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第3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是某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其中编号①表示的化合物是( )
A.DNA B.磷脂 C.RNA D.蛋白质
2.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
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
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3.紫茉莉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
A.DNA或RNA分子中,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B.DNA分子中,在细胞核中
C.DNA和RNA分子中,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D.DNA分子中,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4.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脱氧核苷酸形成DNA分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化学键是图中的( )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图中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肯定这A=T、G=C
C.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定能全部观察到
6.在一个DNA分子中,G与C的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8%,其中一条链(甲链)的碱基中T占28%,C占22%,那么,以甲为模板转录的信使RNA分子中,U占碱基总数的( )
A.24% B.22% C.28% D.48%
7.胰岛B细胞内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 )
A.60% B.24% C.8% D.16%
8.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1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9.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保留复制 B.都在细胞质中完成
C.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D.完全解旋后再复制
10.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的比例上
D.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
11.若用32P标记“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12.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
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
C.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
D.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这种毒蛋白杀死
13.如图是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E与G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五碳糖方面,还表现为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②构成E、G的碱基与核苷酸均为5种;
③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G相同,但E、B有差异;
④E→G过程一定发生于细胞核中,G→B过程则一定发生于核糖体中;
⑤人体内不存在G→E过程,但生物界中可存在该过程;
⑥检验B常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4.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
A.RNA→蛋白质(性状) B.DNA→蛋白质(性状)
C.RNA→DNA→蛋白质(性状) D.DNA→RNA→蛋白质(性状)
15.皱粒豌豆比圆粒豌豆更甜美的根本原因是( )
A.淀粉含量高 B.淀粉含量低
C.外来基因插入影响淀粉分支酶的合成 D.蔗糖不能吸水
16.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 tRNA 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
17.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
B.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
18.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
A.DNA、RNA、蛋白质 B.DNA、RNA、氨基酸
C.DNA、RNA、核糖体 D.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蛋白质
19.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
A.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相同
C.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均可多次发生 D.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
2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C.逆转录酶能以T淋巴细胞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
D.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遗传物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过程如图所示.从第一、二、三组的对照实验可知:只有S型活细菌才能使小鼠死亡,在本实验中若第四组为实验组,则对照组是第一组和第 组.
(2)1944年,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进行了 和提纯,通过一系列严密的科学实验,证明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 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
(4)DNA复制的方式是 复制.若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是 个.
22.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2、3的名称:2 3 .
(2)图中碱基对是通过8 键相连接的.
(3)图中7的名称是 脱氧核苷酸.
(4) 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23.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酶,B是 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
(4)乙图中,7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24.如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 .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
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
(3)图中(I)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 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25.许多病毒会使人体致病,下图是一种病毒的基本结构和该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繁殖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病毒的主要成分是 .
(2)分析图2,病毒在生命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3)①表示的是 过程,通过④过程形成的是 的RNA.
(4)图3表示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
(5)请在图中选择①~⑦中恰当的序号填人图3的括号中. .
评卷人
得 分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6.在研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份,标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
不加任何提取物
g.
h.
第三步: ;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
③通过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
27.图①一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场所是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
28.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mRNA上每三个连续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然后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来研究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规则,并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
实验过程:
①准备一组试管,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的种类各不相同;
②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③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人工合成的RNA,其碱基序列为…UUUUUUUU…
实验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只含苯丙氨酸的多酞链,其他试管不生成多肤链,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其他试管起 作用;由实验可知,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
(2)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肽链,该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向试管中加入的RNA起 作用.
(3)若上述过程在细胞中完成,则是在细胞质的 (细胞器)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别mRNA的碱基序列并运载氨基酸的结构是 .
(4)如果利用体外合成技术实现DNA的复制,需要将每支试管中的氨基酸替换为四种 ,需要将RNA替换为 .
评卷人
得 分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9.如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 (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 (在Ⅰ、Ⅱ、Ⅲ中选择)
30.长链非编码RNA( I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如图表示细胞中I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 为原料,催化该蛋白质反应
的酶是 。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 ,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 。
(3)I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 (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 (图示②) 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I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 ,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
31.某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以下问题:
(1)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1.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
③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后代红色植株占 .
④该植株进行测交时,后代的表现型为 .
⑤该植株进行测交时,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如图2所示基因发生基因重组,后代的表现型为 .
