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卷II)[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卷II)[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6-10 13: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卷II)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6.已知:C(s)+CO2(g)2CO(g) △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7.0.1mol/L NaHCO3 溶液的 pH 最接近于
A.5.6 B.7.0 C.8.4 D.13.0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CH3COO — +H3O + =CH3COOH+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Ca 2+ +2HCO3 — +2OH — =CaCO3↓+2H2O+CO3 2—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 — +CO2+H2O=C6H5OH+CO3 2—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8H + +2NO3 — =3Fe 3+ +2NO↑+4H2O
9.已知:
①1 mol 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
②1 mol Cl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
③由 H 原子和 Cl 原子形成 1 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 + Cl2(g) = 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10.在盛有稀 H2SO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 SO4 2-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 O2 逸出
D.铜片上有 H2 逸出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 + H2O CO2 + H2 B.3NO2+ H2O = 2HNO3 + NO
C.2Na2O2 + 2H2O = 4NaOH + O2↑ D.2F2 + 2H2O = 4HF + O2
12.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 15 位烃的分子式是
1
2
3
4
5
6
7
8
9
……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1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 80mL 浓度为 0.50mol/L的 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 和 Na2O2 D.Na2O2 和 NaO2
第Ⅱ卷
26.(16 分)用 A + 、B- 、C 2- 、D、E、F、G 和 H分别表示含有 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
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 ① 、B 元素是 ② 、C 元素是 ③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④ 。
(3) E 是所有含 18 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⑤ 。
(4)F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⑥ ,电子式是 ⑦ 。
(5)G 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⑧ 。
(6)H 分子中含有 8 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⑨ 。
27.(15 分)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 A、B、C、D 和 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Ag + Ba 2+ A1 +
阴离子
OH - C1 - SO4 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 B 和 D 都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b. A 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B,且 A 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 C 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D,且 C 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E 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 B;
e. A溶液与适量 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入过量 E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A ① ,B ② ,C ③ , E ④ 。
(2)A溶液与过量的 E 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化学式是 ⑤ 。
28.(15 分)
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 ag
含 CaC2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 bL。现
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电石试样中 CaC2 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
问题:
(1)CaC2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 。
(2)若反应刚结束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理由是 ② 。
(3)本实验中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③ 。
(4)如果电石试样质量为 cg,测得气体体积为 dL,则电石试样中 CaC2 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w(CaC2)= ④ 。(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29.(15 分)
某有机化合物 X(C3H2O)与另一有机化合物 Y 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Z (C11H14O2):
X+YZ+H2O
(1)X 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 X 不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则 X 是 ① (填标号字母)。
(2)Y 的分子式是 ② ,可能的结构简式是:③ 和 ④ 。
(3)Y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 E 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酸化可得 F(C4H8O3)。F 可发生如下反应:
F 浓H2SO4△
该反应的类型是 ⑤ ,E 的结构简式是 ⑥ 。
(4)若 Y 与 E 具有相同的碳链,则 Z的结构简式为: ⑦ 。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在评卷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
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
给的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
6.A 7.C 8.B 9.C 10.D 11.A 12.B 13.C
26.(15 分)
(1)K C1 S (2)HC1 (3)F2 (4)H2S
(5)H2O2(答 PH3 同样给分) (6)C2H6
27.(15 分)
(1)A12(SO4)3 A1C13 AgC1 Ba(OH)2 (2) BaSO4
28.(15 分)
(1)CaC2+2H2O=Ca(OH)2+C2H2↑
(2)因为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没有恢复到室温,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强。
(3)待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恢复至室温后,调节量筒使其内外液面持平。
(4)
29.(15 分)(1)D (2)C4H8O2 CH3CH2CH2COOH CH3CH(CH3)COOH
(3)醋化反应(或消去反应)CH2(OH)CH2CH2CH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