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的崛起(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兴力量的崛起(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8 08: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知道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思考: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一、欧洲—崛起之路这是什么旗帜?
12颗星象征什么?
围成一个圆形有什么寓意?欧共体的旗帜;
代表12个成员国;
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怎么办? 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合作探究材料1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①经过二战,西欧各国力量削弱,面临美苏的控制或威胁。材料2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②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材料3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课本(人教版)③欧洲经济的发展,为联合奠定了基础。材料4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经济的发展,为联合奠定了基础。
3、联合有助于欧洲稳定和发展。
4、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一)欧洲联合的原因(二)欧洲联合的过程材料二 进入70年代, ……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三)欧洲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材料三 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的兴起日本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呈现争斗之势。(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3、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
4、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问题探究(阅读内容)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废墟上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1、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3、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材料一: 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说:“在日本经济自立的同时,今后把日本建成充分强大且稳定的民主政治,使之担当制止在远东可能产生的新极权主义战争威胁的作用”
材料二: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了。4.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的有利条件 1、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
发展战略。
2、重视教育。
3、大力发展高科技。
4、民主改革。
5、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6、军事订货。内
因外
因(二)经济崛起的原因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
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三)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材料: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1、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思考:中国从日本的崛起当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经验: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 济发展战略。
2、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要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4、要抓住机遇,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
教训:和平崛起、与邻为善……
(四)启示过度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一)、中国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78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工业化奠定基础--改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1)、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长)
(1)
(2)工业
(3)贸易
(4)科教文
(5)人民生活
2)、国际舞台上作用: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二)、发展成就 中国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 不结盟运动标志2、背景:3、标志:4、宗旨:5、影响:1、发起人:印度总理
尼赫鲁南拉总统
铁托埃及总统
纳赛尔①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 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冲击了两极格局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②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虽冲击了两极格局,但两极格局仍是当时国际格局中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也只能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而这一趋势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日本发展中国家欧洲中国——联合谋发展——政策促发展——探索求发展——斗争求发展符合各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1、各国、各地区的崛起模式不同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2、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和平崛起检测落实情况1、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D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每五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C3、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C4、关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B.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5、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是( )
A.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发表不结盟宣言
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不结盟国家联合宣言发表
D.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宣布不与欧美各国建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B ①80年代末,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代,经济持续低迷。政治上种种行动也引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担忧。
②2005年5、6月份《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中被否决。
③不结盟运动内部一直存在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如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民族、宗教争端,冲突不断发生。
④1966—1976年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据估计损失约有5000亿元。6、新兴力量在崛起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课外延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