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复)第四次月考[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复)第四次月考[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08-31 18: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复)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05.1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a—40、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
共4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石英 (B)干冰 (C)食盐 (D)冰
2.下列分子有极性的是
(A)CH≡CH (B) (C)CH3Cl (D)N2
3. 中国科学院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铂元素的一种核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铂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8 (B)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2
(C)该原子核内有124个中子 (D)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02 4.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反应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O——N2+H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3∶2 (B)4∶5 (C)5∶6 (D)2∶3
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PCl5 (C)HCl (D)CF2Cl2
6.在下列有机物中,经催化加氢后不能生成2-甲基戊烷的是
(A)CH2 = C(CH3)CH2CH2CH3 (B)CH2 = CHCH(CH3)CH2CH3
(C)CH3C(CH3) = CHCH2CH3 (D)CH3CH = CHCH(CH3)CH3
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3O+、、Fe2+、Na+ (B)Ag+、、Cl-、K+
(C)K+、Ba2+、OH-、 (D)Cu2+、、Br-、OH-
8. 在25℃101 kPa下,白磷(化学式为P4)、红磷(化学式为P)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分别为:P4(s)+5O2(g)= P4O10(s);△H = -3093.2 kJ/mol
4P(s)+5O2(g)= P4O10(s);△H = -2954.0 kJ/mol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BaSO4↓
(B)向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 A1(OH)3↓+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OH— = CaCO3↓+H2O
(D)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H+= Ca2++CO2↑+H2O
10.将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1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O3 中含NA个氧原子
(B)1 mol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C)1 mol C12H26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7NA
(D)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Al3+个数为0.01NA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 MPa~50 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得较快、较完全
13. 最新研制的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下列有关此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O2+2H2O+4e—= 4OH— (B)负极电极反应:CH3OH+8OH—-6e—=+6H2O (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升高 (D当外电路通过0.6 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3.2 g
14.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5. 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7时,c(Cl—)>c()>c(OH—) >c(H+)
(B)当pH=7时,c()>c(Cl—)>c(H+)=c(OH—)
(C)当pH<7时,c()>c(Cl—)>c(H+)>c(OH—)
(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c(Cl—)>c()>c(H+)>c(OH—)
16. 常温下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Ca(OH)2(s)Ca(OH)2(aq),Ca(OH)2 = Ca2++2OH—。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 g/cm3,溶液的pH=12。则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
(A) g (B) g
(C) g (D) g
17.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 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 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C)P1< 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D)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8.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
①n+2 ②n+3 ③n+4 ④n+5 ⑤n+8 ⑥n-5 ⑦n-7 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A)①④ (B)②⑧ (C)③⑤ (D)⑥⑦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6分)
(1)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取50 mL 0.50 mol /L的盐酸,需加入下列 试剂(填序号①50 mL0.50 mol/L NaOH溶液 ②50 mL0.55 mol/L NaOH溶液 ③1.0 g NaOH固体)
(2)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若坩埚的质量为m,坩埚与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m1,加热后称量坩埚与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m2,则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ω=____________________(写计算式)。如果实验中加热温度过高,固体颜色变黑,则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填“不变”、“偏高”、“偏低”)。
20.(10分) 已知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已完全水解,转化为Fe(OH)3。某同学欲提纯含有少量Fe2(SO4)3和稀H2SO4的CuSO4溶液,并利用电解纯净的CuSO4溶液得到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
(1)向含有少量Fe2(SO4)3和稀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黑色粉末A搅拌、过滤,得到较纯净的CuSO4溶液。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加入A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较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
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mL,铜电极增重a g,则Cu 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带有a、V的计算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1.(4分)臭氧(O3)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
KI+O3+H2O——KOH+I2+O2(未配平)
(1)该反应中氧化剂的名称为 ,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 ;
(2)若消耗0.1 mol氧化剂,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同主族,B、C、D同周期,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D的原子序数之和,C的单质能分别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请回答:
(1)B和C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
(3)D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的产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B单质能跟D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3.(3分)实验室通常用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制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已知:
(1)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银镜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还原反应
(2)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若要使R1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R1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CH3 ② — ③ —CH=CH2
(3)某氯代烃A的分子式为C6H11Cl,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E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且没有支链。试回答:
① 写出C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A、E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4分)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 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 L二氧化碳和3.6 g水(上述气体体积都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试通过计算,确定混合气体的可能组合。
26.(8分)如图,将4 mol SO2和2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2 mol。试回答:
(1)在该平衡状态时n(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加入1.2 mol SO2、0.6 mol O2和x mol SO3,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的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开始时的U (逆)> U (正),达到上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仍为4.2 mol。则起始时n(SO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西城区2005年抽样测试
高三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1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A
C
B
D
D
B
A
D
B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D
C
D
C
D
D
A
B
C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1)②(2分)
(2)×100% (2分)(说明:答得分) 偏高(2分)
20.(1)CuO (2分) 调节溶液pH至4~5,除去Fe3+(2分)(答降低溶液酸度,除去Fe3+可得分)
(2)4OH--4e- = O2↑+2H2O (2分) 2Cu2++2H2O2Cu+O2↑+4H+(2分)(不配平、条件错误不得分)
(3)(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1.(1)臭氧 (1分) KOH (1分)
(2)0.2 mol(2分)
22.(1)S、Al(2分)(说明:写对1个得1分)
(2)Na、Al、S、O(2分)
(3)2Na2O2 +2CO2 = 2Na2CO3 + O2(2分)
(4)3S + 6OH- = 2S2- + + 3H2O(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3. C2H5OH CH2=CH2↑+H2O (1分)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分)
CH2=CH2 + Br2 → CH2BrCH2Br(1分)

24.(1)醛基 (1分) ① ③ (全答对得1分)
(2)② ③ (各1分,共2分)
(3)①C6H10O2 (3分)
② A: (3分)
E:CH3COO(CH2)6OOCCH3 (3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 解: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 C2H4(1分)
C2H2和C2H6 (1分)
CH4和C3H4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26.(1)3.6 mol (2分)
(2)≥0 (3分)(说明:答“任意值”可得分)
(3)3.6 mol< n (SO3)≤4 mol(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