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11.27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29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例3
课 型
新 授
课时分配
1
第 1 课时
上课时间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过 程
方 法
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在路口统计过机动车通过的辆数么?来看看P98例3中机动车通过辆数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
2、出示例3 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3、出示条形统计图。
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4、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
三、巩固练习
1、P99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2、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完成机动车通过辆数的条形统计图.
2.自主探究.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3.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独立完成练习题
板
书
设
计
条形统计图(二)
A、画纵轴和横轴;
B、定刻度;
C、写类别,画直条。
1个格表示2个(5个、10个)单位
课
后
反
思
使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