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1-29 11: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a 常见的盐
b 盐的化学性质
c 常用盐的用途
d 证明碳酸盐、铵盐
e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f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g 酸、碱、盐的鉴别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蒸发皿中加热碳酸氢铵闻到刺激性气味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D.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粗盐 B.粗盐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D.水壶中的水垢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4.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旳试剂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纯碱溶液,氯化钡溶液、食盐溶液的是(  )
A.稀硫酸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D.稀盐酸
7.家用热水瓶内胆结有一层水垢,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
A.石灰水 B.稀醋酸 C.水 D.洗洁精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NaCl、CaCl2、FeCl3、KNO3 B.BaCl2、NaCl、K2SO4、HCl
C.NaOH、CuSO4、MgCl2、NaCl D.H2SO4、NaOH、FeCl3、KCl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黄铜和黄金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B
铜粉和氧化铁
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碳
C
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分别升高温度,观察
D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看一眼外观颜色
A.A B.B C.C D.D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 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小苏打; B.熟石灰; C.明矾; D.氯化钠。
①可用于净水的是   ; ②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   ;④治疗胃酸过多   。
12.已知某固体粉末是NaCl、BaCl2、CuSO4、Na2SO4之一或几种的混合物,做以下实验:
(1)粉末加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滤液无色;当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足量的稀HNO3,沉淀不消失.
(2)将滤出的沉淀加足量的稀HCl时,沉淀不消失,原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13.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   。
(3)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苏打、C、烧碱D、小苏打E浓硫酸、F盐酸G、氯化钠这七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2)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   ;
(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   ;
(4)在炉具清洁剂中常用的原料是   ;
(5)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15.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
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④过滤
⑤加适量的盐酸。加入NaOH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不能将操作②和操作③的顺序颠倒的原因是   ;证明操作④后所得滤液中含有NaOH的方法是   (简要写出操作、现象)。
1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操作③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该操作得到的固体有CaCO3、BaCO3和   。
17.“苏打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 苏打石灰水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迷宫如图所示:
(1)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苏打同学”应行走的路线。
(2)苏打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它与这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8.某小组同学对碳酸钾进行了初步探究,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溶液变蓝色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碳酸钾可与某些酸反应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钾可与某些碱反应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碳酸钾能与某些盐反应,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
19.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杂质.
(3)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不能对换,其原因是   .
20.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 精盐配制 50g 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
(3)第⑤步操作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精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
(4)经检测,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气球变瘪
②将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气球鼓起
④将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变瘪的原因   。
(2)步骤③中气球鼓起的原因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制作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操作a和操作b中都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其中在操作b中的作用是   。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稀盐酸能否换为稀硫酸: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3)写出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23.味精是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溶于水,其化学式是C5H8NO4Na,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味精中还含有氯化钠(味精中其他成分不考虑),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产氯化银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填字母)。
A.10mL B.50mL C.100 mL
(2)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的谷氨酸钠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为测定味精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继续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充分反应。
②然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白色沉淀固体。经精确测定白色沉淀的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24.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酸碱盐的性质(夹持仪器已省略)。
(1)关闭K2,打开K1和分液漏斗玻璃塞、活塞,向B装置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当B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   ;充分反应后,C中一定含有溶质NaCl的原因是   。
(3)当实验结束后,将装罝A、B、C上层淸液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无色,请选用一种试剂确定溶质成分几种可能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7. B。
8. C。
9. C。
10. A。
二.填空题
11.①C;②B;③D;④A。
12. Na2SO4、BaCl2; CuSO4; NaCl
13. (1)烧杯;漏斗;(2)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引流;(3)低。
14.(1)A;(2)F; (3)D; (4)C;(5)B。
15. MgCl2+2NaOH═Mg(OH)2↓+2NaCl;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因此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以操作②和操作③的顺序不能颠倒;
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6.除去杂质 CaCl2 和过量的 BaCl2,烧杯、玻璃棒、漏斗;
Mg(OH)2和 BaSO4。
17.(1)
(2)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2HCl=2NaCl+H2O+CO2↑。
18.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色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盐酸
有气泡生成
碳酸钾可与某些酸反应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碳酸钾可与某些碱反应
取碳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碳酸钾能与某些盐反应,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
三.实验探究题
19.(1)引流;(2)硫酸钠;(3)若顺序对换,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钡.
20. (1)加快溶解速率;(2)①②③⑥④;(3)减少药品;(4)①②③。
21.(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CO2,内部压强小于大气压;
(3)Na2CO3+Ca(OH)2=CaCO3↓+2NaOH。
22. (1)过滤;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除去杂质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不能;会生成新杂质硫酸钠;
(3)2NaOH+MgCl2=Mg(OH)2↓+2NaCl。
23.①AgNO3;②过滤;23.40%;
24.(1)CaCO3+2HCl═CaCl2+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