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月下桨声》教案+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月下桨声》教案+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8 22:29: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月下桨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如何通过对小女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小女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小黑板。
2.学具:搜集其他写孩子讲诚信的故事和资料。
3.《课课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略读课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领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
1.课件播放水面的情景:青山绿水中千丝万缕的白雾萦绕飞扬,几只野鸭,在雾气中不时出没。一叶小船在水面上轻轻划动,传来悠悠的桨声。
2.师深情描述:你看,一对勤劳的姐弟在船上又开始忙碌了,多么悠扬的桨声,多么温馨的画面,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境一起走进——板题:月下桨声。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
?吆喝  狗吠  鲫鱼  拨浪鼓  千丝万缕  青山绿水
(1)读轻声,注意区分“拨”“拔”这组形近字。
(2)能再说出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
(3)青山绿水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读?这样的描写环境的词语还能说出来吗
3、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课文,分段
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小女孩为“我”送鱼的经过?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品读文本,感悟人品
1.品读课文中描写姐弟俩勤劳的语句。
句子①:小女孩儿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船头上,一个更小的男孩儿在划桨。他们各忙各的,一言不发。
(1)学生交流:这句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从哪地方体会到姐弟勤劳的品格?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小心翼翼”、“一言不发”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朗读,师生评读。
句子②:他们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
(1)师范读,突出“总……也……”。
(2)从“总……也……”你体会到什么?谁能用这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齐读。
2?品读课文中描写小女孩淳朴、诚实的语句。
出示小黑板
那个红衣女孩儿站在门外,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吓得进退两难,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
(1)学生自由读这句话。
(2)谈谈从这些人物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围绕“进退两难”想象此时小女孩的内心。
(4)指名学生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小黑板
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间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1)指名一女生配动作范读。
(2)找出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语,读一读,谈谈体会。
(3)“十分复杂”在句中出现多少次?这说明了什么?
出示小黑板
“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1)指名扮演小女孩的角色表演读。
(2)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体会此时小女孩的内心活动。
(3)结合实际理解“拨浪鼓”,体会小女孩的品格。
(4)指导朗读。(播放朗读课文录音)
(出示三句话)要求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
五、解读文题,升华情感。
课文为什么以“月下桨声”为题?“桨声”象征着什么?听到桨声,你会想到什么?(再次播放姐弟俩划动船桨捕鱼的画面。)
六、总结
听到悠悠的桨声,我们就会想起勤劳、淳朴、诚实的小女孩,她的一言一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月下桨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善、美,还让我们学生学到了“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也让我们用心去看、去感受、去写下我们生活中更多的美丽吧!
【板书设计】
问购、照顾
我 姐弟
还钱、送葱




诚实
【教学反思】
《月下桨声》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上课时先以谈话的方式导课,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放手让学生质疑,接着师生共同梳理问题,确定了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如: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自读,尝试解决梳理出的问题。
在自读的基础上,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而后,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课堂中充分地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感情,理解语句的含义,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