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汉字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
字之初,本为画
—— 汉字的起源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一、汉字的起源
结绳说
八卦说
河图洛书说
仓颉造字
图画说
“仓颉造字”说 :仓颉( jié)创造了文字,老天降了一场谷子雨表示祝贺(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的来历),鬼怕记下自己的恶行而于夜晚哭嚎。“谷雨”祭拜仓颉也就成为我国继“清明”祭拜介子推、“端午”祭拜屈原等民俗之后的又一民俗。
“河图洛书”说: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二 汉字的演变过程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殷商 甲骨文 龟甲、兽骨
商周 金文 青铜器、石器
西周晚期 大篆(籀文) 石器
秦 小篆 石器
西汉 隶书 竹简,帛
汉代 草书 帛、纸
东汉晚期 行书 帛、纸
汉魏 楷书(真书) 纸
???????????? ???????????? ???????????? ???????????? ???????????? ????????????
???????????? ???????????? ???????????? ???????????? ???????????? ????????????
???????????? ???????????? ???????????? ? ?
甲骨文
实物
拓片
甲骨文
占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文——西周毛公鼎铭文
大盂鼎
攻吴王夫差鉴
金文
《石鼓文》局部
《大盂鼎》局部
篆 书
秦隶 汉隶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① 线条变笔画;
② 改变了少数偏旁的形体。
王羲之行穰贴
张旭作品(局部)
草书
颜真卿多宝塔埤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
玄秘塔碑
金刚经
柳公权作品:
华美灵巧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魚
魚
虎
虎
人
人
車
車
汉字从画图的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的点横竖撇,它的演变具有什么规律?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é qū) 。
(简化了事物的图形,是最早
造出来的汉字符号。)如:
人、门、日、月、山、水、衣、目
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虎、象、鸟、鱼、雨、贝、果、龟
泉、卵、首、虫、舟、燕、口……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例如:
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
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
木—朱,表示红色的树芯;
刀—刃,表刀口处;
大—亦,本意表示腋窝。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如:灶、尘、
“朝”字像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的早晨的情景。
“及”字从人,从又,像人的后面有一只手,表示追赶或赶上的意思。
“莫”字是“暮”字的初文,从日,从茻,像日落于草莽之中,表示日暮。
“即”字像人靠近饭食就食,本义为靠近。
会意—— 叠罗汉式:
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如: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羊”是“羊”,三“羊”成“羴”;(shān)
一“牛”是“牛”,三“牛”成“犇”;(bēn)
一“手”是 “手”,三“手” 成“掱”(pá)
形声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取一个字表示事类(一般称为“形旁”),另一字表示读音(一般称为“声旁”)。江字、河字就是这样的。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体有以下六类:
左形右声:梧、堆、惜、蝗、惜、秋;
右形左声:攻,切、视、颂、削、欣;
上形下声:竿、宇、爸、露、爸、芳;
下形上声:型、姿、裳、慈、斧、贡;
外形内声:囤、匣、阁
内形外声:问、闻、辩
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
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美”: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隶书欣赏
隶书书法欣赏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横画长,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颜真卿《多宝塔》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书法欣赏
唐书法四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小楷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楷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楷书欣赏
草书书法欣赏
怀素(唐)草书
张芝(东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张颠素狂
草书欣赏
行书欣赏
苏轼
念奴娇
行书书法欣赏
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字形游戏:
字形游戏:
字形游戏:
字形游戏:
探究“美”
右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请你仔细观看,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会徽中蕴含了汉字哪些方面的美。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你知道么?
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次与当时正任尚书的和珅闲聊,突然看到一只狗。和珅心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瞧那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地说:“要分辨狗或狼很容易。只要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和珅自讨没趣,羞愧难当。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原应叹息
犇 意思: (1)急走;跑 (2)急着去做(某事) (3)形容强大。语气比“牛”更强
来历:乾隆年间,乾隆流放南下,和珅与纪晓岚随行。一夜,投宿于客栈。三人躺在床欲睡,忽闻琴声。乾隆以尿为由起身。和珅见状,也以同理起身。纪晓岚见俩人久未归,也起身去探究竟。三人同站在门外,都想知何家闺秀在抚琴。然惊动房中佳人,三人抽身回溜。忽被一侍女叫住,此女正是杜小月。杜小月不想他三人认出,便蒙着脸并扮侍女。并言:若你三人谁能猜我家小姐出的字谜,我家小姐便单独为其抚琴;谜面是“三先生听琴”。沉默良久,和珅先提笔写下“聂”,意为三先生听琴必用耳,三耳则为“聂”字。小姐言其错。轮至乾隆,乾隆挥笔便写下了“弭”。意为琴声自然为耳所听,琴“弓”与耳便是“弭”。小姐亦言之错。转至纪晓岚,纪晓岚深吸几口旱烟,便在纸上题个“犇”。意为小姐为三不知琴律先生抚琴,实为“对牛弹琴”,三先生为三牛,三牛则为“犇”。小姐言妙。
字谜:太阳王
谜底:旺
字谜:文武合一
谜底:斌
字谜:我的心
谜底:悟
字谜:部位相反
谜底:陪
答一成语
字谜:黯 字谜:泵
谜底:有声有色
谜底:水落石出
为了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我们应当规范使用汉字。
(空调机)
(淋浴器)
(咳嗽药)
(洗衣机)
(蚊 香)
(鞋 子)
完美无夏
随心所浴
咳不容缓
爱不湿手
默默无蚊
步步为赢
热爱母语,
热爱汉字,
留住民族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