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一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常温下,0.1mol/L的酸溶液的PH值为:
A、1 B、>1 C、<1 D、无法确定;
2、下列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A、S2— B、Cl— C、OH— D、F—
3、下列反应中,气体反应物只能做还原剂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B、二氧化氮通入水中。
C、氢气通过盛有灼热的CuO的硬质玻璃管
D、氯气通入石灰水中。
4、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下列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
条件的盐是
A、NaNO3; B、KCl; C、ZnSO4; D、FeSO4
5、用0.01mol·L-1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的体积最大的是
A、盐酸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阴极
7、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混合液的表面皿中,如下图所示,最先观察到酚酞变红现象的区域是
A、Ⅰ和Ⅲ B、Ⅰ和Ⅳ C、Ⅱ和Ⅲ D、Ⅱ和Ⅳ
8、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NaHSO4和Ba(OH)2 B、Na2CO3和HCl
C、NaAlO2和H2SO4 D、Al2 (SO4)3和NaHCO3
9、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Al片、Al片 B、Cu片、Al片
C、Al片、Cu片 D、Cu片、Cu片;
10、制取Fe(OH)2并使之能久存,可采取的操作有:①加入一些植物油,②溶解FeSO4配成溶液,③把蒸馏水加热煮沸并密封冷却,④加入少量铁屑,⑤加入少量CCl4,⑥向FeSO4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⑦把盛有氨水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后再挤出氨水。其中必须进行的操作及其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⑤⑥④ B、③②④①⑦
C、③②④⑤⑦ D、②④①⑦⑤
11、已知:⑴ 2FeCl3+2KI→2FeCl2+2KCl+I2 ⑵ 2FeCl2+Cl2→2FeCl3 。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Fe3+>Cl2>I2 B、Cl2>Fe3+>I2
C、I2>Cl2>Fe3+ D、Cl2>I2>Fe3+
12、下列溶液混合后,pH最大的是
A、0.1mol·L-1H2SO4与0.2mol·L-1氨水各50mL
B、0.1mol·L—1CH3COOH与0.1mol·L—1NaOH各5mL
C、pH=1的CH3COOH与pH=13的NaOH溶液各50mL
D、pH=1的盐酸与pH=13的NaOH溶液各50mL
13、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FeCl2十bKNO3+cHCl=dFeCl3+eKCI+fX+gH2O,若b=l,d=3,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NO2 D、NH4Cl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Ba2++2OH-+2HCO3— →BaCO3↓+CO3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 +2HClO
C、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
NH4++HCO3—+ 2OH-→ NH3·H2O+CO32—+H2O
D、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A13++ 3SO42—+ 3Ba2++6OH-→3BaSO4↓+2Al(OH)3↓
15、用0.01摩/升H2SO4滴定0.01摩/升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毫升。若终点时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 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毫升),则①和②C(H+)之比的值是
A、10 B、50 C、5×103 D、1×104
16、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ˉ)、c(HCO3ˉ)都减少,其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7、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mol/L B、0.6mol/L C、0.8mol/L D、1.0mol/L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及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位于VA族 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
C、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D、R2在常温常压下不一定是气体
19、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以下各 正确的是
A、C(NO3-)>C(OH-)>C(NH4+)>C(Ba2+)
B、C(NO3-)>C(Ba2+)>C(OH-)>C(NH4+)
C、[Ba2+]+[NH4+]+[H+]=[NO3—]+[OH—]
D、2[Ba2+]+[NH4+]+[H+]=[NO3—]+[OH—]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PH=12的烧碱和PH=2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值≤7;
B、PH值相同氨水和烧碱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氨水PH值下降得少些;
C、同浓度盐酸中和PH值相同的氨水和烧碱溶液,所需盐酸体积相同;
D、向一定量纯水中通入少量HCl气体后,Kw值增大;
21、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 B、NaCl NaI Na2SO4
C、NaCl Na2SO4 I2 D、NaCl NaBr Na2SO4
2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参考答案
1
2
3
4
5
D
A
C
A
D
6
7
8
9
10
11
C
B
A
C
B
B
12
13
14
15
16
17
B
B
C
D
D
C
18
19
20
21
22
BD
BD
AB
AD
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七
非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分子式不相符合的是
A.电石 CaC2 B.冰晶石 Na3AlF6
C.萤石 MgF2 D.石灰石 CaCO3
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Cl4 B.BF3
C.H2O D.PCl5
3、以下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 B.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少量钠贮存在酒精中 D.少量溴贮存在水中
4、利用盐酸具有氧化性的反应是
A.与NH3反应制NH4Cl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与MnO2反应制Cl2 D.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5、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 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7、白磷易溶于CS2形成溶液,磷元素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是
A.P4分子 B.磷原子
C.P2分子 D.P4或P2分子
8、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医生通常给砒霜中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价态有+3、+5、+7
B.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
C.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D.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
9、向下列溶液中加入浓氨水直至过量,最终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Al2(SO4)3溶液 B.AgNO3溶液
C.CuSO4溶液 D.MgCl2溶液
10、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1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科学家根据蒸气机原理,设计制造出了液氮蒸气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其原理的主要依据是
A.N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
B.N2与H2反应放热
C.N2在空气中约占78%(体积分数)
D.液氮的沸点为-195.8℃,远低于常温
12、仅含碳、氧两种元素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①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②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③由CO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④由CO2和O2共同组成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酸根离子RO所含电子数比NO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原子的电子层数与N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B.RO中R的化合价与NO中的N的化合价相同
C.RO与NO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
D.R与N为同族元素
14、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VL,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下列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0.125VL 5moL·L-1的盐酸
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L
C.溶液加热浓缩至0.5VL
D.加入10moL·L-1的盐酸0.1VL,再将溶液稀释至1.5VL.
