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30 17:49: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手术台就是阵地》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斗、棒、恩”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战斗、大夫”等词语。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2、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重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抗日战争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火声。2、出示抗日战争资料。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3、出示课本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4、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出示图片观看图片了解抗日战争看课本插图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图片认知,了解抗日战争,进而知道本节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dòu bànɡ ēn dài chè xiǎn 斗 棒 恩 大 撤 险 wǎ lián xùn sù duó miǎo瓦 帘 迅 速 夺 秒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古文识字 斗,甲骨文像有手柄的大勺,手柄是“又”的简写。造字本义:长柄勺子。大,甲骨文 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造字本义:顶天立地的成年人。(4)多音字斗 dóu 战斗 斗争dǒu 斗胆 一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白求恩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2、简介齐会战斗。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3、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2、出示课文: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1)知识链接:陆续、继续、持续、连续的区别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连续:一个接一个。持续:保持了一段时间。陆续:一个一个地,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2)练习:选词填空。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在大学我(连续)两年英语考了第一名。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3、出示课文: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2)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3) “仍然”“镇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敏捷”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 (4)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5)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战斗非常激烈,形势万分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2、出示课文: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3、出示句子: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 共四句话。(2)每句话的意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4、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判断这个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5、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1)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2)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6、指导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2、出示第四自然段: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3、“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说明了当时环境非常地严峻。4、“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5、指导朗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2、出示第五自然段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3、想象说话: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六)总结全文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一填。(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白求恩坚持不离开自己的阵地。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2、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3、写法总结。(1)出示句子: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2)交流: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3)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四、拓展: 1、课件出示: 白求恩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  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血腥气味,赶紧推开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经地站在桌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着牛腿吮。“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和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这样解释着,“我希望长大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个外科大夫。”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 五、课堂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连续 1939年春,著名的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战场上抬下来。白求恩不顾环境险恶,坚持留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他(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大怒时很凶的样子。汹汹,声势浩大的样子。(气势汹汹) 2、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争分夺秒)                    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组词生了解古文学习本节课的多音字学生理解词意了解白求恩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自由读课文思考了解齐会战斗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读齐读区别词语生理解意思生练习指名读齐读小组交流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读齐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齐读指名回答齐读指名回答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读齐读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读生想象说话各抒己见指名填写集体交流指名读句子生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指名读自由读交流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 本部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四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五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搜集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课堂小结 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27、手术台就是阵地小庙——手术台——阵地弹落庙前——镇定 敏捷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连续工作69个小时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àn dòu dài fū xuè yè chè lí wēi xiǎn
( ) ( ) ( ) ( ) ( )
wǎ piàn bù lián xùn sù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 ( ) ( ) ( )
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 )
2、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 )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
三、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四、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用“______”画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
A.医术高超     B.对工作认真负责     C.关心病人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 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 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竞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 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 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 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 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 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 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 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 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1952年10月12日 这个日子。
1、选择加点词语最恰当的义项,把序号填在( )里。
(1)居高临下( )①住;②住所;③处于;④安着,怀着。
(2)纹丝不动( )①蚕丝;②细线;③细微,极小;④情感。
(3)漫山遍野( )①水过满,出来了;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得以下几件事中哪些是详写的,在详写的后面的( )里打“√”。
(1)那一天,天还没亮,我军埋伏起来准备拔掉敌人的 “391”高地。( )
(2)到了中午,敌人突然开炮,邱步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
(3)黄昏时候,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鼓舞下,夺取战斗的胜利。( )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1)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战斗 大夫 血液 撤离 危险
瓦片 布帘 迅速 争分夺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
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镇静
2、赶紧
3、持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三、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3)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1)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4)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2)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本第四自然段的排序。
3、 首尾呼应。这样写既使文章结构严谨,易强调主题思想,即邱少云精神永存。(意思对即可)
4、(1)从这里我知道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 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2) “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3)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
新知导入
21教育网
相关资料
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自读课文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dòu bànɡ ēn dài chè xiǎn
斗 棒 恩 大 撤 险
wǎ lián xùn sù duó miǎo
瓦 帘 迅 速 夺 秒
识字解词
我会读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21教育网
大夫
当头一棒
大棒
奋斗
战斗
恩惠
感恩
我 来 组 词
识字解词
斗 棒 恩 大
撤 险
撤离
撤退
危险
救险
21教育网
速度
窗帘
布帘
墙瓦
瓦片
迅猛
迅速
我 来 组 词
识字解词
瓦 帘 迅
争分夺秒
争夺
速 夺 秒
争分夺秒
一秒
21教育网

识字解词
古文识字

长柄勺子。
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识字解词
多音字

dòu
dǒu
战斗 斗争
斗胆 一斗


大小 大众
dài
大夫
21教育网








学写字



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一带就挨了当头一棒。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恶势力、邪气)上涨。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识字解词
借助语境理解词语
21教育网
了解人物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21教育网
朗读课文
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1教育网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讨论交流:《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 。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 的情况下,把 当作 ,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 ,对同志 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 的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大夫
抗日战争
形势越来越危险
阵地
手术台
极端负责
极端热忱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1教育网
相关知识
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
连续:一个接一个。
持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陆续:一个一个地,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知识链接:陆续、继续、持续、连续的区别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今天得( )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2、在大学我( )两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3、这几天的天气( )着高温。
4、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了教室。
选词填空:陆续、继续、持续、连续
继续
连续
持续
陆续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仍然”“镇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敏捷”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战斗非常激烈,形势万分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自然段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自然段
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
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自然段
判断这个句子意思:
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
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
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自然段
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
不是
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21教育网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新知讲解
学习第四自然段
“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说明了当时环境非常地严峻。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五自然段
想象说话:
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 。
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 。
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 。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坚持不离开自己的阵地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新知讲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21教育网
新知讲解
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交流: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21教育网
拓展阅读
白求恩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
  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血腥气味,赶紧推开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经地站在桌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着牛腿吮。“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和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这样解释着,“我希望长大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个外科大夫。”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
拓展阅读
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
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连续
1939年春,著名的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激烈,我军的伤员( )从战场上抬下来。白求恩不顾环境险恶,坚持留在手术台旁( )工作,他( )工作了69个小时。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大怒时很凶的样子。汹汹,声势浩大的样子。( )
2、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 )           
陆续
继续
连续
气势汹汹
争分夺秒
21教育网
课堂总结
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
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
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
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小庙——手术台——阵地
弹落庙前——镇定 敏捷
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连续工作69个小时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21教育网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搜集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21教育网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