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9 23: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不仅要对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而且要对来自自身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
一、动物的行为
1、概念: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2、表现: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变化、气味等
3、意义:动物的行为是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说出下列行为归属的类型
两种取食行为有什么不同?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也称动物的本能
思考:
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能适应较为稳定的环境,对个体和种族有着重要意义。
思考: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怎么获得的?
草履虫
看下面这温馨的两家子
一只美国红雀在给小鱼喂食
鸡妈妈在照顾一群小鸭子
雷鸟
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后天学习行为
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大山雀偷吃奶油
聪明的乌鸦
思考:
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适应多变 的环境
思考: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怎么获得的?
你们还记得我吗?
训练蚯蚓走“迷宫”
条件反射
训练小白鼠走“迷宫”
训练蚯蚓走“迷宫”
训练小白鼠走“迷宫”
思考:
对比这两个例子能说明什么?
说明: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越高等的动物,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在生活中占的比例越大。
习惯化
田间的稻草人放置久了,一些小鸟不觉得他构成威胁
小黑猩猩会学成年黑猩猩的样子,用小木棍取食白蚁
模仿
成年黑猩猩通过不断地尝试,利用木箱取到了高处的香蕉
顿悟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喜欢吃生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撕。她9岁能直立,十一岁学会六个单词,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她活到17岁,至死也没有学会说话。
小资料1
思考: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什么有关?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先天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越大
包括 本能、非条件反射、趋性 印随、学习、模仿、条件反射
示例 小猫出生会吮吸乳汁 黑猩猩用树枝钓食白蚁
一位科学家曾用大鼠做迷宫实验,他用的迷宫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出口处有食物。大鼠从入口进入迷宫后,经过多次“走错路”(尝试错误学习),终于找到出口,而一到出口,就受到食物奖励。让大鼠连续进出迷宫,多次之后,有些大鼠能很快找到出口,很少再“走弯路”,有些大鼠却总是要走些死胡同,然后才能摸索到出口。从这些大鼠中选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称为“迷宫敏”大鼠,后者称为“迷宫钝”大鼠。让迷宫敏互相交配,也让迷宫钝互相交配,然后再用迷宫训练两者的后代,经过多代选择后,科学家获得了在走迷宫的本领上迥然不同的两群大鼠。
小资料2
澳大利亚的卡拉鹦鹉和紫鹦鹉都住在树洞中,有时在同一树洞中住着两种鹦鹉。平时它们相安无事,但在孵卵时就要争夺地盘发生冲突,紫鹦鹉比卡拉大,争夺的结果总是卡拉弃卵而逃,于是紫鹦鹉就把自己所产的卵和卡拉鹦鹉所产的卵一同孵育。经紫鹦鹉孵育出来的幼卡拉鹦鹉有些行为仍是卡拉鹦鹉的行为,有些行为却变成紫鹦鹉的行为了。小卡拉鹦鹉发出的求食声仍是卡拉式的,但紫鹦鹉母亲居然乐于给它哺食。卡拉长大离巢后,在受惊时发出的声音仍是卡拉式的惊叫声,但在呼喊同伴时,却完全是紫鹦鹉的呼叫声。它飞翔的姿式也完全成了紫鹦鹉式的。它的食性也变得和紫鹦鹉的食性一样。
小资料3
判断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哪类
小狗在树边排尿
牧羊犬帮助牧羊人放牧
蚕吐丝结茧
海豚转呼啦圈
婴儿饿了会啼哭
狮子钻火圈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半个月前,好朋友开始养泰迪,活泼可爱的狗狗带来很多快乐,可是它至今也不能按要求在指定的地点上厕所,怎么办呢……
推荐一部电影——《雪狗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