1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 ( 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16、某浓度的硝酸与过量铁粉反应时生成了4.48LN2O气体(标准状况下),若改与铝反应(生成NO气体),则最后可溶解的铝的质量是
A.13.5g B.9g
C.27g D.8.9g
17、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两只试管,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结果两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都是BaSO4
C.SO2具有还原性且水溶液有酸性
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H2↑+Cl2↑+2OH(
C.碳酸钙与HF反应 CaCO3+2H+→Ca2++CO2(+H2O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20、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l2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2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
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22、把xmolCO2通入含ymolCa(OH)2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x≤y时,生成100xg沉淀
B.当x≥y时,生成100yg沉淀
C.当y<x<2y时,生成100(2y-x)g沉淀
D.当2y≤x时,无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C 2、A 3、D 4、B 5、C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D 7、A 8、D 9、B 10、B 11、D
12、D 13、B 14、D 15、C 16、A 17、C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CD 19、AB 20、BD 21、BC 22、B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三
电解质溶液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析出沉淀或晶体的是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硅酸钠溶液
2、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B. C. D.
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1,该溶液中溶质不可能是
A.NaHSO4 B.Al2(SO4)3 C.NaOH D.HCl
4、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血液中和只允许在一定的比例范围
5、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CaO,溶液的pH升高
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为了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
AG=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温度下,水的AG等于0 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③常温下,0.1mol·盐酸的AG=12 ④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下列方法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
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
D.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
8、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 B.[]=[]
C.[]>[] D.无法确定[]与[]的关系
9、利用下图装做下面的实验:在烧杯里盛半杯乙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向容器里滴入甲溶液。随着甲的滴入,电灯渐渐变暗。滴到一定量时,电灯熄灭。继续滴入甲溶液,电灯又会逐渐亮起来。下列各组溶液中(甲在前,乙在后),能够产生上述现象的是
A.NH3·H2O、AgNO3 B.CH3COOH、NH3·H2O
C.NaOH、AlCl3 D.H2SO4、Ba(OH)2
10、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水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比约为
A.11:1 B.10:1 C.6:1 D.5:1
11、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这主要是由于
A.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B.、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C.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D.、与胃酸作用生成,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12、室温下,已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S2O32― B.NH4+ C.NO3― D.HCO3―
13、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电离方程式:
B.离子的水解方程式:
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的是
A、Fe2+、K+、NO3―、SO42― B、Cu2+、Mg2+、NO3―、SO42―
C、Fe3+、Na+、Cl―、C6H5O― D.、Fe3+、K+、I―、Cl―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水解反应:
B.石灰石溶于醋酸:
C.Al投入溶液中:
D.往溶液中滴入溶液:
1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和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其中可能的是
① ②
③且 ④
⑤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
17、一元弱酸HCN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度为?,已知此溶液中有1 mol HCN分子、则此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 B. C. D.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将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CH3COOH)>c(H+)
B.c(CH3COO-)>c(Cl-)>c(H+)> c(CH3COOH)
C.c(CH3 COO-)= c(Cl-)>c(H+)> c(CH3COOH)
D.c(Na+)+c(H+)= c(CH3COO-)+ c(Cl-)+c(OH-)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BaCO3↓ + H2O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2Fe2+ + Cl2 → 2Fe3+ + 2Cl―-
C.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氟化氢:Ca2+ + 2OH―+ 2HF → CaF2↓+ 2H2O
D.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2Cl― + 2H2O2OH― + H2↑+ Cl2↑
20、100℃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 B.水电离出的[H+]=1.0×10-10mol/L
C.水的电离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H3O+]>[SO42-]
21、乙醇、液氨、水都可以发生自偶电离,如,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的电离方程式:
B.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则液氨浓度为
C.若可用与pH相当的定义来规定pOH、等,则乙醇中与pH相当的为
D.乙醇中,则此时的
2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现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四种溶液,其溶液pH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九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Mg2+ B.Ca2+ C.Na+ D.Fe3+
2、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种化学保鲜法。其原理是①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②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③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④石灰水具有较强的碱性,杀菌能力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
A.H+的物质的量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D.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4、据报道,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炸松,与此同时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这种化合物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A.该化合物为离子晶体 B.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碳碳键更短
C.碳氮的单质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原子多
5、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7、下列四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混合气体的是
