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系列教案(16)-5.4化学键[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化学系列教案(16)-5.4化学键[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8-24 11:31:00

文档简介

PAGE
第五节 非极性键,极性键等针对训练
新大纲要求:
1.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一、基础知识点针对性训练
[基础知识点]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极性分子中一定具有极性键
B.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D.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都含有共价键
2.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 )
A.CS2(直线型) B.CF4(正四面体) C.H2S(折线型) D.CO2
3.判断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 )
A.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B.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C.直线型结构 D.非直线型结构
4.X、Y为两种不同元素,由它们组成的下列物质的分子中,一定是子的是 ( )
A.XY4 B.XY3 C.XY2 D.XY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C.极性分子中不可能有非极性键
D.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6.下列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 )
A.CH4和HBr B.NH3和H2O C.H2S和CCl4 D.CO2和HCl
7.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电石气的气体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型,以下关子PH3正确的是 ( )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龟子对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的P—H的键是非极性键
8.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2,其中含R27.27%。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为碳 B.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H 25%
C.RO2为极性分子 D.BO2与水反应能生成酸
9.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
A.食盐溶解 B.铁的熔化 C.干冰升华 D.氯化铵的“升华”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A.H2O、NH3、NH4+ B.CH4、CCl4、CO2
C.NaCl、HCl、H2S D.H2、N2、C12
11.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CH3COOH B.NaOH C.Na2O2 D.MgCl2
12.铬(Cr)的最高正价为+6价,由此可推断Cr05的结构是 ( )
二、学科内综合训练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C.离子晶体也可以完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2.已知CO2、BF3、CH4、SO3都是非极性分子,NH3、H2S、H2O、SO2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不含氢原子
C.在ABn分子中,A元素为最高正价
D.在ABn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已成键
3.经研究发现,有一种磷分子具有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它的分子中具有极性共价键
C.分子中每个磷原子以三个共价键分别结合三个磷原子
D.分子中具有不饱和键
4.通常把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间的结构和性质相似,B3N3H6和C6H6是等电子体,称之为无机苯,下列关于无机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B3N3H6是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
B.B3N3H6具有碱性
C.B3N3H6.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B3N3H6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H2O和H2S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氯化铍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6.下面关于化学键和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晶体受热熔化时,其中的化学键一定被破坏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分子晶体,也可能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7.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
A.CO2 B.PCl3 C.CCl4 D.NO2
8.A2型分子一定是由___________键结合的___________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由____________键结合的___________分子;AB3型分子若是等边三角形结构,A在三角形中心,则它是___________分子,若是三角锥形,A在锥顶点,则它是___________分子。AB4型分子若是正四面体结构,A在正四面体中心,则它是___________分子。
9.H6Si2O7分子是由两个原硅酸分子中的OH原子团之间相互作用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的,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一个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极性共价键。
10.氰(CN)2为无色可燃气体、剧毒、有苦杏仁味,和卤素单质的
(1)写出氰与苛性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氰分子键之间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CN)2的电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CN)2分子为___________ “极性”、“非极性”)分子
(3)CN-中电子数为___________ C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质于数是Y原子质2倍,X原子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Y原子和Z原子质子数之和的1/3,Y的氢化物中有三个共价键。 (1)由以上已知条件推断,X、Y、Z、W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名称
X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_,W___________。
(2)Y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的有(要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它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有许多跟卤素单质很相似。它在常温、常压下是深红色固体,熔点为41℃,沸点为116℃。
(1)固体溴化碘是___________晶体,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键。
(2)溴化碘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无氧酸和一种含氧酸,且此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学科间综合训练
1.1997年来,国外某大学做了如下一个实验:有一个圆筒形的超导磁体,其中心部位有一个直径为5cm的空洞,把水放入空洞中,然后让磁体产生21T的磁场,结果发现水在空中悬浮了起来。请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为偶极长,常用d表示。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同偶极长和正(或负)电荷重心的电量(q)有关,一般用偶极矩(μ)来衡量。分子的偶极矩定义为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电量的乘积,即μ= d·q。试回答下列问题:
(1)HCl、CS2、H2S、S02四种分子中μ=0的是_________
