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出师表(自带名家音、视频朗读 课件+精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出师表(自带名家音、视频朗读 课件+精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30 08:54:33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九年级下 第22课 出师表 教学设计
课题
出师表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重点
1、2
难点
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进入武侯祠,过门庭的匾额、对联,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和歌颂,其中两表指的是前后《出师表》。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彩。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准备课堂笔记
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写作背景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其时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五丈原。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出师表朗读节奏划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课文初探(释词、译句)
《出 师 表》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军队。
课文初探
15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然: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
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翻译
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
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恢:大。
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妄:随便,胡乱,轻率。
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引用、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翻译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课文初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
翻译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翻译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公平,平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和谐。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翻译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课文初探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zhǎng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
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翻译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翻译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翻译
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翻译
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
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翻译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翻译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翻译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诹:询问。
翻译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
课文初探
37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的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翻译
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课文讲析
1.当时天下形势对于蜀国有何利弊?造成有利形势的原因是什么???
弊: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利: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共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小
3.你认为作者提出的三项建议中,哪一项是核心?为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5.前两段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什么人?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6.结合第五段,说说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劝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侍中等:良实,志虑忠纯先帝简拔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能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建议的目的?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表明自己身份和志趣的句子?
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先帝不以……咨臣以当世之事三顾茅庐
9.哪句话高度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1.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2.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第6、7两段回顾了哪些史事?
14.第6、7这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感情可以用文中哪六个字来概括?
三顾草庐;临危受命;平定南方
报先帝,忠陛下
15.一个“愿”字提携了哪三层意思?分别概括。
自己:讨贼兴复
贤臣:兴德之言
后主:咨诹善道开张圣听
16.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
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也可以简答:作者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在勉励后主。
17.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
写此文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
18.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诸葛亮在本文中先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劝说后主继承先帝的遗志;后陈述往事,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了解作者,弄清写作背景
主动积极作答
重点字词补充
重点句子翻译
讨论交流
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简介作家作品
检查预习情况
补充重点字词
翻译重点句子
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熟读课文
理清思路
板书归纳
引导思考,激发解题热情,主动完成课堂内容
课堂提升
(详见课件)
加强基础,巩固课堂内容,提升学习能力
加强基础,巩固课堂内容,提升学习能力
拓展延伸
1.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东吴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北拒:北拒曹魏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五丈原:病死五丈原
2.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
-------陆游《书愤》
引导阅读,拓展视野,提升语文能力
拓展延伸,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课件展示,抛砖引玉)理解教养,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课堂小结
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刘备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刘禅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学以致用,学习与成长并进。
板书

课件65张PPT。出 师 表部编版 九年级下音视频播放设计独到 授课流畅自然已嵌入名家朗读,一个音频,一个视频,可选用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新知导入 进入武侯祠,过门庭的匾额、对联,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和歌颂,其中两表指的是前后《出师表》。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彩。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新知导入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新知导入《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新知导入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其时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写作背景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写作背景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五丈原。作者简介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作者简介听读课文1.标注字音
2.标注停顿
3.初步感知课文初探出师表 朗读节奏划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课文初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课文初探情景动情朗读,加深印象(可选用)疏通文意1.留、译、增、减、调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3.掌握文言句式课文初探《出 师 表》
诸葛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军队。课文初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翻译课文初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然: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课文初探 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翻译课文初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
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恢:大。
弘:大、宽。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妄:随便,胡乱,轻率。
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引用、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课文初探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翻译课文初探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课文初探翻译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课文初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课文初探翻译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课文初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公平,平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因此。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和谐。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课文初探翻译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课文初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尚书、长zhǎng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
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课文初探翻译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课文初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翻译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课文初探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翻译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课文初探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翻译 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课文初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
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翻译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课文初探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课文初探翻译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课文初探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翻译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课文初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诹:询问。课文初探翻译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课文初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的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翻译 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课文初探 1.当时天下形势对于蜀国有何利弊?造成有利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弊: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利: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诸葛亮向后主共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小3.你认为作者提出的三项建议中,哪一项是核心?为什么?亲贤臣,远小人新知讲解5.前两段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什么人?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6.结合第五段,说说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劝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侍中等:良实,志虑忠纯先帝简拔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能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建议的目的?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新知讲解9.哪句话高度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7.表明自己身份和志趣的句子?8.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咨臣以当世之事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新知讲解10.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11.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12.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新知讲解13.第6、7两段回顾了哪些史事?14.第6、7这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感情可以用文中哪六个字来概括?三顾草庐;
临危受命;
平定南方报先帝,忠陛下新知讲解自己:讨贼兴复贤臣:兴德之言后主:咨诹善道开张圣听15.一个“愿”字提携了哪三层意思?分别概括。新知讲解16.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新知讲解也可以简答:作者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在勉励后主。17.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 写此文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18.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诸葛亮在本文中先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劝说后主继承先帝的遗志;后陈述往事,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刘备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刘禅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
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值得我们多多学习!课堂小结形势分析提出建议以身许国 创业艰难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板书设计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不利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利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课堂练习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课堂练习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课堂练习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非常恨。贫民百姓。臣本布衣。布的衣服。痛恨布衣古今词义知识积累课堂总结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卑鄙感激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动,激动。由是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古今词义课堂总结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词类活用课堂总结亲贤臣。
远小人。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词类活用课堂总结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感激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重任。——实现、完成。——激动。——感谢。课堂总结一词多义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有,通“又”,表余数。通假字课堂总结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 介词,把。介词,因。连词,表目的,来,用来。连词,表结果,以致。连词,表时间,以。常见虚词“以”课堂总结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拓展提高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拓展提高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东吴收二川:收东川西川北拒:北拒曹魏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阵图拓展提高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五丈原:病死五丈原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满襟。----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
-------陆游《书愤》拓展提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