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9 12: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达标。(35分)
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6分)
嘲笑(cáo cháo) 侵犯(jìn qīn)  长吁短叹(xū yù)
开垦(kěn gěn) 土壤(rānɡ rǎnɡ) 小心翼翼(jì yì)
2.看拼音,写字词。(8分)
yú chǔn chè dǐ zǔ ài
(1)他的行为地了他重
fǎn
舞台的梦想。
mào zi tān ōu
(2)戴着粉色的小女孩在海上追着海奔跑。
é wén cāng ying bì
(3)飞、子、成功地开了蜘蛛的天罗地网。
3.辨字组词。(4分)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4分)
(1)幼龟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    )
(2)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
(3)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4)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
5.根据课文内容,用“√”标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4分)
(1)三次不同的(实验 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搭配)起来探路的。
(2)科学家认真(研发 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现 发明)了飞机。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6分)
不(  )不(  )  (  )心(  )欲  横(  )竖(  )
枯(  )烂(  ) (  )先(  )后 鱼(  )而(  )
(  )不(  )及 若无(  )(  )
(1)上面词语中都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一个接一个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气鬼。
7.句子训练。(3分)
(1)改为陈述句: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一座知识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点词造句: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17分)
1.先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8分)
A.天上鱼鳞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久到。
D.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1)傍晚时红霞满天,近几天一定是好天气,因为“__________”。
(2)小丽看到一群搬家的蚂蚁便判定明天有大雨,因为一句谚语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家的打谷场上晒满了谷子,小明让爸爸翻谷子,爸爸摇摇头,指着天上鱼鳞状的云彩说:“__________”
(4)傍晚,望着窗外的雨,想起刚才看到鸭子欢叫,成群的鸡不进鸡笼的情景,我不禁觉得“__________”这句谚语还真准呢!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说到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忧患。(  )
(2)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
(3)《自然之道》一文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
(4)句子“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中去掉“那样的”对句子的表达效果没有丝毫影响。(  )
3.综合性学习。(5分)
科学家设计了一个试验,把一群毛毛虫诱上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花盆就不断沿着边缘前进,速度时快时慢。如果将队长夹走,排在后面的一只就主动补位,成为新队长,前进的队伍不受到任何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不吃不喝连续走了七天七夜。终于到了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走出队伍爬下花盆。当晚,所有的毛毛虫才在那只毛毛虫的领导下重返家园。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拓展。(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2分)
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发现(    )
3.从选文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3分)
4.对选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12分)
蚂 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后,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会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传递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触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方向。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能给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一些宝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  )”里不合适的词划掉。(2分)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反问 设问)的修辞手法。(1分)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2分)
(1)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乱跑起来。(  )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展示。(25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说一说,你从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拿起笔来写一写吧!不少于350字,题目自拟。



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
一、1.cháo,√ qīn,√ xū,√ kěn,√ rǎnɡ,√ yì,√
2.(1)愚蠢 彻底 阻碍 返
(2)帽子 滩 鸥
(3)蛾 蚊 苍蝇 避
3.示例:   
4.示例:(1)危难 (2)冷漠 (3)启发
(4)灾祸
5.(1)试验,√ 配合,√
(2)研究,√ 发明,√
6.折 扣 随 所 七 八 枝 叶 争 恐
贯 入 愚 可 其 事
(1)争先恐后 横七竖八
(2)鱼贯而入 (3)不折不扣
7.(1)人类的老师就是自然。
(2)示例:海洋不但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而且是一座知识宝库。
(3)示例:他小小的身体居然蕴藏着如此大的能量。
二、1.A.晒谷不用翻 B.明日必有大雨到
C.鸡迟宿 鸭欢叫 D.朝霞不出门
(1)D (2)B (3)A (4)C 
2.(1)× (2)√ (3)√ (4)×
3.示例:这些毛毛虫很团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或这些毛毛虫太固执,不敢去突破。)
三、(一)1.ài 艹
2.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3.嘴 声音 耳朵
4.B
(二)1.  
2.如果 就 只要 就
3.C 4.设问
5.(1)√ (3)√
6.示例: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很有价值。
四、思路指导:写此类文章时,要把观察的过程写具体;重点是“启发”,要用简练的话概括出本次习作的中心。注意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例文略。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