A. B. C. D.
8、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
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B.K2S溶液中[K+]与[S2-]之比
C.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D.16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
9、下列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组内各物质按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时耗O2的量不变的是
A.甲烷、甲醇、甲醛; B.乙炔、苯、1,3-丁二烯
C.丙烯、2-丁烯、环已烷 D.乙醇、乙烯、丙烯酸(CH2=CH-COOH
10、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A.0.2mol/L K2S B.0.1mol/L Ba(OH)2
C.0.2mol/L NaCl D.0.2mol/L (NH4)2SO4
11、用某种仪器量一液体体积时,平视读数为V1mL,仰视读数为V2mL,俯视读数为V3mL,若V3>V1>V2,则所使用仪器可能是
A.容量瓶 B.量筒
C.碱式滴定管 D.以上仪器均可
12、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以上事实表明
A.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 B.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
C.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放热反应 D.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
13、用N0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60gC60晶体中的分子数为N0
B.标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 N0
C.用浓盐酸还原氯酸钾制取Cl2,生成0.5molCl2时,电子转移数目为N0
D.0.1molCH5+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0。
14、碳正离子(CH3)2CH+在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的电中性有机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A.(CH3)2COCH3 B.CH3COCH3
C.CH3CH2OCH3 D.(CH3)2CHOH
15、1 mol某烃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B)
16、t℃,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为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是ag、bg、cg,则a、b、c三者关系为
A.c=2a+b B.c=a+b C.c=a+2b D.c=2b-a
17、为消除NOx对大气的污染,工业上通常利用如下反应:NOx +NH3→N2 +H2O来保护环境。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3L,可用相同状况下3.5L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成N2,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之比为
A.1 : 4 B.3 : 1 C.2 : 1 D.1 : 1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的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9、下列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硫
Ca2++2C1O+SO+HO(CaSO↓+2HCIO
B.向氨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
2NH·HO+CO(2NH+CO+H0
C.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2Fe+S(2Fe+S↓
D.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
A1+3HCO(3CO↑+Al(OH)↓
20、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C01.12 L后,将溶液小心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5.08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 mol·L,所得固体是NaCO
B.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500 mol·L,所得固体是NaCO和NaHCO
C.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 mol·L,所得固体是NaOH和NaCO
D.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900 mol·L,所得固体是NaCO和NaHCO
21、有一种型分子,在该分子中以A为中心原子,下列有关它的分子构型和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有2种同分异构体
B.假若为四面体,则有2种同分异构体
C.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
D.假若为四面体,则无同分异构体
22、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A.(a+b)×63g B.(a+b)×189g C.(a+b)mo D.(Vc -)mo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C 2、B 3、D 4、B 5、B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C 7、B 8、C 9、D 10、A 11、B
12、C 13、D 14、D 15、B 16、D 17、B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AD 19、BD 20、D 21、AD 22、B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二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2、下列实验中: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2)pH试纸的使用;3)过滤,蒸发,均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Cl―、Fe3+、SO32―,向该溶液中加溴水,溶液无色。因此可知原溶液中: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Cl―
C、肯定含Fe3+ D、肯定不含有SO32―
4、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给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种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NaCl B、H2O
C、Na2CO3 D、Al2O3
5、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A、硫酸氢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7、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H2
8、某化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游离的氯。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方案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再加适量的NaOH;
B、先加适量的NaOH;再加适量的Na2SO3,
C、先加过量的Na2SO3,再加适量的NaOH;
D、先加过量的NaOH,再加适量的HCl;
9、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ˉ)>c(OHˉ)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ˉ) >c(OHˉ)>c(H+)
D、N3ˉ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10、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ˉ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ˉ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1、金属卤化物与卤素化合可生成多卤化物,如KI + I2 → KI3,有关KI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是由于生成了I3―;
B、I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I3― I2 + I―;
C、KI3溶液遇淀粉不呈蓝色;
D、将氯气通入KI3溶液中,I3-浓度减小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 、HCO3―、Cl―、K+ B、Al3+、AlO2―、HCO3―、Na+
C、Fe2+、NH4+、SO42―-、S2― D、Fe3+、SCN―、Na+、CO32―-
14、FeS2的结构类似于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生成H2S2,H2S2类似于H2O2,易分解:H2S2 → H2S + S↓。实验室制取H2S时,某学生误将FeS2颗粒当作FeS使用,当FeS2反应完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FeCl2 B、H2S
C、S D、FeCl3
15、将amol纯铁粉投入含HNO3bmol的稀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放出NO气体,则a和b的关系为
A、a:b=1:4 B、a:b=3:8
C、 D、无法确定
16、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值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 = 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 a < 4,则A、B都是弱酸。
17、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杯蒸发35g水,析出晶体5g;乙烧杯蒸发45g水,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需蒸发多少克水才恰好达到饱和?
