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007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化学[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006—2007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化学[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3-23 0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化 学 试 题 2007.2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写在答题
卡上。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Cl35.5 K39
Fe 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南极考察队在印度洋发现了一不寻常的鱼,它的血液象水一样无色透明。研究发现这种
鱼的血液中某种元素的含量是其它鱼的血液中的十分之一。这种元素是 ( )
A.Cu B.Ag C.Fe D.Pb
2.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
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D.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单质形式存在于海洋中
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C.海水是锂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分来自海水
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 →变
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5.为降低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可向溶液中加入( )
A.醋酸钠固体 B.浓盐酸
C.氯化钠固体 D.硫酸钠固体
6.某化学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
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
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
有氯气逸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可逆反应aX(g)+bY(g) cZ(g)在一定 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
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一时间(t)图象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8.通常用氧化钾的质量分数来衡量肥料中钾肥的含量。某复合
肥料由硝酸铵、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钾组成,已知该肥料中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依次为1:2:2,则其中氧化钾的质量分数约为 ( )
A.6.31% B.12.62% C.25.23% D.50.46%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Cu2S+O2 高温 2Cu+SO2(Cu2S中的Cu元素为+1价)生成1molCu,电子转移数
为3NA
B.常温时,2L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小于2NA
C.1molFeCl3溶于水中,溶液中离子数为4NA
D.1molNH2-中含电子数为NA
10.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
C.c(HCO3-)=0.1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
D.强碱性溶液中:ClO-、S2-、HSO3-、Na+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代号
实验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
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C
AlCl3、Mg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
D
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是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
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
12.在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
入0.2 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
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
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
=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13.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
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14.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I: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实验室中方案II更便于实施
第Ⅱ卷(非选择题,必做54分+选做10分,共64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必做部分 54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5.(4分)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填顺序字母)。
A.从试剂瓶中取出并切下使用的钠块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过滤时,将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棒上,将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上
C.蒸馏时,冷凝水流应从冷凝管下端口进,上端口出
D.实验室制取乙酸酯时,导气管出口端不能插入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下
16.(14分)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1molNO2与液态水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气体放出热量46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欲要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3)实验结束后,关闭止水夹b、c,将装置D,浸入冰水中,现象是

(4)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 。
(5)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NH3的另一方案

(6)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右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
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
的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
部,摇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石灰。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7.(11分)中学化学中有很多物质可以实现下 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的产物已略去。液体B和C可能是单一溶质的溶液,也可能是纯净物。
(1)若A是一种紫红色金属,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又恢复原色。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该气体D与另一种气体H混合后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W,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最轻的气体,B能否是NaOH溶液 (填“能”、
“否”)。
(3)若A是金属单质,D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液体C呈蓝色。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②的任意一个离子方程式 。
18.(10分)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该生产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实验用的溶液。要配制200mL密度的1.2·cm-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
溶液,需要称取 gNaOH固体。
(2)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 。
(3)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通电约
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
体。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
阴极 。
(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1%稀氨水中和
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写出该
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19.(15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X、Y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
是 。
(2)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由A、D、E三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稀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化学反应3A2(g)+C2(g) 2CA3(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
改变A2、C2和CA3的量),右图表示
反应速度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
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
段时间是 。温度
为T℃时,将4amolA2和2amolC2放入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2的转
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5)化合物A8B4D2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g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d→e的转化

【选做部分 10分】
共2个题。考生从中选择1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只批阅20题。只要填写题目中的任意一空,即视为回答该题。
20.(10分)【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上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下图回答:
(1)E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分子式为 。
(3)F是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如聚反应;③苯不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化合物G是 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有多种结构,写出其中两种环上取代基个数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1.(1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电子。
(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1,则按原子轨道的重迭方式,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
键。
(2)当n=2时,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
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借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书写不规范,都不得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按要求书写、未配平都不得分。漏掉反应条件扣1分。
第I卷(选择题,必做,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C 2.B 3.A 4.D 5.A 6.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C 8.C 9.A 10.C 11.C 12.A 13.D 14.C
第Ⅱ卷(必做54分+选做10分,共64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5.(4分)BCD(漏选、错选1个扣2分)
16.(14分)(1)2NH4Cl+Ca(OH)2 △ 2NH3↑+CaCl2+2H2O(2分)
(2)3NO2(g)+H2O(1)====2HNO3(aq)+NO(g) △H=-138kJ·mol-(2分)
AD(每项1分,共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3)颜色变浅(2分)
(4)吸收多余的NH3(2分)
(5)方案I:加热浓氨水制是取NH3。方案II:向NaOH或CaO固体上滴加浓氨水制取NH3。(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6)气球膨胀(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7.(11分)(1)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2分)
2H2S+SO2=3S+2H2O(2分)
(2)否(2分)
(3)3Cu+8H++2NO3-=3Cu2++2NO↑+4H2O(3分)
Cu2++Fe=Fe2++Cu(2分)(其余合理答案也得分)
18.(10分)
(1)38.4(2分)
(2)Al2O3+2OH-+3H2O=2[Al(OH)4]-或Al2O3+2OH-=2AlO2-+H2O(2分)
(3)2Al+3H2O→Al2O3=+6H++6e-(2分) 6H++6e-→H2↑(2分)
(4)NH3·H2O+H+=NH4++H2O(2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15分)
19.(15分)
(1)10-4:1(2分)
(2)Ba2++HCO3-+OH-====BaCO3↓+H2O(2分)
(3)Al+4OH-→[Al(OH)4]-+3e-或Al+4OH-→AlO2-+2H2O+3e-
(2分,电极产物写成Al(OH)3的给1分)
(4)(4分)
(5)CH3COOC2H5+NaOH CH3COONa+CH3CH2OH(2分)
取一根光洁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然后伸入d中,反复几次,观
察到铜丝由紫红→黑→紫红,并闻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得
分)
[选做部分 10分]
20.(10分)【有机化学基础】
(1)羟基(2分)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2分)
(2)C10H10O2(2分)
(3)n HO— —CH=CH2 [ CH—CH2 ]n (2分)
|
(4)
21.(1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1)1s22s22p4(2分) σ(1分)
(2) (2分)分子(1分) 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1分)
(3)第2周期IA族(1分) O>P>Si>Li(2分)
同课章节目录