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8 20: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每天早早起床,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坚持到校读书,是为什么呢?






说说真心话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指中国。
崛起:指振兴。

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以读懂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我会读:
伯父 模范 驱使 巡警
吵嚷 惩处 肇事 踊跃
抱负 胸怀 喝彩 崛起
帝国主义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衣衫褴褛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铿锵有力
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少年周恩来在东北的亲身见闻,他目睹了外国租界里中国人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思考:当时的东北怎么了?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20世纪初,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略中国。帝国主义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土,强迫我们赔款,国内局势陷入一片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合作探究
周恩来为什么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中华不振
默读课文,并思考:


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中华不振”?


(温馨提示:边读边在文中画出来)
“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了可糟了。没地方说理去!”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体会“中华真的不振”?
——我们从伯父的话语中读懂了“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体会“中华真的不振”?
——我们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中读懂了“中华不振”。
体会“中华真的不振”?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又从周恩来在租界的所见所闻读懂了“中华不振”。

这都是因为——
为什么中国人不给中国人撑腰?
为什么衣衫蓝缕的妇女只能哭诉?
为什么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没有受到惩处?
大个子洋人得意扬扬,中国巡警训斥妇女,围观的中国人为什么不上去打一顿?
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了吗?
······
中华不振!
小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看了短片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表达。请你把这些想法写下来!




阅读延伸:走进伟人

《惜时如金的侯德榜》
《飞行大宝——马如苦学造飞机》
《董必武爷爷学外语》
《毛泽东爱孩子》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