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质的构成》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知识梳理】
1.分子:分子是 物质的一种 。
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都存在 。
3.热运动:分子不停地做 运动,物体的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这种运动叫热运动。
4.分子之间的 力和 力:物质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不仅存在于物体 ,而且存在于两个物体的 。分子间的斥力使物体内部的分子保持 。
【知识广场】
分子机器人
在广义上,能够自动进行各种各样操作的机械都可称为机器人。而所谓“分子机器人”,当然是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机器人。大致说来,分子尺寸的机器人,其大小仅1纳米左右,而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也就是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原子的大小大约在0.1纳米左右,分子机器人当然就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机器人。从分子机器人能够在生物体内自动生成来设想,其最初的应用似乎应是以医疗等领域为中心。比如针对病毒的分子机器人,也许可以通过研发分子钳予以实现,加工分子钳前端的部件,使它只能与特定的病毒相结合。而且,可以利用分子钳那样的分子机器人,向癌变部分集中输送药剂等。
【精选例析】
【例1】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 ( )
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的观点包括: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有作用力。A项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且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最大,易被压缩;B项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C项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花香分子飘入人的鼻孔;D项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距离很近,两铅块的分子之间由于引力作用而相互吸引,结合起来。
【例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B. 两块铅柱粘合后很难拉开——分子间存在引力
C.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酒精挥发——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解析】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空隙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分子本身的大小随着温度发生变化。
【例3】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水都被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________,作用力较________,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________,作用力较________,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还可以自由移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所以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气体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还可以自由移动,故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3)由图可知,液体分子间的间距比固体大、比气体小,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比气体大,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以,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上不停地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重点归纳】
1.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不同的。
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并不相同。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比较接近,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引起的。
3.扩散现象既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又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是微观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4.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微粒。
5.分子之间有空隙,但却能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斥力。
【巩固提升】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 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 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D. 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2.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
D.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体不断地分割下去,都可以得到同一种微粒——分子
B. 分子是一种比细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 水结冰后,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D. 固体分子之间不存在空隙
4.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 )
A. 水分子由原子构成
B.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 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C. 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D. 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6.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C.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如图所示,先将针筒活塞推至底端,再抽取半截清水,堵住针筒的出口,然后用力推入活塞时将发现活塞很难推动。针筒内的水很难压缩的原因是( )
A. 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水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 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8.甲、乙、丙三幅图中,最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都可以
9.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八月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10.小雨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 。如果驱蚊片不加热,那么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1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合适的序号。
①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空隙
④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空隙变大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主要是因为 。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 。
(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整杯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
(4)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这说明 。
(5)夏天自行车车胎易爆,这说明 。
12.小明同学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原因,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次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只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如图所示),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至A处),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至B处),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分析有关现象:
(1)这时,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 色,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2)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那么会发现管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3)你认为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13.在论证分子的运动时,因为浓氨水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华等同学利用这种性质,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现象是 ,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是为了 ,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
第1节《物质的构成》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
3.热运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种运动叫热运动。
4.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物质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不仅存在于物体内部,而且存在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分子间的斥力使物体内部的分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精选例析】
【例1】答案B
【例2】答案C
【例3】 (1)小 大 (2)大 小 (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上不停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自由移动
【巩固提升】
1. (C)
2. (D)
3. (B)
4. (D)
5. (D)
6. (A)
7. (B)
8. (C)
9. (D)
10.扩散 温度
11. (1)②。(2)③。(3)②。(4)①。(5)④。
12. (1)红
(2)下降(填“上升”或“下降”)。
(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间有空隙。
【解析】 红色的水与酒精混合后发生扩散,使混合后的液体呈现红色。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使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13. (1) A杯液体变成红色,没有变化,氨分子在扩散,说明了分子在运动。
(2)进行对照,有必要,理由是因为通过对照能证明酚酞变红的原因是遇到了扩散的氨分子,从而验证了分子的运动。
【解析】 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自然现象,即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自然现象,这种方法就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在自然科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科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是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实验可以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内在原理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