(2)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三种分子的偶极矩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是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μ(PF3)=1.03德拜;μBCl3=0。由此可知,PF3分子是构型;BCl3分子是______构型。
(4)治癌药物Pt(NH3)2C12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Pt处在四边形中心,NH3和Cl分别处在四边形的4个角上。已知该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棕黄色者μ>0,淡黄色者μ=0。试画出两种异构体的构型图,并比较在水中的溶解度。
①构型图:淡黄色_____________,棕黄色_____________,这两种化合物互为②棕黄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D C D D B B B C C B C D
二、学科内综合训练
1 2 3 4 5 6 7
AD D C AC BD BD D
三、学科间综合训练
8.非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极性;非极性键;极性;非极性键
9.14
10.(1)(CN)2+2OH-=CN-+CNO-+H2O
(2)∶N C∶C N∶ N≡C—C≡N∶
(3)14;
[∶C N∶]-
11.(1)氢、氮、氧、硅
(2)∶N N∶
(3)HNO3 HNO2 H2SiO3
12.(1)分子 极性 共价(2)IBr+H2O =HIO+HBr
三、学科间综合训练
1.加热至熔化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不导电,证明为共价化合物
2.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信息给予题;μ=0,表示分子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全重合,是非极性分子μ≠0,表示分子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
(1)中只能选CS2,它是一个对称的直线型分子。
(2)中,从对称性角度看,对位>间位>邻位,故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邻>间>对。
(3)中AB3型分子的构型只有两种可能,故前者为不对称的三角锥型(极性分子),后者为高度对称的平面正三角型(非极性分子)。(4)①淡黄色为非极性分子,棕黄色为极性分子,不难画出其构型图,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答案:(1)CS2。
(2)邻>间>对。
(3)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 同分异构体。
(4)①
②因为分子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因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Cl
Cl
Pt
¨
¨
¨
¨
¨
¨
¨
¨
¨
¨
¨
¨
NH3
NH3
Pt
H3N
Cl
Cl
NH3
PAGE
- 1 -PAGE
第四节 化学键针对训练(A)
化学键新大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
2.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3.熟练应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
4.能够领会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一、基础知识点针对性训练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D.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间的核间距相当小
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3.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 )
A.Na2O2 B.CaCl2 C.KOH D.NH3
4.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5.下列各组中的元素,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
A.C,O B.P,Cl C.Na,F D.K,I
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于化学反应的是( )
A.氯化钠受热熔化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木炭转化为活性炭
D.固态S8力燃到444.6℃时变成硫蒸气S2
7.(1999年上海)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
A.NaF B.MgI2 C.BaI2 D.KBr
8.下列微粒电子式正确的是 ( )
9.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的下列各式正确的是(新大纲已删除) ( )
10.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 )
A.Na2O2 B.Ba(OH)2 C.HClO D.CaCl2
11.以M原子为中心形成的MX2Y2分子中,X、Y分别只以单键M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MX2Y2分子为平面四边形就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若MX2Y2分子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
C.若MX2Y2分子为四面体形就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若MX2Y2分子为四面体形则无同分异构体
12.酒精分子的电子式为 ,按成键原子元素非金属的相对强弱,从左向右两个C的化合价分别为 ( )
A.-3,+1 B.+3,-1 C.-3,-1 D.-3,-2
二、学科内综合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均呈气态
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也一定强
C.非金属元素间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的分子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难失电子的原子,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都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电离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
3.近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离子,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H3+的电子式是
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
A.KF和NH4F B.Br2和HCl
C.CO2和SiO2 D.H2O和H2S
5.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
6.对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O外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X是活泼的金属时,它一定是强碱
B.当X是活泼的非金属时,它一定是强酸
C.X—O—H的水溶液不导电
D.X—O—H的构型一定是直线型的
7.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 )
B.N5+中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8.KCl、NH4F、NH3、NaOH等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即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
9.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
(1)CS2 __________________。
(2)MgCl2 __________________。
10.A、B、C、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分子或离子,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B=C+D,B+E=2D;且D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均能反应。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写出E的电子式_________。
(2)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11.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2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排列成V形。如果5个N结合后都达到 8电子结构,且含有2个N≡N叁键,则“N5”分子碎片所带电荷是 _________,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
