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课时作业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方程3x+2(1﹣x)=4的解是(? )
A. x= ????? B. x= ???? C. x=2?? D. x=1
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b,规定,若,则x的值为
A. B. 1 C. D. 0
解方程3-(x+2)=1,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3-x+2=1 B. 3+x+2=1 C. 3+x-2=1 D. 3-x-2=1
解方程4(x-1)-x=2(x+)步骤如下:去括号,得4x-4-x=2x+1移项,得4x+x-2x=4+1合并同类项,得化系数为1,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3x﹣2=2x+1,移项,得3x﹣2x=﹣1+2
B. 方程3﹣x=2﹣5(x﹣1),去括号,得3﹣x=2﹣5x+5
C. 方程,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1
D. 方程可化成
如果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段水渠,计划出工65人,按各村受益土地面积3:4:6出工,求各村应出工的人数. ①设甲、乙、丙三村分别派3x,4x,6x人,依题意可得3x+4x+6x=65; ②设甲村派x人,依题意得x+4x+6x=65; ③设甲村派x人,依题意得x+ x+2x=65; ④设丙村派x人,依题意得3x+4x+x=65.上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 、填空题
若x=﹣3是方程k(x+4)﹣2k﹣x=5的解,则k的值是_____.
若(5x+2)与(﹣2x+9)互为相反数,则x﹣2的值为_____.
小明解方程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3忘记乘6,因而求出的解为x=2,则原方程正确的解为_____.
“诚意一百”商场将一件家用电器加价40﹪后打9折,商场获利390元,这件家用电器的进价是 元.
2005年,兄妹两人的年龄分别是16岁和10岁,那么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应是__________年.
三 、解答题
依据下列解方程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
去分母,得( )
去括号,得( )
( ),得( )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
若方程3(x﹣1)+8=x+3与方程的解相同,求k的值.
解方程:
(1)2(x-2)-3(4x-1)=9(1-x); (2) ;
(3) ; (4) ;
(5) .
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s,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否求出火车的长度?若能,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去括号得:3x+2﹣2x=4,
解得,x=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题意将原式变形,进而解方程得出答案.
解:∵a?b=2b﹣a,∴1?(x+1)=1,可整理为:
2(x+1)﹣1=1,解得:x=0.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正确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3-(x+2)=1,去括号得:3-x-2=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移项可得4x﹣x﹣2x=4+1,因此②错误.
解:4(x﹣1)﹣x=2(x+),
去括号,得:4x﹣4﹣x=2x+1,
移项,得:4x﹣x﹣2x=4+1,
合并同类项,得:x=5,
错误的一步是②.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意移项要变号.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分别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去括号的法则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A、方程3x-2=2x+1,移项,得3x-2x=1+2≠-1+2,故本选项错误;
B、方程3-x=2-5(x-1),去括号,得3-x=2-5x+5,故本选项正确;
C、方程,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1,故本选项错误;
D、方程可化成=1≠1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由甲、乙、丙三村按3:4:6出工,可得出工人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计划出工65人列出方程,注意所设未知数不同时,所列方程也不同.
解:①设甲、乙、丙三村分别派3x、4x、6x人.依题意,得3x+4x+6x=65,故①正确;
②设甲村派x人,则乙、丙两村分别派 x、 x人,依题意,得x+ x+ x =65,故②错误;
③设甲村派x人, 则乙、丙两村分别派 x、 x人,依题意,得x+ x+2x =65,故③正确;
④设丙村派x人,则甲、乙两村分别派 x、 x人,依题意,得 x+x+x=65,故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D.
二 、填空题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把x=-3代入方程得:k(﹣3+4)﹣2k+3=5,
解得:k=﹣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把求未知系数的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由(5x+2)与(-2x+9)互为相反数,得(5x+2)+ (-2x+9)=0,解出x,再代入x-2即可.
解:因为(5x+2)与(-2x+9)互为相反数,
所以(5x+2)+ (-2x+9)=0,
解得x= ,
所以,x-2=-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关键点:理解相反数的性质.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解:根据小明的错误解法得:4x﹣2=3x+3a﹣3,
把x=2代入得:6=3a+3,
解得:a=1,
正确方程为:,
去分母得:4x﹣2=3x+3﹣18,
解得:x=﹣13,
故答案为:x=﹣13
【分析】售价=进价×40%×90%,获利=售价-进价.本题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进行求解.
解:设这件食品的进价为x元,依题意
x×(1+40%)×90%,-x=390
解得:x=1500
故答案为:1500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可以设n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则n年后哥的年龄为16+n,妹妹的年龄为10+n,根据2倍关系可得到方程,求方程的解即可得解.
解:设n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根据题意得:
16+n=2(10+n),
解得:x=﹣4,则应该从2005年倒推4年,即为2001年时,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
故答案填:200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三 、解答题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变形后,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去分母,去括号后,再利用等式的性质1与2即可求出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去分母,得( 等式的基本性质2 )
去括号,得( 去括号法则 )
( 移项 ),得( 等式的基本性质1 )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等式的基本性质2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解即可.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k的值即可.
解:3(x﹣1)+8=x+3
解得:x=﹣1,
把x=﹣1代入方程 得:
解得:k=6.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3)先把方程中的分母化为整数,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4)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56)方程整理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1)去括号,得2x-4-12x+3=9-9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0,
两边同时除以-1,得x=-10.
(2)去分母,得2(2x-1)-(5x+2)=3(1-2x)-12,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5,
两边同时除以5,得x=-1.
(3)去括号,得2x+1+6-1=4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6,
两边同时除以2,得x=3.
(4)原方程可化为5(x-4)-10=20(x-3),
去括号,得5x-20-10=20x-6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5x=-30,
两边同时除以-15,得x=2.
(5)原方程可化为:8x-5(1-0.2x)=100(0.1+0.02x),
去括号,得8x-5+x=10+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15,
两边同时除以7,得x=.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分析】设火车的长度是x米,根据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s,可列方程求解.
解:设火车的长度是x米,
=,
解得x=300,
火车的长度是300米.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通过隧道和灯光照射表示的什么意思,灯光照射的时间就是走火车的长度的时间,根据速度相等可列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