红了,这一现象表明?(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的直径很微小
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
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 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
C.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 D.在墙角堆一堆煤,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墙角变黑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B.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C.“花气袭人知骤暧”,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香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扩散加快,说明当时周边气温突然升高
D.用水可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水取之不尽.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是由于铁块分子间存在斥力
B.温度升高越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C.两手相互摩擦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D.打扫卫生时房间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填空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8 分 )
?16.如图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_.
17.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
?18.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边长为、厚度为的正方形玻璃板从水中提出水面,他感到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需要的拉力较大,他知道这是因为水对玻璃的力.这个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两个猜想,然后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其中一个猜想.
19.根据下面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根据下面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如图,你用干燥的手将撕成条状的塑料膜摩擦几下,有什么现象?请用刚学过的知识解释.
如图,把一块表现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同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玻璃板离开水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化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14 分 ,共 42 分 )
?20.小丽小兰小宇三名同学在一起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小丽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逐渐进入上方的集气瓶中,也看到有空气跑到下方装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最终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得多,它不可能上浮进入上方的集气瓶中.
小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能/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小兰将二氧化氮气体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也看到了同样的实验现象,于是她得出“分子是运动的”这一结论.小宇在对小丽、小兰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时发现,小兰探究过程和实验结论得出的过程有问题.
①小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能作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为什么?
②只要对小兰探究观察稍作改进,根据实验现象仍然可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结论.请你告诉小兰应该如何改进.
?
21.在“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取一个烧杯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
看到的现象是: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凉水中扩散的快,在很短时间内装有热水的烧杯内的水都变成红色.
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内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我们由宏观可见现象(温度)间接推断了微观不可见现象(分子热运动).在物理学习中很多地方用到了这种方法,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实验例子.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
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________.
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答案
1.B
2.D
3.A
4.D
5.C
6.A
7.D
8.B
9.B
10.B
11.ACD
12.AD
13.AD
14.AC
15.AC
16.二氧化氮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引
18.猜想: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猜想: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实验设计:①把一块边长为、厚度为的正方形玻璃板从水中提出水面,用弹簧秤测出拉力;
②把一块边长为、厚度为的正方形玻璃板从水中提出水面,用弹簧秤测出拉力;
③数据分析:如果,说明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力越大;如果,说明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如果,说明力的大小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小,力越大.
19.变大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
20.不能;小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用肉眼无法观察;她看到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1.解:实验题目:探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看到的现象:静止小磁针上方有一条导线,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看到小磁针偏转;当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位置.?
得到的结论:通过小磁针的偏转,可确定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2.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控制变量法不能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注意点:①两杯液体中的温度相同;
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