A、10g B、15g
C、20g D、25g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酸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值变化大
D、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度相等
19、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 = ―lg[D+],以下关于pD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中pD=7.0
B、含0.01mol的NaOD的D2O溶液1L,其中pD=12
C、溶解0.01molDCl的D2O的溶液1L,其pD=2
D、在100mL0.25mol/L 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NaOD的重水溶液后pD变为1.0
20、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21、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rn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 (Ac-)>c (Cl-)>c (H+)>c (HAc)
B、c (Ac-)>c (Cl-)>c (HAc)>c(H+)
C、c (Ac-)=c (Cl-)>c (H+)>c (HAc)
D、c (Na+)+c (H+)=c (Ac-)+c (Cl-)+c (OH-)
22、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V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五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离子浓度比较
选择题(本题共10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u2+、Cl-、 HS- B.Na+、K+ 、OH-、HCO3-
C.H+、Cl-、Na+、SO32- D.K+、CO32-、Br-、AlO2-
2、下列各离子组中,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AlO2-、SO42-、Cl-、K+ B.Al3+、Ca2+、HCO3--、Na+
C.Fe3+、NH4+、SO42-、SCN- D.H+、Cl-、Na+、H2PO4-
3、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 (H+)=10-12mol/L,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CO3-、Cl-、NH4+、Mg2+ B.Na+、K+、NO3-、Cl-
C.K+、Mg2+、I-、NO3- D.Ba2+、Na+、Cl--、SO42-
4、某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l-、K+、S2O32- B.Fe3+、SO42-、I-、NH4+
C.Mg2+、SO42-、I-、NH4+ D.Na+、Br-、NH4+、PO43-
5.在一接近中性的含Na+的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Br-、CO32-、I-、SO42-等6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A.NH4+、Br-、CO32- B.NH4+、SO42-、I-
C.Fe2+、I-、SO42- D.Fe2+、CO32-、I-
6、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组是:
A.Ba2+、Mg2+、NO3-、CO32- B.H+、Ba2+、Al3+、Cl-
C.K+、Ba2+、Cl-、HCO3- D.NH4+、Ba2+、Fe3+、Cl-
7、有人建议有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定义为AG=lg〔c(H+)/c(OH-)〕,AG=12的某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Al3+、SO42-、NO3- B.K+、Na+、HCO3-、Cl-
C.NH4+、K+、Cl-、I- D.Cu2+、Fe2+、SO42-、NO3-
8、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且自由移动c(H+)<1×10-7mol·L-1,则该溶液可能的构成是:
A.H+、Br-、SO42-、K+ B.F-、Na+、K+、NO3-
C.Na+、NH4+、CH3COO-、SO42- D.K+、CO32-、Na+、Cl-
9、下列无色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g(NH3)2]+、K+、OH-、NO3- B.Fe3+、NH4+、Cl-、I-
C.H+、Al3+、SO42-、F- D.NH4+、Na+、AlO2-、Cl-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NH4+,NO3-,Cl-
B.无色溶液:MnO4-,H+,SO42-,K+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HCO3-,NH4+,Cl-,Na+
D.c(OH-)/c(H+)=106的溶液中:CO32-,SO32-,K+ ,Na+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不产生沉淀的是
A.Ca2+、Cl-、Na+、HCO3- B.K+、AlO2-、NO3-、OH-
C.H+、CH3COO-、SO42-、Mg2+ D.H+、NO3-、Na+、I-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H+、SO42- B.H+、Na+、SO32-、SO42-
C.Na+、Ba2+、NO3-、Cl- D.Al3+、Cl-、Na+、AlO2-
13.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NH4+、Al3+、SO42-、NO3- B.K+、Na+、NO3-、SO32-
C.K+、MnO4-、NH4+、NO3- D.Na+、K+、HCO3-、NO3-
1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K+、Cl-、MnO4-、SO42- B.Na+、HSO3-、NO3-、CO32-
C.Na+、NO3-、SO42-、HCO3- D.Na+、SO32-、S2-、Cl-
15.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SO、NO3- B.Cu2+、K+、Cl-、S2-
C.K+、H+、SO、S2- D.Cu2+、NO3-、SO、Cl-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SO42-、Cl- B.K+、Cu2+、Cl-、OH-
C.Mg2+、Ba2+、CO32-、SO42- D.Ag+、Ca2+、Cl-、NO3-
17.下列各组离子,在pH>7的溶液中能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Cl-、SO42- B.Na+、NO3-、CO32-、Cl-
C.Na+、H+、NO3-、SO42- D.Na+、H2PO4-、S2-、Cl-
18.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I-、CO32-、Cl-、HS- B.Na+、K+、NH4+、Ba2+
C.Br-、S2-、Cl-、PO43- D.SO32-、HCO3-、NO3-、F-
19.下列各组离子:
①I- ClO- NO3- H+ ②K+ Na+ HCO3- OH- ③SO32- SO42- Cl- OH-
④Fe3+ Cu2+ SO42- Cl- ⑤H+ Na+ F- Cl- ⑥Ag+ NO3- Br- Rb+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20.向分别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加入FeBr2晶体,有两种离子的浓度会明显减小的是
A.K+、Cl-、CO32- B.Na+、Ag+、NO3-
C.K+、SO42-、S2- D.H+、Cu2+、NO3-
21.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当再加入硝酸钠时,有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巳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A.SO B.HCO3- C.CO D.SO
