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化学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成都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化学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6-28 19:27:00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本试卷包括六大题,2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2、选择题答案填在第Ⅱ卷指定的答案栏内。
3、考试结束时,考生只交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
B、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
C、生活污水排放、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导致赤潮和水华的主要原因
D、茂密树林中的道道光柱,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知识有关
2、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同素异形体 C、一定是单质D、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3、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熔于强酸强碱溶液中
C、镓与锌、锡等金属支撑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4、下列四个实验中肯定有错误的是
①有一瓶澄清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结论时含有Fe3+、Na+、Cl-和CO32-
②某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检验出含K+、NO3-、Na+和Cl-,则该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或硝酸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③固体氢氧化纳部分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溶液中含较多的HCO3-
④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该混盐在酸性溶液中产生1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该混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C、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价 D、该混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6、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汽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
CuI+Hg→Cu2HgI4+Cu (未配平),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
A、0.25mol B、0.5mol C、1mol D、2mol
7、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8、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占总粒子数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
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纳米材料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粒子
所处的位置恰好与氯化纳晶胞相同(如右图),则这种纳米
材料的表面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
A、26︰27 B、25︰26 C、13︰14 D、7︰8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
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设NA表示阿伏加得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6gNH2-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4g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D、NA个氮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体积比是1︰1
10、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是由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B、冰熔化时,水分子中的共价键发生断裂
C、白磷为分子晶体,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其键角时109°28′
D、固体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能导电不可能是分子晶体的性质
11、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n-m B、原子序数:a>b>c>d
C、元素非金属性:Z>R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CO2+H2O===CaCO3↓+2H+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NH3·H2O+Fe3+===3NH4++Fe(OH)3↓
C、NaHS水解:HS-+H2OH3O++S2-
D、饱和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13、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2mol·L-1,
则该溶液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Fe2+、(SO4)2—、Br- B、Na+、Ca2+、I-、NO3-
C、Ba2+、K+、Cl-、NO3- D、Na+、K+、Cl-、HCO3-
14、常温时,将V1mL c1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mL c2moL·L-1的盐酸中,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c2V2
B、若V1=V2,c1=c2,则溶液中c(NH4+)== c(Cl-)
C、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可能有c1== c2
15、在1L由X、Y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溶质
X、Y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向混合
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Z溶液,所得
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右图所示,
则X、Y、Z分别是
A、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纳
B、偏铝酸纳、氢氧化钡、硫酸
C、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钡
D、偏铝酸纳、氯化钡、硫酸
16、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 B、1mol·L-1 C、2mol·L-1 D、4mol·L-1
17、由H2、CO2、N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CO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H2、CO2、N2的体积比为
A、8︰13︰29 B、1︰22︰14 C、16︰26︰57 D、8︰29︰13
18、使a g Fe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
况下b L O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和b的关系可能是
A、b >0.3a B、b <0.2a C、0.2a <b <0.3a D、无法确定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19、(7分)⑴在101kPa时,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241.8kJ,又知1mol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时放热44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的燃烧热为:
⑵在含有n mol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 加入含NaHCO3 x mol的碳酸氢钠溶液,写出下列情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x≤n时:
②当x≥2n时:
20、(4分)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是表示
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的沸点变化曲线,其中A、D 分别表示______ 、
_______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
是 ;
