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7 14: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11月高二历史理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2.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 电的发明和利用B. 相对论的提出C. 经典力学的创立D. 原子能的应用
3.“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印刷术
4.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A. 夏朝B. 商朝C. 战国D. 秦朝
5.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D. 平均地权
6.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 阐明“中体西用”思想
C. 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7.下列古代四大发明中,便于远洋航行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8.翻译《天演论》 ,宣传进化论思想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9.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是
A. 法治 B. 专制统治C. 德治 D. 无为而治
10.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
A. 顽固派B. 洋务派C. 维新派D. 革命派
11.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 洋务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国民革命运动D. 抗日救亡运动
12.有一位古代哲人说:“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的思想家是
A. 柏拉图 B. 普罗塔哥拉(普罗泰格拉)C. 苏格拉底 D. 荀子
13.1517年罗马教皇向辖下各教区兜售赎罪券,有位大学教授提出《九十五条论纲》予以公开抨击,从而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这位大学教授是
A. 亚当·斯密 B. 伏尔泰 C. 马丁·路德 D. 孟德斯鸠
14.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的是
A. 列宁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孙中山
15.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创立者是
A. 普朗克B. 达尔文C. 牛顿D. 爱因斯坦
16.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爱迪生 D. 瓦特
17.启蒙运动中提出“人非工具”的是
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18.14—17世纪,?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从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遍欧洲的变革是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科学革命
19.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市井生活,它属于
A. 文人画 B. 宫廷画 C. 风俗画 D. 山水画
20.春秋战国时期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的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1.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在视察途中主要阐述了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科教兴国”战略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现在,时间能够伸长收缩,不是在宇宙的任何地点都是均匀的,而是与运动状态与引力相关的。”这一描述反映的科学理论是
A. 万有引力 B. 相对论 C. 量子论 D. 生物进化论
23.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untoothers,asyouwouldhavethemdountoyou(“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该法则与哪一家学派观点最接近?
A. 墨家B. 法家C. 儒家D. 道家
24.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了
A. 辛亥革命 B. 维新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5.2017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追溯历史,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
26.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发表的宣言书中宣布: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这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哪一思想内容: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本主义
27.“他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从此,打开了电能宝库的大门。”这里的“他”是指 
A. 法拉第 B. 西门子 C. 马可尼 D. 爱迪生
28.近年来,我国量子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京沪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交付使用……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更是因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上的突破,在2017年12月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诞生百余年的量子理论正在中国绽放风采。一百多年前,首次提出量子假说的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普朗克 D. 达尔文
29.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家是
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
30.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家最切合时务,并直接指导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家是
A. 道家B. 法家C. 儒家D. 墨家
31.深刻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A. 《哈姆雷特》B. 《唐璜》C. 《人间喜剧》D. 《战争与和平》
32.“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宇,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该名言体现伏尔泰的主张是
A. 法律至上B. 天赋人权C. 社会契约D. 主权在民
33.三民主义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它推动了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34.孙中山认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制具体表现在,中日‘二十一条’所载,几乎国家尽归其掌握。此显系民族主义未达目的所致。”此后,孙中山将“民族主义”发展为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C.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5.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评价道:他所宣扬的儒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的儒学,故又称“新学”。这里的“他”应是
A. 魏源B. 洪秀全C. 康有为D. 李大钊
36.某同学想了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应该阅读的书籍是
A. 《西风颂》B. 《巴黎圣母院》C. 《人间喜剧》D. 《等待戈多》
37.被誉为“生物学中的牛顿”,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家是
A. 瓦特B. 达尔文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
38.古希腊出现了总舵的思想家,其中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
A. 泰勒斯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
39.中国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其中以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用京胡、鼓、板、锣等乐器伴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的剧种是
A. 评剧B. 黄梅戏C. 豫剧D. 京剧
40.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吾挤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他悼念的是
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孙中山D. 鲁迅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原件系俄文,题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成中文)对党的纲领有如下的说明:(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暴风骤雨,中国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一天,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那一刻,举国欢庆,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来庆祝这个伟大日子。
——摘编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理论来源,并写出其诞生的标志。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3)请将材料三的空白补充完整,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2.B3.D4.B5.D6.C7.C8.D9.C10.C11.B12.C13.C14.B15.D16.B17.A18.B19.C20.A21.C22.B23.C24.C25.B26.B27.A28.C29.A30.B31.C32.B33.A34.B35.C36.C37.B38.B39.D40.C
41.(1)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3)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
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