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8 21: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棉农常将棉花“摘心”来提高棉花的产量,你认为棉花的“心”应该是指棉花的(  )
A.心脏 B.顶芽 C.侧芽 D.生长点
2.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一棵未修剪的银杏树有5个侧枝,这棵树共有多少个顶芽(  )
A.5个 B.6个 C.4个 D.7个
3.枝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 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不断伸长发育成茎 D.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4.古诗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桃花,是由桃树枝条上的(  )发育成的
A.顶芽 B.侧芽 C.花芽 D.叶芽
5.对如图所示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7题)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 B.枝条d的不断伸长,依赖于2细胞的不断分裂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 D.芽c的长势弱于芽a的长势,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
6.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形成层不断产生新细胞 B.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
C.芽轴伸展 D.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7.如图所示为我们经常见到的植物株形,图甲为树木自然生长的形状,但植物经人工处理后会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浇大量的水 B.施大量的化肥 C.摘去了顶芽 D.摘去了侧芽
8.植物幼根的生长依靠(  )
A.分生区、成熟区 B.根冠、伸长区 C.成熟区、伸长区 D.分生区、伸长区
9.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
A.松树 B.高粮 C.桃树 D.柳树
10.在农业、林业和园林艺术等生产实践中,对各种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进行整枝、打杈、造型,目的是(  )
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 ②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③提高果树、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④提高园林花卉的观赏价值。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1.按着生位置不同,可将芽分为(  )
A.顶芽和侧芽 B.花芽和混合芽 C.叶芽和花芽 D.顶芽和叶芽
1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时,浇水越多越好 B.植物生长时,施肥越多越好
C.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D.这说明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13.藕是莲的地下茎。其导管的内壁上形成了环形和螺旋形的花纹。具有一定的弹性。藕被折断或咬断时。螺旋导管会像弹簧一样被拉长而不断。因此中国古化产生“藕断丝连”的成语。由此推斯,藕丝的位置及功能是
A.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 B.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无机物的功能
C.位于韧质部。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 D.位于韧质部,具有运输无机物的功能
14.在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时,根的(  )生长最快。
A.根冠 B.生长点 C.伸长区 D.成熟区
15.种植冬枣时,要适时摘除主枝上的顶芽,这是为了(  )
A.减少水分蒸发 B.促进侧枝生长,多结果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通风透光
16.园林工人经常会修剪道路两旁的植被,将枝条的顶芽剪去。被剪去顶芽的枝条就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原因是去掉了枝条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17.在道路的两旁,人们通常会种植法桐来到达遮阴的目的。园林工人在给法桐修剪枝干的时候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保护侧枝和主干的顶芽 B.保护主干的顶芽
C.摘除侧枝的顶芽 D.摘除主干的顶芽
18.取两粒菜豆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其萌发,等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切去其中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再生长,另一株幼根却生长得很快这是由于根尖中(  )
A.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C.成熟区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
19.如图是枝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②将发育形成枝条上的(  )
A.a B.b C.c D.a、b、c
20.团花树生长速度极快,茎每年增粗数公分,一年最多可长高3.5米,被称为“奇迹树”。团花树能迅速长高是因为(  )
A.茎中木质部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B.茎中韧皮部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C.茎中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D.顶芽中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
2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绿丝绦”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
A.叶原基 B.芽原基 C.芽 D.幼叶
22.植物顶端优势原理,在果树枝条的修剪中运用很广泛,如图中①、②、③、④是植株上的四个芽,使甲长成乙的修枝部位应是(  )
(第31题)
A.① B.② C.③ D.④
23.种植用材林时,为使主干长得笔直高大,分枝长得少,栽培应该注意的是(  )
A.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B.顶芽、侧芽均摘除
C.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D.顶芽、侧芽均保留
24.铁桦树的木材像铁一样坚硬,主要原因是茎中有(  )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髓部
25.草莓,为蔷薇科植物草莓的果实,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欧洲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被誉为春季第一果,奉化尚田镇是宁波市草莓的一个主要种植地区,草莓的茎很柔软、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长,属于(  )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