图中第2周期有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
显著高于相应的同族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
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市面上出售的干电池大多对环境构成污 染,如废旧电池含有的高浓度氯化铵溶液使土壤酸化,以及重金属污染等。据报道美国人每年抛弃27亿节电池。这些废弃电池的日积月累,会严重影响地球生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发明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其结构简单,取材容易,一般家庭都能制造。同时还具有废物利用、电极材料及电解质用完后可更换、电解液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他们所用的原料有:铁、铝(可取用废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含次氯酸根离子)、食盐、氢氧化钠(一般化学药店有售)。
根据上述所用材料指出该电池的负极材料_______,正极材料_______
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下述反应:
2A(g)+B(g)2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1
⑴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⑵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
仍是0.4mol·L-1的是________。
A、4molA+2molB B、2molC+1molD
C、2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A+0.5molB+1molC+0.2molD
⑶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0.4mol·L-1。
①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若加入0.2molA和0.1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
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6分)A、B、C、D、E五种元素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最简式分别为AB和A2B;A与E可形成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E;C、D、E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2个电子,且D的最高价氧化物可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请写出:
⑴E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⑵最简式为AB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⑶D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_____ 晶体类型,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4、(8分)如图为中学常见的物质间化学反应关系示意图,其中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F、I、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的水溶液呈强酸性,D、J均为白色固体。

⑴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 B_________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电解C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稀硫酸J ______________
③Ag+A+BJ 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6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错选扣分)
A、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到某溶液中,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该溶液
的pH
B、制备Fe(OH)2时,将盛NaOH(aq)的滴管伸入到试管内FeSO4(aq)的液面下
C、焰色反应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待检物置于酒精灯或煤气灯
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D、中和滴定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往其中注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E、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F、配置0.1mol·L-1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G、用渗析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26、(12分)某天然碱的化学组成可能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为确定其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试验:
⑴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在试管口有液体生成,该液体能使无水
硫酸铜变蓝。能否说明样品中含结晶水,_____ (填能或不能)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天然碱的化学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成气密性完好的实验装置
②称取天然碱样品12.6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质量为84.6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0.5g。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装浓硫酸的洗气瓶质量为85.5g;
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1.6g。
回答:
A、D两处碱石灰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和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计算可得出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7、(10分)将35.8g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
1mol·L-1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共产生CO28.96L(标准状况)
(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回答:
⑴原混合物中Na2CO3为 _______________g
⑵若以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mL),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建立n=f(V)的函数关系,将V在不同取值时,n=f(V)的关系式填入下表并作图
V值
n=f(V)


28、(8分)有一铁粉、氧化铜、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投入到110mL 4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896mL(标准状况下测定),过滤所得固体干燥后称重,其质量为1.28g,滤液经分析检验确认其中无Cu2+,将滤液稀释到200mL,从中取出50mL,逐渐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当加入了20mL 后,再向滤液中加NaOH溶液则出现沉淀。求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B
C
B
A
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BC
BD
C
AD
C
B
AC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76分)
三(本题共26分)
19、(7分)(1)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或2H2(g)+O2(g)==2H2O(l);△H=-571.6kJ·mol-1(2分) 285.8kJ·mol-1 (1分)
(2)Ca2++HCO3-+OH-==CaCO3+H2O(2分)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2分)
20、(4分)ⅥA ⅣA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它们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里增大(每空1分)
21、(6分)铝(Al) 铁(Fe) (各1分)
2Al+8OH--6e-==2AlO2+4H2O (2分)
3ClO-+3H2O+6e-=3Cl-+6OH- (2分)
22、(9分)(1)正向 (1分) (2)B、D (2分)
(3)①n(D)>0.6mol (2分) ②n(C)=1.8mol n(D)>0.5mol (各2分)
四、(本题共14分)
23、(6分) (1) (2) H O O H
Cl
(3) 原子 离子键 、共价键 SiO2+2NaOH=Na2SiO3+H2O (各1分)
