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公鸡和母鸡》《吹口哨的人与狗》(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公鸡和母鸡》《吹口哨的人与狗》(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1-29 14:21: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城版音乐三上《公鸡和母鸡》《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公鸡和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于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终曲组成,分别是《序奏与狮王进行曲》、《公鸡和母鸡》、《骡子》、《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森林深处的杜鹃》、《鸟舍》、《钢琴家》、《化石》、《天鹅》、《终曲》。《公鸡和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吹口哨的人与狗》又名《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或《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普赖尔的作品。这是一首通俗弦乐小曲,它将音乐和口哨艺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当小狗离开主人走远时,主人用口哨声呼唤,于是小狗又汪汪叫地回到主人身边。乐曲形象鲜明,通俗易懂,时普赖尔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作品。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构成的节奏型,欢快而富于跳跃感,展现了小狗活泼嬉戏和主人悠闲自得的神态。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思路: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安排的内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感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乐表现能力。通过聆听乐曲,编创动作,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音乐审美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受法。
课题 公鸡和母鸡、吹口哨的人与狗 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学会欣赏《公鸡和母鸡》及《吹口哨的人与狗》。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所表达的形象。
重点 欣赏作品《公鸡和母鸡》、《吹口哨的人与狗》。
难点 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多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叫做开心农场。同学们汽车要开动了,请坐好。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开心农场,里面的小动物都非常的高兴,想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对大家的欢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来迎接我们呢?(猫、牛、青蛙、鸭、狗、猪、小鸡)小动物们还给大家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欣赏一下吧。(播放《公鸡和母鸡》的音乐) 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听音乐回答问题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学一学公鸡打鸣时的模样和叫声,模仿母鸡下蛋时咯咯叫的样子和声音。介绍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公鸡和母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复听歌曲回答问题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音色,想一想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表现的是公鸡?(老师引导学生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音色,引导学生听以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的主题音乐和以钢琴、小提琴模仿母鸡不停咯咯叫的主题音乐。)请左边的同学表现公鸡的形象,请右边的同学表现母鸡的形象。(老师讲解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织在一起,就像它们在对话或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听音乐,编故事听完音乐以后你觉得母鸡和公鸡之间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导入新课《吹口哨的人与狗》同学们,现在请欣赏开心农场给我们准备的第二个节目,一起来欣赏吧。(播放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听音乐回答问题你觉得乐曲中都有谁?(吹口哨的人和小狗)聆听小狗叫声部分:小狗叫了几声?请同学们模仿一下。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再配上狗叫声。吹口哨部分: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口哨声)教师邀请同学吹口哨。(请问哪位同学会吹口哨?)听音乐,创编故事学生自由的想想乐曲中发生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述出来,再说说自己是根据乐曲中的哪些音乐要素想象出来的。分析作品引导学生注意听辨乐曲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作曲家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请学生重新构思或整理自己之前听的时候所想象的故事,再说一说。 通过听音乐回答问题,让学生仔细聆听,动脑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听歌曲,让学生学会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音色,听辨出不同角色所表示的音乐。通过创编故事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乐曲。
巩固练习 模仿秀听着乐曲,请学生扮演小主人和小狗,随着音乐的欢快节奏,模仿乐曲中的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并用动作演一演。分组进行角色模仿,扮演公鸡和母鸡,在听到公鸡主题音乐——公鸡报晓声时,模仿公鸡的神态自由做一种动作表演;听到母鸡主题音乐——母鸡报蛋声时,模仿母鸡的神态换另一种动作表演;同时出现时一起表演。 通过模仿、角色扮演这种方式来做巩固练习,这样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拓展延伸 欣赏与小动物有关的歌曲《数蛤蟆》。 对歌曲《数蛤蟆》的初步欣赏,为下节课做准备。
课堂小结 今天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 课下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下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呼吁学生爱护小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板书 公鸡和母鸡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公鸡打鸣 母鸡下蛋吹口哨的人与狗 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公鸡和母鸡 吹口哨的人与狗
音乐花城版 三年级上
新知导入
开心农场
小动物们还给大家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欣赏一下吧。
新知讲解
一、听音乐回答问题
1、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
2、学一学公鸡打鸣时的模样和叫声,
模仿母鸡下蛋时咯咯叫的样子和声音。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公鸡和母鸡》,
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
二、复听歌曲回答问题
1、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音色,
想一想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表现的是公鸡?
小提琴:它的发音近似人声,声音十分悠扬,
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
戏剧性的强烈感情。
钢琴: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声音的,
因此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钢琴的声音较清脆,
弹跳音、弹连奏就特别能显示钢琴的优势。
公鸡: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的主题音乐
母鸡:钢琴、小提琴模仿母鸡不停咯咯叫的主题音乐
2、请男同学表现公鸡的形象,
请女同学表现母鸡的形象。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觉得母鸡和公鸡之间
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三、听音乐编故事
同学们,现在请欣赏开心农场
给我们准备的第二个节目吧。
你觉得乐曲中都有谁?
吹口哨的人和小狗
四、聆听小狗叫声部分
1、小狗叫了几声?请同学们模仿一下。
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再配上狗叫声。
五、吹口哨部分
1、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
(口哨声)
2、请问哪位同学会吹口哨?
六、听音乐创编故事
想一想乐曲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述出来,
再说说自己是根据乐曲中的哪些音乐要素想象出来的。
听辨乐曲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
出现了几次?作曲家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请重新构思或整理自己之前听的时候所想象
的故事,再说一说。
巩固练习
模仿秀
请同学们扮演小主人和小狗,随着音乐的欢快节奏,
模仿乐曲中的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并用动作演一演。
分组进行角色模仿,扮演公鸡和母鸡,
在听到公鸡主题音乐——公鸡报晓声时,模仿公鸡的神态自由做一种动作表演;
听到母鸡主题音乐——母鸡报蛋声时,模仿母鸡的神态换另一种动作表演;
同时出现时一起表演。
拓展延伸
欣赏与小动物有关的歌曲《数蛤蟆》。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
板书设计
公鸡和母鸡
法国作曲家圣.桑斯
公鸡打鸣 母鸡下蛋
吹口哨的人与狗
作业布置
课后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下节课给大家介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