26.进行道路改造时,园林工人将植物的枝叶都砍掉移栽,是为了(  )
A.减少蒸腾作用 B.减少光合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减少呼吸作用
27.有经验的棉农在棉花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摘除棉花的主干和侧枝的顶芽,这样做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棉花植株长得更加高大 B.花芽能够迅速发育 C.解除顶端优势 D.提高棉花的产量
28.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几位同学在测量幼根的生度时所获得的数据不同,应选取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全部重做一次
29.判断某一植物器官是否是茎的依据是(  )
A.形状 B.长短 C.是否是地上部分 D.是否有节
30.顶端优势有利于植物(  )
A.向高生长 B.长得粗壮 C.叶长得茂盛 D.开花结果
二.实验解答题
31.某校初一(三)班小丽同学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钢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图所示),班内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小丽大致相同。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对根尖三天生长情况的比较发现:根的生长与[   ]   和[   ]   有关,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
(2)在实验时,如果小丽和其他同学三天测得的A、B、C、D长度数据各不相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处理方式是   。
(3)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小丽发现幼根根尖的[   ]   生有大量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是   ,大量绒毛对根吸水的意义是   。
32.如图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叶芽(纵切)、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1)乙图中4是   ,属于   组织,发育成新的芽结构,并使[6]不断伸长。
(2)甲图中的结构[1]是由乙图中的[5]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9]   发育来的;甲图中结构[3]是由乙图中的[7]   发育来的。
(3)将甲图中的[3]的结构取下纵剖你认为该结构的纵剖面应与图   的结构相似。
33.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字母或数字)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   ]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2)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   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由图二中的[   ]和   发育而来的。
(3)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   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4)小麦要获得丰收应适当多施   肥;马铃薯要高产应适当多施   肥;菠菜要长得旺盛应适当多施   肥。(选填“氮”、“磷”、“钾”)。
(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运输主要是通过植物   产生的拉力实现的。
(6)农业生产上,果农常采用适当环剥茎的   (选填木质部或韧皮部)形成节瘤的方法来提高果树的产量。(7)根属于植物六大器官中的   器官(选填营养或生殖)

34.下列图示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植物的一生时,绘制和设计的实验探究图示,请据图回答:

与菜豆种子结构比较。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是   。(2)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发育成植株I的结构是[   ]   。
(3)从组成菜豆幼苗的根的形态特征分析,菜豆的根尖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   。使幼根不断长长的结构是菜豆根尖的   部位(用图中字母表示)。
(4)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将冒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经叶片的[   ]   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形成的。
(5)若要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需转动[   ]   ,此时发现物像不清楚则需调节显微镜的[   ]   ,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35.将一段带叶的枝条放到滴有红墨水的锥形瓶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把这段枝条分别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请问
(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   .
(2)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   .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向上运输的.叶脉也被染红了,说明叶脉和   是相通的.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3)图二中的   使茎加粗,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可形成   .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B、2.B、3.C、4.C、5.B、6.A、7.C、8.D、9.B、10.D、11.A、12.C、13.B、14.C、15.B、16.C、17.D、18.D、19.A、20.D、21.C、22.A、23.A、24.C、25.B、26.A、27.A、28.A、29.D、30.A、
二.实验解答题
31.(1)C;伸长区;B;分生区;C;伸长区 (2)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
(3)D;成熟区;根毛;增大吸水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32.(1)生长点;分生; (2)幼叶;胚芽;芽原基 (3)乙
33.(1)C;B; 伸长; (2)分生;1;芽轴; (3)成熟;导管;筛管;
(4)磷; 钾; 氮; (5)蒸腾作用; (6)韧皮部; (7)营养。
34.(1)子叶一片、有胚乳; (2)4子叶;3胚芽; (3)A;B、C;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④气孔; (5)②转换器;⑤细准焦螺旋。
35.(1)叶片(或叶子) (2)木质部;导管;导管;导管;导管
(2)形成层;分生;韧皮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