24(8分) (1)A:Na2SO3 B:BaCl2 (各1分)
(2)①2Cl-+2H2O2OH-+H2↑+Cl2↑
②BaSO3+2H++SO42- ==BaSO4↓+SO2↑+H2O
③Cl2+SO32-+H2O+Ba2+==BaSO4+2Cl-+2H+ (分步写给分)(各2分)
五、(本题共18分)
25、(6分)B、D、G (各2分,先得分,错一个在得分上扣2分,扣完为止)
26、(12分)(1)不能,样品中的碳酸氢钠加热也会产生水(各1分)
(2)A处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O2、H2O D处吸收天然碱分解产生的CO2
步骤③排净B处空气中的CO2、H2O,减少误差
步骤⑤使反应生成的CO2、H2O被充分吸收(各2分)
3Na2CO3·2NaHCO3·H2O (2分)
六、(本题共18分)
27、(10分) (1)10.6 (2分) (2)(表中每空1分,共6分,图2分)
V值
n=f(V)
v≤100
n=0
100<V<500
n=10-3V—0.1
V≥500
n=0.4
28、(8分)解:由题意,与混合物反应的酸过量。则与混合物反应消耗的盐酸为:
4mol·L-1×0.11L—1mol·L-1×0.02×(200mL/50mL)=0.36mol (1分)
存在的化学反应有: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CuCl2+H2O
Fe+2FeCl3=3FeCl2
Fe+CuCl2=FeCl2+Cu
混合物中铁粉、氧化铜、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Fe -------2HCl -----------H2
x 2x x x=0.896L/2.24L·mol-1=0.04mol
CuO ----------2HCl --------Fe--------Cu
y 2y y y y=1.28g/64g·mol-1=0.02mol
Fe2O3----------6HCl-------Fe--------3FeCl2
z 6z z 2x+2y+6z=0.36mol z=0.04mol
则混合物中各成分质量分别为:
Fe:(x+y+z)×56g·mol-1=5.6g(2分)
CuO:y×80g·mol-1=1.6g (2分)
Fe2O3:z×160g·mol-1=6.4g (2分)
Fe质量分数为:5.6g/(5.6g+1.6g+6.4g)=41.2% (1分)
(或其它合理的解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三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
与本卷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的Aaron Ciechanover和Avram Hershko以及美国的Irwin Rose三名科学家。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下列有关蛋白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方法不能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B、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
C、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
D、分离蛋白质和氯化钠的混合液常采用过滤的方法
2、美国“9.11”恐怖事件给纽约带来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石棉污染,易使吸入石棉纤维者患肺病。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式中x、y的值分别为
A、8,3 B、5,8 C、3,8 D、8,5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沸点:HF>HCl B、半径:S2->Na+ C、熔点:MgO>NaCl D、酸性:HClO>H2CO3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除去N2中的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加足量稀硝酸,过滤
5、1g炭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要吸收10.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2O==CO+H2; △H=+130.8kJ·mol-1
B、CO(g)+H2(g)==C(s)+H2O(g); △H=-130.8kJ·mol-1
C、C(s)+H2O(g) == CO(g)+H2(g) ; △H=+10.9kJ·mol-1
D、C(s)+H2O(g) == CO(g)+H2(g) ; △H=-130.8kJ·mol-1
6、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用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
B、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皆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
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D、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
7、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的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拟,该化学反应是
A、ZnO+2HCl==ZnCl2+H2O B、NaOH+HCl==NaCl+H2O
C、NH3+HCl==NH4Cl D、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
8、质量分数为ω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加热蒸发水份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ω,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1,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b=2a B、a=2b C、b<2a D、b>2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1mol Ne含有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硫原子个数约为3.01×1023
C、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408×1024
D、1mo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
10、在c(S2-)=0.1mol·L-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O3-、NH4+、Cl- B、Na+、SO42-、K+、CH3COO-
C、AlO2-、K+、OH-、NO3- D、Na+、NO3-、K+、ClO-
11、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硅为同主族元素,故CO2与SiO2结构相似,晶体类型相同
B、在NaCl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紧邻6个氯离子
C、由C60构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为六元环
1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Cl-+2H++ClO-
B、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4OH-2Cu+O2↑+2H2O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HCO3-+OH-===CO32-+H2O
13、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10倍,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B、醋酸、盐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于盐酸与锌反应的速率
D、盐酸和醋酸与锌反应的起始速率相等
14、M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该电池放电过程中,CO2被循环利用)。则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为:4OH-+4e-====O2+2H2O
B、该电池负极的反应为:H2+CO32--2e-====H2O+CO2
C、当电路中通过a mol电子时,则该电池理论上可供应18a g水蒸气
D、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15、科学家将液态的金属镓(Ga)充入碳纳米管中,发明出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该温度计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读数,精确度较高,其测量范围在18℃~4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镓为液体
B、金属镓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均匀
C、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D、Al(OH)3、Ga(OH)3均是两性氢氧化物
16、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l-、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不可能满足:c(Cl-)>c(H+)>c(NH4+)>c(OH-)
B、若溶液呈酸性,则一定满足:c(Cl-)>c(NH4+)>c(H+)>c(OH-)
C、若溶液呈碱性,则一定满足:c(NH4+)>c(Cl-)
