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欢迎来到歷史课堂游戏推荐:文字冒险游戏《重走长征路》
推荐指数:这是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这里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我用了50条命才通关长征游戏,可当年红军的命只有一条。当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这万里征途,今天玩过这个游戏你一定会理解它为何伟大。要想通关,必须熟悉长征历史。——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壹一曲顽强求生的生命之歌1921.71924.11927.4.121927.8.11928.41931年冬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国民党一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红军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927.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蒋介石的反应如何?从1930年10月—1933年秋,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思考:
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②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呢?长征是一场保存自身力量的战略大转移贰一段悲壮不朽的人类传奇你所不知道的长征数字传奇之一资料中的数字表明:
红军长征所经历的时间?
总行程?
沿途环境?
付出的牺牲代价?请拟定一份战地记者的报道:图文结合,根据课文82-83页内容,讲述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
(互助合作:要求讲清长征开始时间、地点,经过的河流和重要城市,长征胜利的时间、地点,及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传奇之二你所不了解的长征路活动一:“重走长征路”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瑞金开始长征改正: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某同学在参观完遵义会议的会址后,写下这样的笔记,请你帮忙找错误。思考: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935年遵义博古毛泽东活动二:“历史诊断所”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中共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但是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最终建立新中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幼年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瑞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叁一把排除万难的心灵钢刀这一路,艰苦卓绝……累不累 看看革命老前辈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长征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一路,硕果累累……材料一:“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材料二: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材料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肆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长征精神诗歌朗诵《丰碑》1.文学中的长征从军需处长、红三十四师陈树湘等红军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长征精神?2.影视中的长征坚定信念、积极进取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
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
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
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的精神。湘江战役和陈树湘断肠明志从军需处长、红三十四师陈树湘等红军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长征精神?思考:长征吸引世界的是什么?推荐书目:
1.[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2.[美]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3.[美]简·弗里茨夫人《中国的长征,6000英里险途》
4.[瑞士]勃沙特《神灵之手》
5.[英]迪克·威尔逊《长征,1935年》
6.[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可供全世界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精神过时了吗?我们今天还需要长征精神吗?活动四:传承红色基因——向长征致敬,为祖国祝福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们在行动。知识巧记口诀博古李德犯左倾,五反失利被长征。
三四十月离瑞金,湘江战役损失重,
进军贵州听泽东,强渡乌江遵义城。
扩大会议一月开,左倾错误得纠正,
毛的军事得肯定,生死攸关转折点。
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包围在金沙,
铁索飞夺在泸定,雪山草地苦难行,
三五十月吴起镇,次年三军聚会宁。
粉碎企图存基干,长征撒播革命种,
打开革命新局面,长征精神记心中。内容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2.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内容4.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5.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材料二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材料三 意大利记者比阿李对电视剧《长征》这样评价:“长征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中国的两次长征都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请回答:
(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1分)
(2)“小乔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秒计生。”诗句描写毛主席在长征中出奇兵的典型战例是指哪场战役?(1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2分)
(4)材料三中“第二次长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1分)课件29张PPT。欢迎来到歷史课堂游戏推荐:文字冒险游戏《重走长征路》
推荐指数:这是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这里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我用了50条命才通关长征游戏,可当年红军的命只有一条。当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这万里征途,今天玩过这个游戏你一定会理解它为何伟大。要想通关,必须熟悉长征历史。——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壹一曲顽强求生的生命之歌1921.71924.11927.4.121927.8.11928.41931年冬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国民党一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红军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927.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蒋介石的反应如何?从1930年10月—1933年秋,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思考:
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②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呢?长征是一场保存自身力量的战略大转移贰一段悲壮不朽的人类传奇你所不知道的长征数字传奇之一资料中的数字表明:
红军长征所经历的时间?
总行程?
沿途环境?