12.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键形成。
(2)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3)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是_________。
(4)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___r(N3-)(填“>”、 “=”、“<”)
13.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同;BO3-离子含有32个电子;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处层少2个,C的阴离子和D的阳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和D可形式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2)A、B、C可形成两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D: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
三、学科间综合训练
1.(1)某文献指出“氧化铝、氧化锡等为共价化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实其结论的正确性。(2)1892年拉塞姆和雷利发现了氩,他们从实验中发现氩是一种惰性气体,并测得原子量为40.0,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实它是单原子分子
2.氯分子的离解是一个吸热过程,△H=243.6kJ·mol-1,光也可引起氯气的的解离。
①预期引起氯解离的光波长多大
②临界波长光子能量是多少
③能引起氯解离的光照射C12和H2混合气时,将生成HCl,设混和气受到汞紫外灯(λ=253.6nm)照射,灯的输入功率为10W,其中2%的能量被装在10dm3容器中被混和气体吸收,在受照射2.5s,期间产生了65mol的HCl气体。量子产额是多大 (量子产额:每吸收一个光子得到的产物分子的个数)
答案:
一、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D D D CD AC B CD C CD AD C
二、学科内综合训练
1 2 3 4 5 6 7
D CD C CD D A C
8. N2、NH3 ;KCl ;NH4F ,NaOH
9.(1) (2)
10.(1)
(2) OH-,NH3 ,H2O ,H3O+
13.测量Ar气体的密度,计算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为1,即证实氩是单原子分子。
第四节 化学键针对性训练(B)
一、选择题
1.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y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则x、y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 )
A.离子化合物y(xO3)2 B.离子化合物y2x3
C.共价化合物xy2 D.离子化合物y3x2
2.下列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
A.S2- B.Cl- C.Se2- D.F-
3.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大的是 ( )
A.F B.F- C.Br D.Br-
4.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A和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形成+1价阳离子 B.Z一定与水化合
C.Z一定是M2O型离子化合物 D.Z的熔点较高
5.A、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C、D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也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的能量D大于C,则A、B和C、D间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是 ( )
A.C2A B.C2B C.D2A D.D2B
6.下列离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
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
A.CH4 B.NH3 C.H2O D.CO2
9.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
A.CO2 B.H2O C.Br2 D.H2O2
10.下列各组微粒中,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
A.Al3+、Al、Mg、K B.S、Cl、Cl-、S2-
C.F、Na+、Mg2+、Al3+ D.Ca2+、K+、Cl-、S2-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
A.Na2S和CaCl2 B.Na2O和Na2O2
C.CS2和CO2 D.HCl和NaOH
12.能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 ( )
A.N2的化学性质比O2稳定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C.卤素的气态氢化物中HI最不稳定 D.常温的水是液态而H2S是气态
二、填空
13.一核10电子的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核10电子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核10电子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四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五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两种单质Ax和By,已知1.55g Ax和0.8gBy的原子数相等,且它们分子数之比为3:4,已知A原子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单质B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A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一个Ax分子中共形成___________对共用电子对,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AD 2.C 3.D 4.BC 5.A 6.AB 7.D
8.D 9.D 10.AD 11.AC 12.AC
二、填空
13.Ne 14.Na+、Mg2+、Al3+
15.[ F ]-、[ O ]2-、[ N ]3- 16.HF 17.H2O
18.H—N—H 19.H—C—H 20.[H N H]+
21.解析:B为氧,
A=31 则A为磷
答案:O3、P4、6 (结构式 P——P ) 600
H
H H
H

Mg2+
H
H
H
H
H
P
P
PAGE
- 2 -PAGE
第四节 化学键
【新大纲要求】
化学键(A)、极性键、非极性键(B),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知识讲解】
一、化学键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键。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化学键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离子键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三、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
1.离子
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
[H N H]+、 [H O H]+,单核阴离子:[H ]-、[ O ]2-、[ Cl ]-、;原子团的阴离子:
[ O H]-、[ S S ]2-、[ C C ]2-、[ O O ]2-。
2.化合物
K2S: _______、 CaO: ___________、 CaF2: ___________
Na2O2: ___________、 CaC2: ___________、 NaOH: ___________
NH4Cl:___________
四、共价键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叫共价键。
说明:
①成键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键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___________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五、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六、键能、键长和键角的概念及其对分子的影响。
项 目 概 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 能 拆开1摩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生成1摩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键能大、键牢固、分子稳定
