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9 13: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利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以电气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开始时间:19世纪中后期
早期发电机
早期电动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利用
3、“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最伟大的发明:
发明数量多:
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发明近2000多项
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
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明远距离送电法;同年,爱迪生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通过输电网将电力送至千家万户。利用电流能传递信息的特点,人们发明了有线电通讯工具。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随着电力的开发,各种电器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与交通工具的创新
1、内燃机(燃烧汽油)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而产生动力的内燃机。
以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先后问世,开创了交通领域的新纪元。
2.汽车的发明—1885年 卡尔 本茨
卡尔 本茨:三轮式汽车“汽车之父”
戴姆勒:四轮汽车
美国人福特建成标准化汽车流水装配线。成为著名的“汽车大王”
奥维尔·莱特
威尔伯·莱特
3.飞机的发明—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
美国
1903年
1885年
飞机
汽车
本茨
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时间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
最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一大批新兴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随着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便捷,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欧美国家先行展开工业化,成为世界的发达地区。为了抢占更多的海外市场,欧美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其中。
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及经济问题。为此,欧美各国进行了相应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立法,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卫生条件,缓和社会矛盾。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产生了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194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首次光化学烟雾,此后东京、墨西哥城、上海以及其他汽车多污染重的城市都曾出现过。光化学污染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一种主要空气污染现象。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如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希望能够替代化石燃料。发展是必须的,但同时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变化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上半期
英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
蒸汽时代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3、产生两大对立的阶级
19世纪70年代 ---
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
电力:发电机、电灯
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交通:汽车、飞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
电气时代
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时代。
3、扩大活动范围,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领先国家
标 志
主要成就
进入时代


影 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1)自然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自然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以重工业为主;
(3)多国几乎同时进行,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4)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3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启迪: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中后期----29世纪初
2、主要标志: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
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3、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重要成就和标志
电的利用:
①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③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
电器,他一生发明近2000多项,被誉为“发明大王”。
随着电力的开发,各种电器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与交通工具的创新:
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而产生动力的内燃机。
②1885年,卡尔 本茨发明三轮式汽车“汽车之父”
③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4、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
1. 一根根电线将电送到千家万户,也将人类带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二三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
D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一些新的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新的工业部门包括( )
①电力工业 ②棉纺织业 ③汽车工业 ④石化工业 ⑤面粉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B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欧美国家普遍通过立法,加强社会保障
C.英国先行展开工业化,成为世界发达地区
D.世界各地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