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3. 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
A.“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B.“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4. 下图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6.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
A.“九一八事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 2017年1月,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8. 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 D.召开中共七大
9.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
10.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亊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亊变
11. 下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
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2.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松花江上》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3. 如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1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 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二、问答题
16. 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蒋介石
(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 “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他历史事实两件。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下列材料:
???? 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欠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
请完成: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 ? ? ? ? ?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2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答案:1-5.BDABA 6-10.DBABA 11-15.DACDC
16.(1)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2)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3)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占领南京之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努力学习,不忘国耻,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7.(1)日本侵略者。
(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18.(1)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日本。
(4)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5)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台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19.(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周恩来;和平解决。
20.(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多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