键 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 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
七、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分子
N2: _____________( ) Cl2:_____________( )
H2O: _____________( )
CO2: _____________( ) CH4:_____________( )
八、几点说明
1.共价键可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_____________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键。
例:
3.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可有非极键,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各举一例: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例题讲解
例1.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H2,用0.4gA。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①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的常见离子。A__________、B________
例2.A、B二种短周期的元素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共价化合物C与D。A在化合物C中显-1价,在化合物D中显-2价。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A的单质。化合物D较为稳定。元素A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______,化合物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例3.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属于同一主族;D的最高正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①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的气态氢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互相作用生成的物质,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
H
H
H
PAGE
- 2 -PAGE

第四节 化学键复习教案
【新大纲要求】
化学键(A)、极性键、非极性键(B),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知识讲解】
一、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说明: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这种作用需较大能量。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键主要为下列两种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二、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②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三、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
1.离子
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
[H N H]+、 [H O H]+,单核阴离子:[H ]-、[ O ]2-、[ Cl ]-、;原子团的阴离子:
[ O H]-、[ S S ]2-、[ C C ]2-、[ O O ]2-。
2.化合物
K2S: K+[ S ]2-K+、 CaO: Ca2+[ O ]2-、 CaF2: [ F ]-Ca2+[ F ]-;
Na2O2: Na+[ O O ]2-Na+、 CaC2: Ca2+[ C C ]2-、 NaOH: Na+[ O H]-
NH4Cl: [H N ]+[ Cl ]-
四、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
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五、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六、键能、键长和键角的概念及其对分子的影响。
项 目 概 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 能 拆开1摩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生成1摩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键能大、键牢固、分子稳定
键 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 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
七、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
分子
N2: N N (N=N) Cl2: Cl Cl (Cl—Cl) H2O: H O (H—O)
CO2: O C O (O=C=O) CH4: H C H (H—C—H)
八、几点说明
1.共价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共价化合物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如H2O(共价化合物)
H O O H (由共价键形成),NaOH(离子化合物),Na+[ O H]-(由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3.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可有非极键,离子化合物中
可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N?N(N? N叁键为非极键)H—O—O—H(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Na+[ O O]2-Na (O—O键为非极性键,Na+与O2-间为离子键)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NH4HCO3等。
5.离子半径的比较。同族元素相同价态的离子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离子半径增大(F-F->Na+>Mg2+>Al3+)。
例1、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H2,用0.4gA。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①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的常见离子。A__________、B________
解析:红棕色液体为溴单质,则B为溴元素。由An+ + ne = A,可知n=2 ,A的化合价为+2价。
A=40
答案:①A 钙 B 溴 ②Ca2+ Br-  
例2、A、B二种短周期的元素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共价化合物C与D。A在化合物C中显-1价,在化合物D中显-2价。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A的单质。化合物D较为稳定。元素A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______,化合物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显-2价为第ⅥA的元素,只能是氧和硫。在中学化学知识中硫通常无-1价。而氧在过氧化物中显-1价,因此A为氧元素。但C、D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为H2O2,B元素为氢。
答案:第二周期,第ⅥA族,H O O H、H2O
例3、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属于同一主族;D的最高正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①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的气态氢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互相作用生成的物质,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
解析:B原子的次外层只能为K层,所以B为氮,C为磷,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4时,只有最高正价为+6价,负价为-2价,即ⅥA元素符合,因其含氧酸性为本周期元素的含氧酸中之最强,所以D元素为硫,E为镁,再由原子序数之和为51,而B、C、D、E原子序数均已知,肯定A为氢。
答案:① H、N、P、S、Mg ② H N H
③ [H N H ]+[ S ]2-[H N H]+ 或 [H N H]+[H S ]-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PAGE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