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作(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作(消费者)。
3、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导致岩石粉碎、崩解和分裂的过程叫作(风化)。
7、地球表面的的地表形态叫作(地形)。
8、用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就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9、做小缆车实验时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
10、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动物就不会灭绝。(错)
解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捕杀等都可能导致动物的灭绝。
2、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错)
解析: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环境有限,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都会影响的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活。
3、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比较凶猛,因此不需要我们的保护。(错)
解析: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他们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到其它动物数量的变化,因此同样需要我们的保护。
4、在光的照射下,一切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都是相同的。(错)
解析:过于绝对,同一物体不同侧面形状不同时影子也有所不同。
5、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对)
解析:奥运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
6、大陆板块很稳定,不会移动。(错)
解析:大陆板块每天都在以微小的变化在运动着,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海沟的形成等都是大陆块运动引起的。
7、植物的根系也可能会碎裂岩石。(对)
解析:如松树的根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8、侵蚀和沉积是流水特有的搬运土地的现象。(错)
解析:可以是风还可以是冰川等。
9、洗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错)
解析:过于绝对,有时可能会是滑动摩擦。
10、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错)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起向下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鹰、小麦、蛇、鼠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C)。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鹰—蛇—鼠
C、小麦—鼠—蛇—鹰 D、鹰—蛇—鼠—小麦
解析: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存在“谁”被“谁”吃的关系。
2、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C)
A、进行人工饲养
B、把它们迁移到安全的地方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环境不被破坏
D、消灭珍稀动物的天敌
解析:珍稀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所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C)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
解析:早晨和傍晚太阳照射物体角度较大因此影子较长,中午照射物体的角度较小,因此影子较短。
4、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B)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D、散射原理
解析: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
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解析:只有湖光倒“影”中的“湖光”可视为“平面镜”反射光。
6、地震是(A)的岩石的剧烈运动。
A、构成地壳 B、冰川里 C、形成高山 D、形成湖泊
解析: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
7、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B)代表海洋。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红色
解析:绿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海拨高度。
8、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中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C)
A、大石头 B、细沙 C、鹅卵石 D、泥土
解析:上游受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块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形成鹅卵石,再继续被带入下游,形成细沙沉积下来。
9、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A)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解析: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就叫做反冲力。
10、科学技术上统一用(A)作为力的单位。
A、牛顿 B、千克 C、吨 D、公斤
解析: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相当巨大,所以以此命名来纪念他。千克、吨、公斤都是质量单位。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
答:浅色衣服,因为深色衣服容易吸热,浅色衣服反射阳光比较好,穿起来没那么热。
2、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列举出4点即可)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折射、反射、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传播能量。
五、实验探究(共14分)
某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①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④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
②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
⑤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
③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⑥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发芽
比较①和②,可以发现种子发芽和(A)的关系;比较②和④,可以发现种子发芽和(C)的关系。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2、 要研究种子发芽和阳光的关系,应选择(⑤)和(⑥)(填序号)进行对比实验。
3、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知道: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
4、 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首先钻出种皮的是(A)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须根
5、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填有水或无水)
五上科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蚯蚓喜欢( )( )的环境。
2、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作(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作( )。
3、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
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5、人们发现( )镜和( )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导致岩石粉碎、崩解和分裂的过程叫作( )。
7、地球表面的的地表形态叫作( )。
8、用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的弹力越( ),作用时间就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9、做小缆车实验时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 )。
10、弹簧测力计由提环、( )、刻度板和( )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动物就不会灭绝。( )
2、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
3、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比较凶猛,因此不需要我们的保护。( )
4、在光的照射下,一切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都是相同的。( )
5、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
6、大陆板块很稳定,不会移动。( )
7、植物的根系也可能会碎裂岩石。( )
8、侵蚀和沉积是流水特有的搬运土地的现象。( )
9、洗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 )
10、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鹰、小麦、蛇、鼠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鹰—蛇—鼠
C、小麦—鼠—蛇—鹰 D、鹰—蛇—鼠—小麦
2、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
A、进行人工饲养
B、把它们迁移到安全的地方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环境不被破坏
D、消灭珍稀动物的天敌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
