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1-06 14: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高三化学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案 黄炳生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 胶 体
【教学目的】
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
2.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胶体的定义。
【教学难点】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的比较。
【教具准备】
半透膜、过滤器、烧杯、酒精灯、激光手电、试管、滴管、石棉网、三脚架、FeCl3饱和溶液、NaCl晶体、蒸馏水、酒精、泥水、淀粉和NaCl的混合溶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预习提纲】
1.什么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举例说明。
2.什么叫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举例说明。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教学过程】
【录像】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从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雾天,公路上奔驰的汽车,车灯射出的一道道光柱。
【过渡】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章我们就探讨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 胶体
【提问】通过预习,你如何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散质
【板书】一、分散系
分散剂
【演示】〔实验2-l〕、(实验2-2),并补充使一束光射向泥水的实验。
【设疑】通过实验我们得知:FeCl3饱和溶液滴到沸水中所形成的液体与我们所熟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性质是不同的,那么导致它们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将泥水、Fe(OH)3、胶体、CuSO4溶液过滤。
【演示】【实验2-3】
【设疑】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将所得结论列表说明?
【板书】二、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投影】展示学生的表格(结合表格总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得出胶体的概念)
【板书】三、胶体的定义
FeCl3 + 3H2O Fe(OH)3 +3HCl
【设疑】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人沸水中,制得Fe(OH)3胶体,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Fe(OH)3胶体,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板书】四、胶体净化的方法——渗析
课本P16图2-2怎样证明半透膜有破损?
【学生实验】将 1g NaCl分别溶于3 mL水和酒精中,观察溶解情况。
【设疑】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讲述】通过实验我们得知: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用辩证的观点。
【阅读】教材本节内容的最后一段。
【板书】五、胶体的分类(课本P17)
液溶胶:肥皂水、蛋白质溶液、豆浆、墨水、血液、牛奶、硅胶等。
气溶胶:烟、云、雾。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小结】本节重点是胶体的定义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练习】
1.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D )
A.结晶 B.过滤 C.蒸馏 D.渗析
2.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一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 D )
A.加碘水变蓝色 B.加碘水不变蓝色
C.加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D.加氯水变蓝色
【作业】
1、P18课后练习题一、二。
2、练习册P14牛刀小试及基础巩固。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 胶体
分散质
一、分散系
分散剂
二、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三、胶体的定义
四、胶体净化的方法
五、胶体的分类
液溶胶:肥皂水、蛋白质溶液、豆浆、墨水、血液、牛奶、硅胶等。
气溶胶:烟、云、雾。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1.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培养学生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3. 通过胶体性质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胶体的概念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等知识,那么胶体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胶体的性质
【自学讨论】导学提纲:
1.用强光直射溶液和胶体,二者现象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2.胶体还具有哪些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演示】1.电泳现象动画。2.布朗运动动画。
1、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不能区分微粒大小)
2、布朗运动(并非胶体独有)
3、电泳现象(固溶胶一般无电脉现象,淀粉溶胶不带电)
课本P19页各种胶体带什么电要记清,为什么胶体会带电?
【强调】1.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2.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也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过渡】通过自学、讨论、总结,我们了解了胶体的性质,那么胶体具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二、胶体的应用
【自学讨论】导学提纲:
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是什么?
2.为何盐碱地土壤保肥能力差?
3.明矾净水原理是什么?
4.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5.你能列举一些胶体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吗?
(如:不同品牌的墨水能混用)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上述提纲中的问题。
【板书】三、胶体的聚沉方法
课本P21
1、加热 2、加电解质 3、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胶体的三个性质及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胶体与
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投影】
不能透过半透膜
1、胶体粒子较溶质粒子大
丁达尔现象
能透过滤纸
2、胶体粒子较浊液粒子小 布朗运动
吸附离子 比浊液稳定
带电
通直流电
电泳
【反馈练习】
1.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D )
A.有尘埃的空气 B.纯水
C.溴水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2.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电泳 B.渗析 C.丁达尔效应 D.布朗运动
【作业】
1、P21课后习题一、二。 2、P16-17练习册P14牛刀小试及基础巩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不能区分微粒大小)
2、布朗运动(并非胶体独有)
3、电泳现象(固溶胶一般无电脉现象,淀粉溶胶不带电)
二、胶体的应用
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是什么?
2.为何盐碱地土壤保肥能力差?
3.明矾净水原理是什么?
4.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三、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热 2、加电解质 3、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