(2)该植物种子的形状有饱满和皱缩之分,研究发现种子形状的改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由图可知,该植物的AGpaes基因1突变为AGpaes基因2时,发生了碱基对的 .从这一实例还可看出,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解:噬菌体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DN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编号①表示的化合物是DNA,编号②表示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外壳。
答案:A。
2.【解答】解: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乙组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答案:C。
3.【解答】解:紫茉莉是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因此,紫茉莉的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答案:D。
4.【解答】解:DNA分子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④磷酸二酯键,内侧由碱基之间形成的①氢键。
答案:B。
5.【解答】解:A、图中共存在4对基因,但只有3对是等位基因,A错误;
B、图中甲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而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因此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肯定是A=T、G=C,B正确;
C、控制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定才能观察到,D错误。
答案:B。
6.【解答】解: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G+C=48%,G=C=24%,A=T=26%,又知,甲链中T=28%,C=22%,则另一条DNA链中,T=(26%﹣28%÷2)×2=24%;甲链中的A与另一条DNA链中的T相等,为24%;则以甲链为模板形成都RNA中的U与甲链的A碱基比例相同,为24%。
答案:A。
7.【解答】解: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这条链上T占1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A占16%,则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8%。
答案:C。
8.【解答】解:A、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X层全部是含14N和15N的基因,A错误;
B、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又在含有30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占35%,因此胞嘧啶占15%,共450个。所以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为450×14÷2=3l50个,B错误;
C、在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含14N和15N,6个DNA分子只含15N,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C正确;
D、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2=7:1,D错误。
答案:C。
9.【解答】解:A、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则DNA复制的场所也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DNA分子复制需要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C错误;
D、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
答案:A。
10.【解答】解:A、DNA分子复制形成的子代DNA都含有一条子链和一条模板链,即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
C、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不同DNA分子的的比例都是1,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
D、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DNA复制的原料是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因此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含有15N,D正确。
答案:C。
11.【解答】解:据分析可知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分别为46和92条。而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32P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1/2的DNA分子被32P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故被标记的染色体为全部46条,而后期由于染色单体的分开,染色体加倍,为92条故被标记的染色体只有一半,即46条。
答案:A。
12.【解答】解:A、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错误;
B、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mRNA会与sokmRNA结合,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可知,当sokmRNA不存在时,hok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导致大肠杆菌自身裂解死亡,C正确;
D、毒蛋白是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D错误。
答案:C。
13.【解答】解:①E与G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五碳糖方面,还表现为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E是DNA,碱基组成是A、T、C、G,G是RNA,碱基组成是A、U、C、G,①正确;
②构成E、G的碱基5种,核苷酸共有8种,②错误;
③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E析图,由于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即G B有差异,③错误;
④E→G过程转录过程,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④错误;
⑤人体内不存在G→E过程的逆转录过程,但生物界中可存在该过程,如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⑤正确;
⑥检验蛋白质,常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⑥正确。
所以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⑤⑥正确。
答案:B。
14.【解答】解:基因控制性状表现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所以在控制过程中,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遗传信息从DNA→RNA的转录过程和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答案:D。
15.【解答】解:皱粒豌豆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所以皱粒豌豆比圆粒豌豆更甜美。
答案:C。
16.【解答】解:A、tRNA有特异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A错误;
B、1种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可能有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同一种的氨基酸,但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B错误;
C、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C错误;
D、有些氨基酸可能有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同一种的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D正确。
答案:D。
17.【解答】解:A、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是具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因此子代病毒蛋白质的外壳的形成需要经过逆转录、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
B、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B正确;
C、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因此③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D错误。
答案:D。
18.【解答】解:(1)DNA分子复制后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
(1)转录后形成RNA分子;
(3)翻译后形成蛋白质。
答案:A。
19.【解答】解:A、甲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乙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丙是翻译,原料是氨基酸,A正确;
B、乙转录是DNA和RNA之间的碱基配对,丙翻译过程是RNA和RNA之间的碱基配对,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中,甲DNA复制过程只能发生1次,乙转录过程可发生多次,C错误;
D、丙过程合成物质是多肽,该过程需要3种RNA(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参与,D正确。
答案:C。
20.【解答】解: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还有没有来得及破坏免疫系统,此时正常的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A正确;
B、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传播艾滋病,B正确;
C、逆转录酶能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DNA,C错误;
D、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遗传物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D正确。
答案: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只有S型活细菌才能使小鼠死亡,在本实验中若第四组为实验组,则对照组是第一组和第三组.
(2)1944年,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进行了分离和提纯,通过一系列严密的科学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
(4)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若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则A=100×2×20%=40个,C=(100×2﹣40×2)÷2=60个.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是(22﹣1)×60=180个.
