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新中国外交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 (奠基时期)
第二时期:20世纪70年代 (打开新局面)
第三时期:改革开放以来 (进一步完善)
周恩来担任中国总理的26年(兼外交部长8年)中,不仅提出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政策,而且他品德高尚、智慧非凡,在广泛的国务活动中和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给各国政府首脑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国际上公认完美的外交家。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周恩来语录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学习要求:
1、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949年新生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一个让社会主义阵营无比振奋、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惊恐担忧的国家,是一个经济上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又提供不出有任何吸引力的发展模式的弱国。 ——王逸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思考: 新生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外交环境?国内: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战后世界形势图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两大阵营对立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国
美苏联对立1949年10月2日,苏联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并与我国建交。
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示国务院:“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建国初期的外交背景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对峙,美国等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孤立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国家利益:国内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 《共同纲领 》需要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捍卫和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总方针2、具体内容阅读教材109页,完成下面的连线1950年2月,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一边倒的重要标志:中苏结盟 在新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落实150个)中有一百余个民用项目,为新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和技术体系。
50年代苏联的援助,保卫了新中国的国防,为“一穷二白”的中国奠定了工业和技术基础。
——曹辛《综观六十年外国对华援助》探究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苏结盟对中国产生了的怎样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 周恩来语录二:
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对苏联不能有依赖之心,不能丢掉自己的独立性。对苏联的经验不盲从、不照搬、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要用自己的腿走路。 探究二:
“一边倒”是不是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唯苏联是从呢?为什么?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及时巩固: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
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思想是
A.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捍卫和平
B.打破外交封锁,反对霸权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D.争取国家统一,反对殖民主义A1、与苏联等十七国建交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参加日内瓦会议4、参加万隆会议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阅读教材第109—110页思考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引导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社会主义国家17个国家中,有11个社会主义国家,充分体现了“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战后世界形势图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周边邻国如何处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以及邻国的关系?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语录三: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首先是和 的谈判中提出(1953年)。
然后是在 和 联合声明中确立(1954)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提出:内容: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领土主权平等互惠印度中缅中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探究三】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完全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先后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写入与中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
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写入160多份国际文件。正如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所说:“两个国家间签订的原则协议,几乎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下面事件违法了和平共处的哪些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及时巩固:D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周恩来语录四:
“开第一次会时,我的心也在跳”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主要议题:
中国贡献:
重要成果:
影响: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进展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二、外交成就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电影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
——美国记者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 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 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及时巩固: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让我们记住,为了这一切,我们亚洲人和非洲人必须团结起来!”二、外交成就
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语录五: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代表参加的会议 会议前:“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会议前一个月,便有可靠情报递送到总理手中:美国支持的台湾敌对势力已有针对中国代表团的暗杀计划,主要目标是周恩来,当时有很多人劝周总理不要去了,太危险了,但周恩来信心十足地说:“为了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中国,我们交更多的朋友,即使发现一点问题也是值得的。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在“克什米尔公主号”起飞约5小时后炸弹爆炸,机上11名乘客全部遇难,只有3名机组人员生还。幸好周恩来在起飞之前改变了行程躲过暗杀。
——新华网周总理顺利抵达万隆(印度尼西亚) 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他们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少国家对中国了解很少,有的国家对社会主义抱有很深的敌意。会议中有些国家当面攻击共产主义是“独裁”,有人还指名道姓的诽谤中国,使会议的斗争局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会场上与会者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他们在期待着,猜测着,会议又该如何收场 ?…………
会议中:与会各国争吵不休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求同的基础,这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请思考:
(1)发言中的“同”、“异”各是什么?
(2)发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媒体“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的朋友”。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会议后:对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世界5大洲的63个国家471个代表团,共1760人,比1954年增加64%,到1956年,中国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据统计,在万隆短短的7天168个小时中,周总理合计睡眠时间只有13个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感悟伟人右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D及时巩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背景 政策 成就 建构知识体系:新中国初期外交思考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一边倒”C “求同存异”D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1、请将下列四件大事与主题词配对课堂检测 2、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C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