22.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C.至少含有SO42-或SO3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
23.在NaOH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HCO3-、Cl-、SO42- B.S2-、CO32-、Cl-、K+
C.K+、Cu2+、SO42-、Na+ D.Na+、Mg2+、NO3-、SO42-
24.在PH=1的含有Mg2+、Fe2+、Al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①Cl- ②NO3- ③SO42- ④S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Mg2+、OH-、Cl- B.Fe3+、Cu2+、Ag+ 、SO42-
C.CH3COO-、Cl-、Na+、H+ D.AlO2-、OH-、K+、Na+
2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S2-、SO32- B.H+、K+、HS-、SO42-
C.Fe2+、H+、Cl-、NO3- D.K+、NH4+、SO42-、NO3-
27.能用Cu+S→CuS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硫酸铜溶液和氢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和硫化钾溶液反应
C.氯化铜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 D.氢氧化铜和硫化钠溶液反应
2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中加入稀HNO3 :NH3·H2O + H→NH + H2O
B.碳酸氢钙中加入稀盐酸: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
C.碳酸氢铵加入热的浓KOH溶液中:NH + OH→ NH3 + H2O
D.Fe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Fe + 3Cu2+ → 3Cu + 2Fe3+
2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AlCl3溶液:Al+ 4OH→ AlO + 2H2O
B.物质的量相等的溴化亚铁跟氯气反应:2Fe+ 2Br+ 2Cl2 →=2Fe+ Br2 + 4Cl
C.硫化钾晶体溶于水:S+ 2H2O2OH+ H2S
D.向Na2CO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CO+ 2H → H2O + CO2
30、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是
A.FeBr2和Cl2 B.Ba(OH)2和H2SO4
C.HCl与Na2CO3 D.Ca(HCO3)2与NaOH
3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Ca2+ + 2HCO + 2OH → CaCO3+ 2H2O + CO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 + 2OH + NH + HCO → BaCO3+ NH3·H2O + H2O
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 + 3H → Al + 3H2O
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 + OH →HCO
3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
B.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l3++H2↑
C. 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
D. 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H2O+CO2↑
3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铝片踉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B.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 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 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34、符合离子方程式S2-+2H+→H2S的化学方程式有
A.FeS+2HCl→FeCl2+H2S( B.Na2S+2HNO3 → 2NaNO3+H2S(
C.K2S+H2SO4(稀) → K2SO4+H2S( D.NaHS + HCl→NaCl+H2S(
3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足量H2S通入Fe2(SO4)3溶液中:2Fe3++H2S→2Fe2++S+2H+
B.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 → Cu+2Na+
C.向100mL 0.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0.224L(标准状况)CO2;2OH-+CO2 →CO32-+H2O
D.KH2P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2PO4-+3Ba2++OH-→Ba3(PO4)2+4H2O
3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HCO3-+H+→H2O+CO2↑
B.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2I-+Br2→I2+2Br-
C.将金属钠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
D.将Cl2通入亚硫酸溶液中:Cl2+H2SO3+H2O→4H++SO+2Cl-
3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英与烧碱溶液反应 SiO2+ OH-→SiO32—+H2O
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石灰水至过量 2HCO32—+Ca2++ 2OH-→CaCO3↓+2H2O+ CO32—
C.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2OH—+CO2 →CO32—+2H2O
D.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SiO32—+H2O +CO2→CO32—+H4SiO4↓
3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CaCO3↓+H2O
C.FeS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2++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3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OH( →CaCO3↓+H2O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H2O+NH3↑
C.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OH( →H2O
D. 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 +2NO3→Cu2+ +2NO↑+H2O
4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Ba2++2OH-+2HCO3-→BaCO3↓+CO3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容液混合溶液混合
NH4++HCO3-+2OH-→NH3·H2O+ CO32-+ H2O
D.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41、0.1摩/升NaOH和0.1摩/升NH4Cl溶液等体积混和后,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Na+]>[Cl-]>[OH-]>[H+] B. [Na+]=[Cl-]>[OH-]>[H+]C. [Na+]=[Cl-]>[H+]>[OH-] D. [Cl-]>[Na+]>[OH-]>[H+]
42、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B.
