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
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同时,从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企图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
台儿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华北
华东
徐州
华北日军[南下]
华东日军[北上]
徐州
台儿庄
1、背景:
2、时间:
3、地点:
4、指挥者:
5、结果:
6、意义:
1938年3月
徐州东北的台儿庄(山东)
李宗仁
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于是,日本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1、背景:
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有力地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蒋介石
万家岭战役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1、背景:
二、保卫大武汉
3、地点:
4、指挥:
5、著名战役:
6、特点:
2、时间:
历时4个半月,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7、结果:
8、意义: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背景: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以空军做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会战。
2、开始: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3、结果:
4、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被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日军在战后报告中也沮丧承认:“当时完全陷入了重庆军的圈套中”。战后22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发来贺电,并宣布再次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则获得一枚美国勋章。蒋介石自称:“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4、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贯穿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在这次大规模战役中,日军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后,使得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日军打通了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这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5、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沦于敌手的原因:
在军事实力上,敌强我弱,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敢发动群众。
6、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住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在整个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2.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3.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B
D
1.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A
课堂练习
4、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5、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