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凸透镜
凸透镜
相关概念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运用:
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望远镜等
对光线的作用:
焦点:
焦距:
光心: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轴的交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特点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思考:
物距:U
像距: v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拍远景和近景时如何调节?
拍远景时
拍近景时
增大物距
减小像距
像变小
减小物距
增大像距
像变大
【例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
【解答】人应该远离相机,同时使胶
片靠近镜头。
【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缩小了,此时像距应该缩小,同时增大物距。
【例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请晓晨往后退一些,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就能把全班同学都照上了。
【分析】若使两个同学的像再进入底片内,全班同学的像就要缩小了。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的规律进行调节。只要晓晨向后退一些增大物距,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来减小像距,就可以把全班同学都照进去了。
1.通过凸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B
F
F
F
F
F
F
2.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B. 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D. .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C
2.投影仪
投影仪的构造
镜头(凸透镜)
反光镜
投影片
光源
投影仪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思考:
天花板
投影仪
A
B
A'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
像距
物距
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像距
物距
天花板
屏幕
要使像呈现在屏幕上怎么办?
A
B
A'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天花板
屏幕
要使像看起来是正的怎么办?
B'
A'
A
B
物体倒放
1.放映幻灯片时,摆放的幻灯片是“F”,那么,屏幕上出现的字母应该是( )
F
F
A
B
C
D
B
2、当投影仪工作时
(1)凸透镜的作用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 。
(2)使用时,投影片离投影仪镜头比较 (选填“远或近”),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
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近
倒立
实
3.小明在练习使用投影仪时,发现投影时,画面比屏幕大了,他应该如何进行调节?
把投影片远离镜头,同时把投影仪靠近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思考:
.
.
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虚像。
2.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
3.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小。
4.放大镜离物体越远,像越大 。
生活中的放大镜
1、小明用一个凸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情形.如图所示,这个透镜
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看到的“YS”是字母YS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常用的 镜就是这种透镜。
PH YS CS
凸
虚
放大
会聚
2.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 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现象的结果。
凸透
虚
折
4.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4.实像和虚像
物体和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物像同侧)
照相机成实像
投影仪成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们所成的像是虚象还是实像?
4.实像和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放大镜成虚像
4.实像和虚像
小孔成像.
“眼睛受骗”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应用举例
实
像
虚
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能
不能
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都位于凸透镜同侧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
放大镜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缩小
小 结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放大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
正立
虚像
放大
1.关于实像和虚像,说法错误的是( )
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发散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的
反射形成的
C.实像能用眼睛看,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能用
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
课堂小结:
1、照相机:物体离镜头比较远,
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物体离镜头比较近,
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物体离镜头很近,
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归纳
1、凸透镜能成像,如_______、 ______ 、 ______都用到凸透镜成像。
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像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 、 _______;
此时物体离镜头比像离镜头的距离要________。
3、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像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 、 _______;
此时物体离镜头比像离镜头的距离要______。
照相机
投影机
放大镜
凸透镜
缩小
倒立
实像
远
凸透镜
放大
倒立
实像
近
4、放大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像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 、 _______;
此时物体离镜头要_____;物体和像在镜头______。
凸透镜
放大
正立
虚像
很近
同一侧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D
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B
3.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④
B.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
C.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D.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B
4.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
B
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6.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
凸透
倒着
实
7. 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 ___镜,蜡烛的像是_____像 (选填“虚”或“实”).
凸透
实
8. 如图所示是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呈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
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
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或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