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金属导线的外套都是塑料或橡胶
导线一般都用金属,其中最常用的是金属铜。
不能用湿手去触碰开关插座
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新知讲解
物质的导电能力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
思考:
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用什么办法去鉴别?
电流表检测、灯泡检测
你能否设计一个检测物质导电能力的实验方案?
转化法
通过比较电流表的电流大小或者小灯泡的亮度
活动一:
有铜条、塑料尺、铅笔芯(碳棒)、磁管、食盐水、玻璃、橡皮、纯净水等物品,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铜条、铅笔芯、食盐水
塑料尺、磁管、玻璃、
橡皮、纯净水
导体
绝缘体
易导电物体
不易导电物体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玻璃、橡胶、陶瓷、干木头、油、干燥的空气等
在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
塑料和橡胶是绝缘体,避免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
思考:
湿木头是导体
1.为什么纯净水不能导电,但食盐水溶液能导电?
纯净的水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生活中所用的水(自来水、井水、河水、海水)一般是能导电的。
思考:
2.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那么在加热到发红时能否导电?
能够导电,说明导体和绝缘体能够相互转化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
①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以变导体。
潮湿的空气能导电
② 在条件改变时,导体导电能力下降。
被氧化或腐蚀的导体(如生锈的铁丝)
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例如,人造卫星电路的接触点表面一般都会镀上金,以防止腐蚀,确保电路导电的可靠性。
半导体
半导体
哥哥:导体
弟弟:绝缘体
导电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具有许多独特的导电性能,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硅和锗
计算机主板上集中了几十万个半导体元件
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 IT,信息技术产品,人们常说的“硅谷”意指电子产品基地。
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
超导现象与超导体
超导现象应用之一:磁悬浮
超导现象应用之二:超导材料制成的导线在长途输电时没有电能的损失
于1911年发现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有些物质的电阻变为零。
科学家把这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1.为什么金属能够导电,塑料不能导电?
思考: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有电荷,但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模式图
2.用金属导电的原理,你能否解释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
思考:
常温下的玻璃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玻璃不导电;当玻璃被加热到高温状态后,内部就产生了足够的自由电子,这样烧红的玻璃就可导电了。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那么如何比较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呢?
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其电阻值就越大。
2、单位:
欧姆(欧)
(符号:“Ω” )
千欧(KΩ)、兆欧(MΩ)
1兆欧 = 千欧 = 欧
103
106
3、单位换算:
电阻
思考:
导体的电阻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关系如何?导电能力呢?
导体的电阻较小,导电能力强。
绝缘体的电阻非常大,导电能力弱。
绝缘体
导体
人体电阻
一般来说,人体电阻的平均值1000~2000欧。
不同的人电阻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在气温高或人体出汗时,人体电阻较小;
同一个人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冬季,皮肤很干燥时,电阻较大。
人体触电时,皮肤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越大,人体电阻越小。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一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
课堂练习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
① 橡皮 ② 碳棒 ③ 棉花 ④ 食盐水 ⑤ 纯净的水 ⑥ 人体
②
④
⑥
①
③
⑤
2. 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它内部( )
A、没有带电微粒 B、几乎没有电子
C、自由电荷很少 D、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C
3. 电线是铜丝外加塑料皮,塑料属于 ,铜丝属于 。导体对于电流
的 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一段金属丝的电阻为 20000Ω = kΩ= MΩ
阻碍
20
0.02
导体
绝缘体
拓展提高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毫安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后,电流表的指针并不偏转,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电流表指针 ,这表明 。
导体
会发生偏转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导体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逐渐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板书设计
物质的导电能力
导 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半导体:如:硅和锗
导电能力的微观解释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 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概念:
(符号:“ R ”)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其电阻值就越大。
2、单位:
欧姆(欧)(符号: “Ω” )、千欧(KΩ)、兆欧(MΩ)
1兆欧 = 千欧 = 欧
103
106
3、单位换算:
绝缘体电阻非常大,导电能力弱。导体电阻较小,导电能力强。
4、绝缘体、导体电阻: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题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练习
1.常温下将下列物体接到图中A、B两点间,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A. 铅笔芯
B. 塑料直尺
C. 玻璃棒
D. 干木筷子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硬币和橡皮 B. 橡胶棒和塑料尺 C. 钢尺和碳棒 D. 陶瓷杯和金属棒
3.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是由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制成的。制成二极管的材料是( )
A. 陶瓷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超导材料
4.金属导体能导电是因为( )
A. 导体内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电荷 B. 导体内有较多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C. 导体内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原子核 D. 导体内有较少的自由电子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一定都是金属
B. 金属丝外包绝缘体后就不能导电了
C. 金属中因为有电子所以能导电
D. 铅笔芯不是金属却能导电
6.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大、熔点超过3000 ℃等,这种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 输电线 B. 坚韧的防弹衣 C. 保温隔热材料 D. 发光二极管
7.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 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 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第8题)