答案:(1)三(2)分离 DNA (3)脱氧核糖(4)半保留 180
22.【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2为腺嘌呤,3为鸟嘌呤.
(2)图中碱基对是通过8氢键相连接的,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图中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答案(1)腺嘌呤 鸟嘌呤(2)氢(3)胸腺嘧啶(4)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
23.【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分析题图可知,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因此是解旋酶,B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DNA子链进而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是DNA聚合酶.
(3)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图乙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1)半保留复制
(2)解旋 DNA聚合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与脱氧核糖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24.【解答】解:(1)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是氨基酸.
(2)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步骤,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3)图中Ⅰ是tRNA、Ⅱ是核糖体;核糖体内mRNA区段的序列从左到右为ACUAACCUU,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该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4)生物体几乎所有的细胞都会发生图示过程,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会发生该过程,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答案(1)氨基酸
(2)翻译 核糖体
(3)转移RNA 核糖体 TGATTCGAA
(4)C
25.【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由图2可知,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这体现病毒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寄生性.
(3)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由图2可知,通过④过程形成的是病毒的RNA.
(4)图3表示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中心法则;
(5)图2中DNA→RNA表示转录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④;图2中RNA→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⑦.
答案(1)蛋白质、核酸
(2)寄生性
(3)逆转录 病毒
(4)中心法则
(5)④⑦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6.【解答】解:(1)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①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在B组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在C组中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由于A中没有加任何提取物,C中的DNA分子被水解,所以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由于B组中加入了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所以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
③得出实验结论:由于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所以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答案(1)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①第二步:g: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h:加入提取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②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
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③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7.【解答】解:(1)细胞中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由题意知,α链是mRNA,其中G+U=54%,G=29%,U=25%,α的模板链中的G=19%,α链中的C=19%,所以α链中的A=27%,A+U=52%,mRNA中的A+u的比值与双链DNA中的A+T的比值相等,为52%,双链DNA中A=T=52%÷2=26%.
(3)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与苏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中一个不同碱基是第2个碱基,由U变为C,则模板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A∥T替换成G∥C.
答案(1)细胞核
(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
28.【解答】解:(1)由题干中的信息“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合成了多肽链”“试管中加入的人工合成的RNA碱基序列为…UUUUUUUUU….”可以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相对于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其它试管起对照作用.
(2)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翻译,向试管中加入的RNA起模板作用.
(3)若翻译过程在细胞中完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别mRNA的碱基序列并运载氨基酸的结构是tRNA.
(4)如果利用体外合成技术实现DNA的复制,需要将每支试管中的氨基酸替换为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复制的原料),要将RNA替换为DNA(作为复制的模板).
答案(1)对照 UUU 翻译 模板
(2)核糖体 tRNA
(3)脱氧核苷酸 DNA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9.【解答】解:(1)通过图中模式图可知甲为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又因为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也没有了细胞核,但是细胞质中仍然有线粒体这种细胞器。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这表明结构c与核糖体的形成直接有关。
(3)乙图为线粒体,因为内膜(e)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了线粒体的膜面积,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丙图为叶绿体,h为基粒,而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增加了叶绿体的膜面积,光反应在此进行。这些扩大的膜面积,为这些反应需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已知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见表格。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要加胆碱才能繁殖,说明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自身不能合成胆碱;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与前一种培养基相比,能让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骑上培养,从结果来看检测的是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与测得的相对放射性的关系,所以“另一种培养基“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
③表格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增殖代数的增加,测得的细胞中线粒体的相对放射性减少,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答案:(1)细胞核 乙(2)④(3)e、h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胆碱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
③Ⅲ
30.【解答】解:(1)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RNA聚合酶。
(2)转录产生的RNA中,mRNA能够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即直接摸板为mRNA,此过程中还需要tRNA和rRNA,其中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I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染色质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I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答案:(1)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mRNA(信使RNA) tRNA和rRNA
(3)染色质 核孔(4)分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31.【解答】解:(1)①由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自由组合,所以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由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能控制合成酶A和酶B,因而可产生红色终产物,使植株花色呈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
③该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1,所以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白色,红色植株占一半.
④该植株进行测交时,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1:1,表现型为白色.
⑤该植株进行测交时,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如图2所示基因发生基因重组,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1:1,表现型为一半白色和一半红色.
(2)由于AGpaes基因1控制合成的酶含n个氨基酸,而AGpaes基因2控制合成的酶含n+2个氨基酸,所以基因突变时,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同时还可判断出基因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①分离 ②红色 同源染色体 ③白色 ④白色 ⑤一半白色和一半红色(2)增添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