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1.右图是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苏联解体
2.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3.右图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
5.列宁说:“战争使醉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由此推断一战的积极作用是( )
A.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B.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C.促进了美苏的崛起 D.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6.“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显示了斯大林( )
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错误,列宁( )
A.发动十月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五年计划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二、辨析题
9.材料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
10.1917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一 (1917年4月)列宁返回俄国并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11月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就如同3月时的尼古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东西——和平与土地。——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政治主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的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跟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请回答:(1)材料一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指什么办法?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换一个思路。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
(2)这一政策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有何作用?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案
1.B 2.C 3.D 4.C 5.B 6.C 7.C 8.B
9.不同意
理由: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不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这是因为:
①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时国内形势严峻,小农生产占优势,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生产。②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因此,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效果:赢得民心。原因:列宁的政治主张满足了人民渴望和平与土地的基本要求。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渴望土地与和平的要求。
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势力;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革命理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1921年;作用: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3)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