C. [H+]和[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43、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C. c(HCN)-c(CN-)=c(OH-) D.c(HCN)+c(CN-)=0.1mol·L-1
44、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B-水解方程式:HB-+H2OH3O++B2-
B.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 (Na+)>c(HB)>c(OH-)>c(H+)
C.NaHB的存在抑制了水的电离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值:Na2B>NaHB
45、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Na+]+[H+]= [HA-]+[OH-] +2[A2-]
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Na+]>[A2-]> [H+]> [OH-]
46、在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 C(Na+)>C(Ac-)> C(OH-)>C(H+)
B. C(Na+)=C(Ac-)>C(OH-)>C(H+)
C. C(Na+)>C(Ac-)>C(HAc)
D. C(Na+)+C(H+)=C(Ac-)+C(OH-)
47、常温下,测得0.100mol/L的某一元酸(HA)的pH值不等于1,0.100mol/L的某一元碱(BOH)溶液中。将该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B+)>c(H+)>c(OH-) B.c(B+)>c(A-)>c(OH-)>c(H+)
C.c(B+)>c(A-)>c(H+)>c(OH-) D.c(A-)>c(B+)>c(H+)=c(OH-)
48、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c(CO)+c(HCO)+c(H2CO3)
B.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Cl-)>c()>c(H+)>c(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常温下,pH=1的溶液中,Fe2+、I-、ClO-、NO能够大量共存
49、常温下,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V升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总体积为2V升
B.溶液中c(R2()>c(Na+)>c(H+)=c(OH()
C.溶液中c(R2()+c(OH()=c(Na+)+c(H+)
D.溶液中2c(R2()+c(HR()=c(Na+)
50、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和Cl-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其中可能的是( )
①c(Cl-)>c(NH4+)>c(H+)>c(OH-)
②c(Cl-)>c(H+)>c(NH4+)>c(OH-)
③c(Cl-)= c(NH4+)且c(OH-)= c(H+)
④c(OH-)>c(H+)>c(Cl-)>c(NH4+)
⑤c(H+)>c(OH-)>c(Cl-)>c(NH4+)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八
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中,没有固定沸点的是
A.聚乙烯 B.氯仿 C.甲苯 D.异丁烷
2、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
A.CH4与Cl2光照 B.氯乙烯加聚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丙烯和氯化氢加成
3、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它们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烯 丙烯 B.异戊二烯 3—甲基—1—丁炔
C.甲烷 乙烯 D.苯 苯乙烯
5、今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7、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 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 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
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制面包 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四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9、 都属于萘的同系物。萘和萘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是
A.CnH2n-6(n≥11) B.CnH2n-8(n>10)
C.CnH2n-10(n≥10) D.CnH2n-12(n≥10)
10、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α-甲基萘的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ol)的α-甲基萘,才制得0.17g(0.001mol)甲萘醌,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催化剂 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其它催化剂
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D.所生成的甲基醌是沉淀物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为
11、苏丹红是很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合成色素。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苏丹红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一个苯环和一个萘环
B.属于芳香烃
C.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能溶于苯
12、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m mol C2H2跟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2H4。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要氧气的物质的是
A.(3m+n)mol B.
C.(3m+n+2p)mol D.
14、1,2,3-三苯基环丙烷的3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2个异构
[ 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都未画出]
据此,可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是
A.4 B.5 C.6 D.7
15、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式系一种平面图示,它仅反映分子中各原子连接的顺序和方式,不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结构式中表示共价键的短线长度也不代表键长.环六次甲基四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环六次甲基四胺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N,C原子共面
B.结构式中打*的N原子处于分子的中心
C.分子中含有3个相同的C,N交替排列的六元环
D.连接分子中的4个N原子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16、已知化合物A()与立方烷()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3 B.4 C.5 D.6
17、将1molCH4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kPa,120℃),其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被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能被完全吸收
B.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
C.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1kPa,120℃),则压强变为原来的1/3
D.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56g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9、吸烟有害健康,全世界每年有4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吸烟产生的物质中危害最大的两种物质是尼古丁和苯并芘.有关尼古丁和苯并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不是芳香族化合物
B.苯并芘的分子式为,是苯的同系物
C.尼古丁和苯并芘固态时都属分子晶体
D.在一定条件下,苯并芘分子能够发生硝化反应,其一硝基取代物最多有8种
20、对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键线式”简化表示。如有机物CH2=CH-CHO
可以简写成 。则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21、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 B.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不是饱和烃
C.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76% D.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泼性很大
22、X、Y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但均含有C、H或C、H、O,将X、Y以任意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分别不变.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分子式中氢原子数一定要相同,与碳原子数的多少无关
B.若X为,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Y是甲醇
C.若X为,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Y是乙二醇
D.X、Y的化学式应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且相差n个碳原子,同时相差2n个氧原子
(n为正整数)
(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 36 分),每小题 3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三.选择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 2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A 2、C 3、C 4、D 5、A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C 7、B 8、B 9、D 10、C 11、B