D、若溶液呈中性,则一定满足:c(NH4+)=c(Cl-)
17、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符合的是
A、盐酸溶液中加入NaAlO2 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
C、pH=2的醋酸与盐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D、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18、将质量为m g的铁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100mL 4mol·L-1 HNO3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量为
A、5.52g B、(m+6.8)g C、(m+2.55)g D、(m+12.0)g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9、(12分)请按要求填空:
(1)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①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上述仪器配制500mL 2mol·L-1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上述仪器测定中和热,则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烧杯、__________。
④若用上述仪器进行中和滴定,则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C、酸碱中和滴定时,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E、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0、(12分)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白烟”(TiCl4+H2O=TiOCl2+2HCl↑)。在650℃~850℃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下图是实验室制备TiCl4的部分装置。
请回答: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装置中试剂为 ,其作用是 。
(3)C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
(4)D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为 进 出,该装置的作用为 。
(5)请指出此装置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编号
装置缺陷和不妥之处
(1)
(2)
(3)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8分)现有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是生命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a+b=c,a+c=d,c+d=e,B、D、E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一类化合物的种类已超过三千万种,这类化合物中一般都含有A、B两种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B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写出B、D两元素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2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D三种元素中选择2种或3种元素,组成2种可发生反应的阴离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
其中: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D为白色沉淀,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X属于__________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写出X与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K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 +2N24X+SiC+3C。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10分)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 A和2mol B,向乙中通入1.5mol A、0.5mol B和3mol 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x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___。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24、(8分)如图所示Ⅰ是椭圆烯分子式为C32H12,Ⅱ是十二面体烷的空间构型:
(1)Ⅰ的一氯代物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
(2)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二氯代物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
(3)假如上述椭圆烯Ⅰ可以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脂环烃,则加氢后的生成物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是否仍在同一平面人__________(填“是”或“否”)。
(Ⅰ) (Ⅱ)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8分)将4.42g复盐CuSO4·x(NH4)2SO4·yH2O加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的气体用100mL 1mol·L-1 H2SO4吸收,多余的H2SO4用80mL 2mol·L-1 NaOH恰好完全中和,另取等质量的复盐溶于水后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6.99g沉淀,求x、y的值。
26、(10分)某化肥厂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②为:4NO+3O2+2H2O===4HNO3,原料气为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制备硝酸的氨气(不包含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气)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3)若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③的转化率(或利用率)分别为a、b、c,则生产硝酸的氨气占所用氨气总量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在合成硝酸铵的全流程中,氨气的总利用率为多少?(请写出该小题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A
B
A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BC
A
C
BC
B
D
AB
BD
C
三、(共2小题,24分)
19.(12分)⑴①查漏 ②玻璃棒、胶头滴管 ③环形玻璃搅拌棒 ④锥形瓶(每小题2分,共8分)⑵ABD(4分,对1个给1分,对2个给2分,全对给4分,错1个倒扣1分,扣完为止)
20.(12分)⑴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浓”字不写扣1分,条件、气体符号不写扣1分)
⑵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各1分,共2分)
⑶TiO2+2Cl2+2CTiCl4+2CO(2分)
⑷a、b(1分)冷凝回流四氯化钛(2分,答到关键字即可)
⑸(3分)缺陷和不妥之处:
①不能阻止E装置的水气进入D装置,而引起四氯化钛水解
②由于氯化氢和氯气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E装置会产生倒吸现象
③不能防止CO的逸出
四、(共2小题,18分)
21.(8分)⑴C、O、P(各1分,共3分)
⑵ (1分)
⑶(NH4)2CO3、(NH4)3PO4、NH4HCO3、NH4H2PO4、(NH4)2HPO4等均可(各1分,共2分)
⑷OH-+HCO3-=CO32-+H2O(2分)
22.(10分)⑴AlN(2分) 原子(2分) ⑵AlN+NaOH+H2O==NaAlO2+NH3↑(2分)
3NO2+H2O==2HNO3+NO(2分) ⑶Al4SiC4(2分)
五、(共2小题,18分)
23.(10分)⑴2 (2分),4(2分) ⑵相等(2分) 0.6(2分)⑶8:5 (2分)
24.(8分)⑴4 ⑵C20H20 5 ⑶否 (每空2分)
六、(共2小题,18分)
25.(8分)n(BaSO4)=0.03mol(1分)
n(H+)=0.2mol,与NH3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为:0.2mol-0.08L×2mol·L-1=0.04mol(1分)
n(SO42-)=0.03mol;
所以:n(NH4+): n(SO42-)=0.04:0.03=4:3(1分)
所以:2x:(x+1)=4:3 (2分)
所以:x=2(1分)
又因为:M(复盐)=4.42g÷0.01mol=442g·mol-1,所以,y=1。(2分)
其他合理解法也给分。
26.(10分)⑴4NH3+5O24NO+6H2O(2分) ⑵0.091(3分)
⑶1/(1+ab) (2分) 2abc/(1+ab)(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