8. 高压输电线间通常要安装轻质的防舞动间隔棒来预防输电线短路,如图所示。防舞动间隔棒应选用( )
A. 密度大的导体材料 B. 密度大的绝缘材料
C. 密度小的导体材料 D. 密度小的绝缘材料
(第9题)
9. 在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并联的
B. 电流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C. 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 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内可移动的自由电荷数减少
10.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毫安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后,电流表的指针并不偏转,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电流表指针 ,这表明
。
11. 科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兴趣。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如表所示为该同学探究在一定电压下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大小之间关系的实验数据:
苹果1一般甜 苹果2较甜 苹果3很甜
完整 100微安 200微安 300微安
削了皮 100微安 200微安 300微安
切掉一部分 100微安 200微安 300微安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信息,把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1)结论一:电压一定时, 。
(2)结论二:电压一定时, 。
(3)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
。
参考答案:1.A 2.B 3.C 4.B 5.D 6.C 7.A 8.D 9.B
11. 11.导体 发生偏转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导体
12. (1) 苹果的导电性能与甜度有关
(2) 苹果的导电性能与形状无关
(3) 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大小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
课题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 3.知道物体导电与其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有关。 4.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检测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1.通过烧红玻璃的实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探究使学生得到一种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重点 知道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理解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单位
难点 设计出一个检测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湿手触碰电源开关。带有橡皮的导线。 问:不能用湿手去触碰开关插座,金属导线的外套都是塑料或橡胶,导线一般都用金属,其中最常用的是金属铜。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引导学生回答:塑料或橡胶是绝缘体,不导电,金属导电,湿手触碰开关易导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板书: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 问: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用什么办法去鉴别? 问:你能否设计一个检测物质导电能力的实验方案? 教师点评 活动一:有铜条、塑料尺、铅笔芯(碳棒)、磁管、食盐水、玻璃、橡皮、纯净水等物品,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讲述: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玻璃、橡胶、陶瓷、干木头、油、干燥的空气等 问:在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 思考:1.为什么纯净水不能导电,但食盐水溶液能导电? 2.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那么在加热到发红时能否导电? 观看视频 对于本探究我们试着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讲述: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①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以变导体。② 在条件改变时,导体导电能力下降。 讲述: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具有许多独特的导电性能,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硅和锗。 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 IT,信息技术产品,人们常说的“硅谷”意指电子产品基地。 阅读课本P137超导现象与超导体 问:1.为什么金属能够导电,塑料不能导电? 2.用金属导电的原理,你能否解释玻璃烧红后能导电的原因? 讲述: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那么如何比较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呢?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接下来从概念、单位、单位换算展开了解电阻。 问:导体的电阻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关系如何?导电能力呢? 展示各种物质的电阻解释开篇的哪几个问题。 课外阅读:人体电阻 一般来说,人体电阻的平均值1000~2000欧。不同的人电阻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冬季,皮肤很干燥时,电阻较大。同一个人在气温高或人体出汗时,人体电阻较小。人体触电时,皮肤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越大,人体电阻越小。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一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抗(与触电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 引导学生回答:电流表检测、灯泡检测 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后完成表格:易导电物体:铜条、铅笔芯、食盐水 不易导电物体:塑料尺、磁管、玻璃、橡皮、纯净水 学生回答:塑料和橡胶是绝缘体,避免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 学生回答:纯净的水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生活中所用的水(自来水、井水、河水、海水)一般是能导电的。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能够导电,说明导体和绝缘体能够相互转化 学生了解半导体 学生阅读后获得: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于1911年发现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有些物质的电阻变为零。科学家把这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称为超导体。超导现象应用之一:磁悬浮;超导现象应用之二:超导材料制成的导线在长途输电时没有电能的损失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金属能导电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有电荷,但不能自由移动)。 常温下的玻璃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玻璃不导电;当玻璃被加热到高温状态后,内部就产生了足够的自由电子,这样烧红的玻璃就可导电了。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其电阻值就越大。 2、单位:欧姆(欧)(符号:“Ω” ) 3、单位换算:1兆欧 =1000 千欧 =1000000欧 学生回答:导体的电阻较小,导电能力强。绝缘体的电阻非常大,导电能力弱。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任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物质的导电能力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电阻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其电阻值就越大。 单位:欧姆(欧)(符号:“Ω” ) 3、单位换算:1兆欧 =1000 千欧 =1000000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