12、B 13、D 14、A 15、D 16、B 17、A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AB 19、AC 20、D 21、BC 22、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六
电解质溶液、卤素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B、用糯米酿制甜酒
C、用过氧乙酸杀菌消毒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A、亚硫酸钠 B、还原铁粉 C、生石灰 D、维生素C
3、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4、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2NH4ClO4 N2↑+4H2O+Cl2↑+2O2↑;Q>0。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氯酸铵的水溶液呈酸性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5、下列保存试剂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
B、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C、液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利用盐酸具有氧化性的反应是
A、与 NH3反应制NH4Cl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与MnO2反应制Cl2 D、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73℃、1.01×105 Pa下,NA个H2分子所占体积约为22.4 L
B、2.3 g金属钠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C、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16 g臭氧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8、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量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Ag+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水参加反应
B、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C、该反应的还原剂为K2S2O8
D、MnSO4和K2S2O8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
9、向CaCl2、MgBr2、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后,若溶液中存有Br2,则一定不会有
A、I- B、Cl2 C、Br- D、Cl-
10、欲鉴别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1的KCl、(NH4)2SO4、NH3·H2O和H2SO4四瓶无色溶液,下列实验方案最佳的是
A、用pH试纸鉴别 B、分别用闻气味和pH试纸鉴别
C、分别用BaCl2和NaOH溶液鉴别 D、用Ba(OH)2溶液鉴别
11、在质量为200克的饱和石灰水中, 加入5.60克CaO后充分搅拌, 仍保持原温度,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灰水的浓度和质量均不会变化
B、石灰水的质量将会减少, 石灰水的pH值不会发生变化
C、石灰水下部有白色固体7.40克
D、石灰水下部有白色固体质量小于7.40克
12、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滴加指示剂酚酞后,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后, 所需溶液的体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13、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实验是
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③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④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与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2H2O2+4H+→Fe3++4H2O
D、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5、化合物甲是由氟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10mL甲气体可分解成15mL O2和10mL F2(气体都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下列关于化合物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O2F2 B、其电子式可表示为F:O:O:O:F
C、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甲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6、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现将实验记录列表如下
第一组
加入0.5g水
很快产生火花
第二组
加入1g胆矾
约需30s产生火花
第三组
加入1g无水硫酸铜
1min时仍没有产生火花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
A、水能增大铝和碘反应的速率
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
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组实验中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17、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水通道细胞膜(疏水性跨膜多肽类物质)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两位美国科学家。下图显示水分子通过膜通道的中部时水分子发生旋转,从而破坏了水分子因氢键形成的网状结构,阻止了质子利用氢键网格跳跃前行的可能。下列关于水通道膜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和离子都能自由通过水通道膜
B、膜通道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蛋白质
C、上述题干中的“质子”是指H+
D、水通道膜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小于F——F键的键长
B、氯化钠和氰化银均不溶于水
C、一定条件下,(CN)2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
D、(CN)2和NaOH的反应可生成NaCN、NaOCN和H2O
19、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和氟()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共价化合物 B、的还原性比强
C、的氧化性比强 D、中的N呈+3价
20、某些电解质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结构,其电离采取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形式,而使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例如:硼酸分子的中心原子B最外层电子并未达到饱和,它在水中的电离过程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凡是酸或碱对水的电离都是抑制的
B、硼酸是三元酸
C、硼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
D、硼酸是两性化合物
21、丙酮和碘能发生如下反应25℃时该反应速率由下列经验公式决定v = k[CH3COCH3][H+]其中k为常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能够发生, 反应混合物中应加入少量酸
B、加入NaOH溶液可使v增大
C、反应开始后一段时间, v逐渐增大, 然后又逐渐减小
D、反应开始后v逐渐减小
22、含8.0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Na2S B、NaHS
C、Na2S和NaHS D、NaOH和NaH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A 2、C 3、A 4、C 5、B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B 7、D 8、A 9、A 10、A 11、B
12、D 13、A 14、D 15、C 16、D 17、A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CD 19、AD 20、C 21、AC 22、D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十
钠镁铝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F—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 B. C. D.
2、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 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A. B. C.NaClO D.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是
A.偏铝酸钾溶液和盐酸 B.氨水和硝酸银溶液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 D.苯酚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4、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料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料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化学物质是
A.可溶性钙盐 B.食用盐
C.漂白粉等消毒剂 D.小苏打
5、下列有关化学史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B.揭示物质世界的一项根本性的规律是元素周期律
C.侯德榜因发明联合制碱法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D.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试管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
B.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
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
D.若是金属锂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7、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 C. D.
