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2018.11.05
主备人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2018.11.05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题
简易方程—解方程(2)例5 P69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上课时间
2018.11.16
项????目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过?程
方?法
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
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
教
学
环
节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3x =40-4
???? 3x =36??(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 3x?÷3=36÷3
????? x =12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先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板书计算过程:
2(x -16)=8
解:2(x -16)÷2=8÷2(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
????????? x -16=4
?????? x -16+16=4+16
???????????? x =20
(2)用运算定律来解。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有些学生会看出这个方程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 2(x -16)=8
解:? 2x -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2x -32+32=8+32??(把2x?看作一个整体)
???????? 2x =40
?????? 2x?÷2=40÷2
????????? x =20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疑惑:
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4.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先说一说如何检验,再自主检验。
(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先让学生分析图意,再列方程解答。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可以把5个练习本的总价5x?看作一个整体。)
先让学生自主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别是第一幅图,要提醒学生天平两边的砝码不一样重,审题要细心。第二幅图,学生可能会列出方程30×2+2x =158,再引导学生观察有两个30和两个x?,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作业: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五第6、9、13题。
?
板
书
设
计
解方程
例4:3x?+4=40
解:??3x?=40-4??(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
例5:2(x?-16)=8??(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方法1:???????????????????方法2:
解:2(x?-16)÷2=8÷2???????解:2x?-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x?-16=4????????????x?-32+32=8+32?(把2x?看作一个整体)
x?-16+16=4+16??????????????2x?=40
?????????????x?=
20????????????????2x?÷2=40÷2
?????????????????????????????????????x=20?????? ?
课
后
反
思
让学生当小老师,从问题中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答例1,最后我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种解法合理,再从中选择最佳解题方案。这样既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又强化了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