付出的牺牲代价?请拟定一份战地记者的报道:图文结合,根据课文82-83页内容,讲述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
(互助合作:要求讲清长征开始时间、地点,经过的河流和重要城市,长征胜利的时间、地点,及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传奇之二你所不了解的长征路活动一:“重走长征路”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瑞金开始长征改正: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某同学在参观完遵义会议的会址后,写下这样的笔记,请你帮忙找错误。思考: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935年遵义博古毛泽东活动二:“历史诊断所”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中共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但是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最终建立新中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幼年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瑞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叁一把排除万难的心灵钢刀这一路,艰苦卓绝……累不累 看看革命老前辈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长征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一路,硕果累累……材料一:“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材料二: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材料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肆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长征精神诗歌朗诵《丰碑》1.文学中的长征从军需处长、红三十四师陈树湘等红军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长征精神?2.影视中的长征坚定信念、积极进取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
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
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
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的精神。湘江战役和陈树湘断肠明志从军需处长、红三十四师陈树湘等红军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长征精神?思考:长征吸引世界的是什么?推荐书目:
1.[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2.[美]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3.[美]简·弗里茨夫人《中国的长征,6000英里险途》
4.[瑞士]勃沙特《神灵之手》
5.[英]迪克·威尔逊《长征,1935年》
6.[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可供全世界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精神过时了吗?我们今天还需要长征精神吗?活动四:传承红色基因——向长征致敬,为祖国祝福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们在行动。知识巧记口诀博古李德犯左倾,五反失利被长征。
三四十月离瑞金,湘江战役损失重,
进军贵州听泽东,强渡乌江遵义城。
扩大会议一月开,左倾错误得纠正,
毛的军事得肯定,生死攸关转折点。
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包围在金沙,
铁索飞夺在泸定,雪山草地苦难行,
三五十月吴起镇,次年三军聚会宁。
粉碎企图存基干,长征撒播革命种,
打开革命新局面,长征精神记心中。内容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2.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内容4.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5.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材料二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材料三 意大利记者比阿李对电视剧《长征》这样评价:“长征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中国的两次长征都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请回答:
(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1分)
(2)“小乔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秒计生。”诗句描写毛主席在长征中出奇兵的典型战例是指哪场战役?(1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2分)
(4)材料三中“第二次长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1分)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班级 姓名 n
一、目标导学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2.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3.体会红军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
二、知识梳理
三、课堂探究
导入:利用文字冒险游戏《重走长征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一曲顽强求生的生命之歌(长征原因)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21.7 1924.1 1927.4.12 1927.8.1 1927.10 1928.4 1931年冬
2.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时间
国民党军
中央红军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运动战: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游击战: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4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调集主力与优势敌人决战,硬碰硬。
失利
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呢?
(二)一段悲壮不朽的人类传奇(长征过程)
1.你所不知道的长征数字
2.你所不了解的长征路。
(1)“重走长征路”:请拟定一份战地记者的报道,图文结合,根据课文82-83页内容,讲述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要求:讲清长征开始时间、地点,经过的河流和重要城市,长征胜利的时间、地点。)
(2)历史诊断所:某同学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后,写下这样的笔记,请你帮忙找错误。
1936年1月,中国中央在贵州贵阳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一把排除万难的心灵钢刀(长征意义)
1.这一路,艰苦卓绝……
根据图片和材料及以上所学,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2.这一路,硕果累累……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红军长征胜利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四)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长征精神)
1.感受长征精神
(1)那些人那些事——文学中的长征
(2)那些人那些事——影视中的长征
从军需处长、红三十四师陈树湘等红军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长征精神?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
2.传承红色基因——向长征致敬,为祖国祝福: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们在行动。
四、反思盘点
(一)课堂小结
知识巧记口诀
博古李德犯左倾,五反失利被长征。
三四十月离瑞金,湘江战役损失重,
进军贵州听泽东,强渡乌江遵义城。
扩大会议一月开,左倾错误得纠正,
毛的军事得肯定,生死攸关转折点。
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包围在金沙,
铁索飞夺在泸定,雪山草地苦难行,
三五十月吴起镇,次年三军聚会宁。
粉碎企图存基干,长征撒播革命种,
打开革命新局面,长征精神记心中。
(二)课时训练
(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 )2.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
( )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4.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 )5.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课件2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