8、能实现过程的是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偏铝酸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铝盐溶液
9、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
10、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半径比半径小
C.跟液氨反应时,有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1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得到晶体的质量是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1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当在(醋酸铅)溶液中通入时,有黑色沉淀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3、将铝条投到一溶液中产生氢气,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1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一化工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向少量样品废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Ag+、Ca2+、Mg2+ B.AlO、Ba2+、Mg2+
C.Ag+、Mg2+、Na+ D.Ag+、Na+、Ba2+
15、已知某些单质易溶于含同一元素的溶液中,如硫易溶于硫化钾溶液中.现有,KIO3,,,所组成的混合物,要使其中每种成分逐一溶解(一次只溶解一种物质),所选用的试剂顺序均正确的是
A.氨水、乙醇、水、氢氧化钾、硝酸
B.四氯化碳、水、氨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苯、氨水、氢氧化钾、硝酸
D.水、盐酸、氢氧化钠、氨水、乙醇
16、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的雨水与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 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17、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a%,含K2CO3b%,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g溶于100mL浓度为1mol/L的H2SO4中,所得溶液中剩余的H2SO4需加ngKOH才能完全中和,然后将溶液蒸干,可得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
A.1(m+n)g B.14.2g C.17.4g D.20.6g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鉴别KHCO3和K2CO3粉末,可采用:
A、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分别与NaOH 溶液反应
C、分别加热检验有无气体生成
D、分别滴加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19、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2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0 g D2O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5 NA
B.1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NA
D.常温常压下,3l 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6NA
21、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甲、乙两元素相比较,可以验证金属性甲元素比乙元素较弱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2、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标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高三化学选择题单元测试四
电解质溶液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A、KCl B、NaBr C、LiI D、KF
2、用干燥的烧瓶集满一瓶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没有看到喷泉现象,下列哪种操作为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A、水中没有加石蕊 B、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C、烧瓶中收集的氯化氢较多 D、连接烧瓶与烧杯的导管较短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瓶98%的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B、将一瓶饱和的浓氨水打开瓶盖后会产生白雾
C、常温下一个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的小球在水中悬浮,该小球放入CCl4中沉到底部
D、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氯气是否集满
4、在Al(OH)3、Al2O3、NaHCO3、(NH4)2S、NaHSO4等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常温下,按下列操作进行实验,所得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A、将10 mL pH=5的稀盐酸加水稀释到100 mL
B、0.1 mol·L-1的某二元酸和0.1 mol·L-1的某二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C、pH=2的某一元酸和pH=12的某一元碱等体积混合
D、pH=2的某二元强酸和pH=12的某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
B、醋酸与氨水混合 CH3COOH+NH3·H2O→CH3COO-+NH+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Ca2++HCO+OH-→CaCO3↓+H2O
D、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 2H++SO+Ba2++2OH-→BaSO4↓+2H2O
7、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 B、[NH4+]>[Cl―]>[OH―]>[H+]
C、[Cl―]>[NH4+]>[H+]>[OH―] D、[Cl―]>[NH4+]>[OH―]>[H+]
8、氯磺酸(ClSO3H)是一元强酸,它能与甲酸发生反应:HCOOH+ClSO3H→CO+HCl+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B、ClSO3H被还原
C、HCOOH是还原剂 D、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9、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表示正确的是
10、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卤素离子(Cl―、Br―、I―)时,将其溶液加硫酸酸化,然后加AgNO3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SO时,所加的氯化钡溶液可以用盐酸酸化
11、在①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⑤任何物质被电解时,必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五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NaBH4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它是一种万能还原剂。下列有关NaBH4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BH4中H为—1价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NaBH4在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Na+
C、Fe2+、NH4+、SO42―、S2― D、Fe3+、SCN―、Na+、CO32―
14、对于①a g Na2CO3 ②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②的pH大
B、分别与盐酸反应时,②耗酸量大
C、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②放出CO2多
D、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②中Na+浓度大
15、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物质氧化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Mn2+,Cl2Cl-,HNO2NO.若用这些物质分别与KI作用且得等质量的I2,需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Fe3+ B、MnO C、Cl2 D、HNO2
16、如图所示,在一U型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试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红、紫、蓝三色,则下列说法当中正确的是
A、A是阳极,B是阴极 B、a是正极,b是负极
C、a极析出氢气,b极析出氧气 D、电流方向是从A极→a→b→B极
17、常温下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Ca(OH)2(s)Ca(OH)2(aq),
Ca(OH)2 (aq)→Ca2++2OH—。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 g/cm3,溶液的pH=12。则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
A、 g B、 g
C、 g D、 g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和氟()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共价化合物 B、的还原性比强
C、的氧化性比强 D、中的N呈+3价
19、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NaF晶体后, 若测得[Na+]与[F-]接近相等, 则溶液A的pH值可能为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都可能
20、20℃时, 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 已知, 往NaX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 往NaY溶液中通入CO2能生成HY和Na2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X>HY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的碱性: NaX>Na2CO3>NaY>NaHCO3
D、HX 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
21、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氧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 c(C2O42―)
B、c(HC2O42―)+ c(C2O42―) =0.1 mol·L―1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 c(C2O42―)
2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A B C D
A、溶液滴入饱溶液中 B、气体通入氢硫酸中
C、气体通入溶液中 D、气体通入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