4、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D、散射原理
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6、地震是( )的岩石的剧烈运动。
A、构成地壳 B、冰川里 C、形成高山 D、形成湖泊
7、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 )代表海洋。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红色
8、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中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 )
A、大石头 B、细沙 C、鹅卵石 D、泥土
9、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10、科学技术上统一用( )作为力的单位。
A、牛顿 B、千克 C、吨 D、公斤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
2、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列举出4点即可)
五、实验探究(共14分)
某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①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④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
②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
⑤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
③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⑥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发芽
比较①和②,可以发现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比较②和④,可以发现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2、 要研究种子发芽和阳光的关系,应选择( )和( )(填序号)进行对比实验。
3、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知道:种子发芽( )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
4、 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须根
5、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的方向生长。(填有水或无水)
课件20张PPT。期末试题 习题精编教科版 五年级上习题精编一、填空题
1、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作(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作(消费者)。
3、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习题精编一、填空题
5、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导致岩石粉碎、崩解和分裂的过程叫作(风化)。
7、地球表面的的地表形态叫作(地形)。
8、用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就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习题精编一、填空题
9、做小缆车实验时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
10、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习题精编二、判断题
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动物就不会灭绝。(错)
解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捕杀等都可能导致动物的灭绝。
2、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错)
解析: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环境有限,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都会影响的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活。习题精编二、判断题
3、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比较凶猛,因此不需要我们的保护。(错)
解析: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他们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到其它动物数量的变化,因此同样需要我们的保护。
4、在光的照射下,一切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都是相同的。(错)
解析:过于绝对,同一物体不同侧面形状不同时影子也有所不同。习题精编二、判断题
5、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对)
解析:奥运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
6、大陆板块很稳定,不会移动。(错)
解析:大陆板块每天都在以微小的变化在运动着,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海沟的形成等都是大陆块运动引起的。习题精编二、判断题
7、植物的根系也可能会碎裂岩石。(对)
解析:如松树的根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8、侵蚀和沉积是流水特有的搬运土地的现象。(错)
解析:可以是风还可以是冰川等。习题精编二、判断题
9、洗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错)
解析:过于绝对,有时可能会是滑动摩擦。
10、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错)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起向下的。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1、在鹰、小麦、蛇、鼠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C)。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鹰—蛇—鼠
C、小麦—鼠—蛇—鹰 D、鹰—蛇—鼠—小麦
解析: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存在“谁”被“谁”吃的关系。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2、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C)
A、进行人工饲养
B、把它们迁移到安全的地方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环境不被破坏
D、消灭珍稀动物的天敌
解析:珍稀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所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C)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
解析:早晨和傍晚太阳照射物体角度较大因此影子较长,中午照射物体的角度较小,因此影子较短。
4、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B)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D、散射原理
解析: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解析:只有湖光倒“影”中的“湖光”可视为“平面镜”反射光。
6、地震是(A)的岩石的剧烈运动。
A、构成地壳 B、冰川里 C、形成高山 D、形成湖泊
解析: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7、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B)代表海洋。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红色
解析:绿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海拨高度。
8、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中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C)
A、大石头 B、细沙 C、鹅卵石 D、泥土
解析:上游受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块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形成鹅卵石,再继续被带入下游,形成细沙沉积下来。习题精编三、选择题
9、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A)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解析: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就叫做反冲力。
10、科学技术上统一用(A)作为力的单位。
A、牛顿 B、千克 C、吨 D、公斤
解析: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相当巨大,所以以此命名来纪念他。千克、吨、公斤都是质量单位。习题精编四、简答题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
答:浅色衣服,因为深色衣服容易吸热,浅色衣服反射阳光比较好,穿起来没那么热。
2、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列举出4点即可)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折射、反射、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传播能量。习题精编五、实验探究
某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习题精编1、 比较①和②,可以发现种子发芽和(A)的关系;比较②和④,可以发现种子发芽 和(C)的关系。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2、 要研究种子发芽和阳光的关系,应选择(⑤)和(⑥)(填序号)进行对比实验。
3、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知道: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
4、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首先钻出种皮的是(A)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须根
5、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填有水或无水)五、实验探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